違規發帖是否有法律責任
Ⅰ 如果在網上發帖詆毀某公司,算犯法么,具體是觸犯了什麼法律,相關的法律條款是什麼。
屬於誹謗行為。
1、情節輕微的,跟對方道歉可能會免被追究;
2、但對方不願意的而回報警的,有可能答會按治安管理處罰;
3、情節嚴重的,要受刑事處罰。公司屬於法人,不是自然人,所以不具有人格權,刑法上就不存在侮辱罪,但仍可以認定為誹謗罪。
事後後悔發帖澄清的,可以減輕處罰。但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寫郵件或發帖給網站的管理員,請求刪除誹謗內容的帖子,再發澄清和賠禮道歉的帖子,甚至可以跟當事公司賠禮道歉。這樣責任就能減到最低。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本罪,告訴的才處理(即公司親自向法院起訴的才認定是否為犯罪,司法機關不會主動找你處罰的)。
Ⅱ 如果在網上亂發帖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所發內容和造成的後果,可能涉嫌侮辱、誹謗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專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屬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Ⅲ 在互聯網上發帖舉報政府違規行為觸犯法律法規嗎
情況屬實不算。發不實的信息,算誹謗啊。
Ⅳ 發貼違規了 是什麼意思
如果樓主是說在網路貼吧發帖或者回復 系統告訴你「你的賬號或物理地址由於違規操作被禁止發帖」 這么句話的話 那麼就證明你的IP地址或者賬號被該吧吧主封停了 IP地址一般最多封12小時 這個你如果是ADSL寬頻上網用戶 只要斷開寬頻連接再連接就可以了 對於賬號 最多可以封10天 最少封1天 賬號被封只能去網路貼吧投訴吧申請解封
如果樓主說的是在發帖的時候 出了個提示框子告訴你 你所發送的消息違規那就是說你所發的帖子或回復中有一些或者部分內容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或被網路屏的詞彙之類的 所以禁止發帖或回復 想要繼續發出你的帖子就必須要進行修改了
Ⅳ 在網上發帖或是發表言論,國家法律有沒有相關規定對其制約和規范呢
當然有;1,不得發布反動言論(如反對國家,或者共產黨)2,不得發布虛假信息,影響社會安定等,(如發布有大地震等虛假信息)
Ⅵ 在網上發帖,怎麼不犯法!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Ⅶ 在網上惡意發帖誹謗他人犯法嗎怎麼去告他,需要什麼證據
犯法。誹謗罪。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4年11月1日修正)第三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7)違規發帖是否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區分誹謗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於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於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
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後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Ⅷ 網路發帖舉報犯法嗎
網上發帖舉報、投訴只要帖子的內容屬實,不誇大、不歪曲、不進行人身攻擊,不僅不犯法,而且應該受到鼓勵。相關部門在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積極應對、查清事實、撥亂反正。
而在網上發帖一旦出現栽贓陷害、惡意誹謗、人身攻擊就涉嫌犯罪。
Ⅸ 如果在網上亂發帖會付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所發內容和造成的後果,可能涉嫌侮辱、誹謗罪,要追究刑事責任。
《刑內法》
第二百四十六容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