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法律責任
『壹』 共享單車目前有哪些法律問題
「共享」模式和車輛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都存在不成熟之處,目前正處於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過受制於復雜的城市環境、道路通行條件、政府監管、用戶素質等問題,在實際運營中產生了較多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從其運營和引發的問題看,單車公司、平台、消費者之間主要是以下幾種法律關系:
租賃關系
單車提供方與消費者之間的租賃關系。無論是ofo還是摩拜共享模式,消費者只要同意相關的租賃條款並掃碼租賃單車後,就與單車提供方形成了租賃關系。
作為出租共享單車的公司或平台一方,其所提供的單車必須符合國家的產品質量規范,並滿足基本的安全使用需求。在管理上,應提供配套的還車、管理和維護保養服務。如果因管理上的原因,導致使用人無法歸還單車而引發糾紛的,則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
除此以外,還應履行明確的告知義務,在消費者租賃之前,對租賃期限、價格、保管義務、糾紛解決方式等涉及租賃雙方重要的權利義務應作出明確的說明,並通過app平台等渠道預先告知消費者等等。
作為使用共享單車的消費者,有自由使用共享單車的權利,也有遵守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按時繳納租車費用,並保證租賃期間車輛的完好無損的義務。如果因人為原因造成車輛受損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此外,還應遵守相關管理規定,以指定或約定的方式歸還車輛等等。
侵權、違約責任
因單車自身質量問題引發的侵權或違約責任。如果單車公司提供的車輛不符合國家安全標准或者雖然符合,但在使用中因保養維護不力等原因導致車輛達不到安全使用的狀態,如電剎車系統失靈造成消費者人身受到損害的,則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維權時,消費者也可通過租賃合同關系來要求單車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行政、刑事責任
因故意損毀引發的行政或刑事責任。自從單車投入使用以來,有單車輪子被拆掉的、車把手不翼而飛的、腳蹬被卸載的。更有甚者,一些「聰明」者,直接將車扛到自己小區樓下甚至自己樓道門口,還有一些使用者索性將車輛用額外的密碼鎖鎖死,實現了共享向獨享的轉化。由於部分單車的成本高達6000元左右,一旦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人為損毀單車,情節較輕的,可以給予行政處分,如治安拘留等;如果單車使用完之後不予歸還,有可能觸犯刑法關於侵佔罪的規定;如果沒有使用,只是在路邊看到單車就把鎖撬開帶回家,則可能涉嫌盜竊犯罪。
另外,對於損害、隨意破壞的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構成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犯罪等。如近期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就對一起共享單車失竊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韓某因將共享單車搬回家,構成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因違規停放引發的行政責任。有的在使用完單車後,隨意違規、佔道停放,導致單車被城管等部門暫扣的,此時,行為人既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又要承擔對單車公司、平台的法律責任。
『貳』 損壞共享單車行為和處罰有哪些
損壞共享單車行為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2)共享單車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北京多名毀損共享單車違法人員受到處罰
從北京警方了解到,近期警方連續查處多起針對共享單車的違法案件,一些私自給共享單車上鎖、故意毀壞共享單車鎖具的違法人員受到處罰。
2月28日,某共享單車公司報警稱,在通州區一物流園區路旁發現一輛電子車鎖被破壞,並被加裝私人鎖具的共享單車,民警調查後將違法人員胡某查獲;3月12日,警方又查獲兩名毀損共享單車電子車鎖後私自上鎖的男子。
據違法人員交代,他們都是通過手機軟體租賃共享單車後,為了免費用車,且方便自己使用,而毀損鎖具、私自上鎖。目前,3名違法人員均已被行政拘留。
近日,一段網上熱傳的視頻顯示,一名男子私自給共享單車上鎖時被管理人員發現並報警,面對過路老人的批評,這名男子反稱老人「找修理」。記者從北京警方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經依法對這名男子進行了處罰。
『叄』 共享單車違法嗎
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是違法的。一般可由公安機關對行為人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肆』 共享單車面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具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以及社會性。從共享單車的預付押金規則來看,這種方式極容易形成巨大資金池。而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在辦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件時,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就是看行為是否會形成資金池。以目前佔有共享單車市場相當份額的某單車運營者為例,據統計其在全國投放量為400萬輛,每輛押金為99元,每輛車可以鎖定8人,由此估算該公司的資金沉澱將達到30多億元,而這種吸收資金的行為並不需要經過任何部門的批准。同時,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還可通過互聯網面向所有社會公眾適用,具有公開性。雖然這種模式並不類同於傳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慣用的還本付息形式,但其暗含的「持續服務」「便捷服務」也可解釋為另一種「利誘性」,這也符合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特點。
其次,有構成集資詐騙罪之嫌。如上所述,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會形成巨大的資金池,但目前對該資金的具體監管方式、監管主體卻處於空白狀態。一旦共享單車企業捲款跑路,將會直接對共享單車用戶造成經濟損失,此時有可能涉嫌集資詐騙罪。這種情況與P2P網貸平台捲款跑路具有相似性。目前,現實中已出現用戶退還押金滯後、維權無果的情況。這也說明,共享單車押金形成的資金池極有可能存在被挪用的風險。
『伍』 共享單車違法嗎
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是違法的,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陸』 有關共享單車的不當行為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未至科技的百花分市民信用評價體系可根據預設模型自動計算市民個人信用得分,形成個人信用報告,同時支持人工評價功能。百花分到達一定的分數,可免除共享單車的使用押金,次一級的可獲得押金優惠。共享單車公司也可以對使用單車民眾的信用進行打分,作為對個人信用分的補充。將共享單車與政府的個人信用體系連接,也減小了共享單車公司的運營風險,借用單車的民眾在政府系統有信用記錄,相當於有了政府的擔保,一旦車輛丟失、損毀也更容易獲得保險賠付。共享單車+個人信用分,約束了對共享資源動歪腦筋的使用者,也一定程度上為發起公司減小了風險。
『柒』 因為騎共享單車出事故誰來負責任 法律責任怎麼劃分
事故責任不是根據騎沒騎共享單車來確定,而是根據這個事故是怎麼發生來確定的。所以根據你提供的信息,無法確定責任問題該由騎車人自己負還是其它人。
『捌』 破壞共享單車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破壞共享單車會因為損壞公私財物而受到治安處罰的,若是損壞多輛單車數額較大的會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損壞共享單車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