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物權法法律效力

物權法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1-28 02:52:50

Ⅰ 物權法司法解釋

由於第三期還沒到期,對方並沒有違約,但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要求對第三期履行提供擔保,如果不提供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回答僅根據本人描述所做初步判斷,僅供參考。

Ⅱ 《物權法》與以下法規抵觸時以何為准

當然以物權法為准,你收集的材料都說明了啊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 有沒有法律效力

所有法規的草案都是沒有效力的,必須要變成現行法規並且過了生效日期才能有效。即使草案和現行法規有重復也不代表生效的是草案。

Ⅳ 《物權法》草案現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物權法》草案沒有法律效力。一切法律都必須經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內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才能生效。《物權法》是民事基本法,只有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並根據確定的生效日期到來時才發生效力。《物權法》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經過了四次審議,但由於意見分歧較多,原打算提請2006年的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後來流產了,據權威人士所講,要由明年也就是2007年3月份的九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所以物權法至早要到明年才會開始生效。

Ⅳ 物權法的溯及力

物權法有無溯及力?法律的溯及力和法律的生效時間一樣,都是確定法律效力時間范圍的回重要因素答,將影響到法律的貫徹實施。一般說來,法律的溯及力問題就是某部法律是否可以適用於在其生效前發生的情況,適用就是有溯及力;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法律不溯及既往是各國普遍遵循的法治原則。我國也以無溯及力為重要立法原則之一,物權法也不例外。之所以不溯及既往,是因為法律要保護權利,維護秩序。特別是對於物權法而言,以前依法成立的財產關系不論是否符合現在物權法的規定都應當保護其穩定,這樣才能保護合法取得的物權,避免因法律的變動帶來不必要的紛爭。例如物權法第74條關於車庫、車位歸屬的規定,不能說物權法作了這樣的規定,現有的車庫、車位就都要根據該條重新確定歸屬。對於物權法實施之前的車庫、車位,其歸屬應當根據當時有效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的有關規定來確定。從溯及力的角度上看,物權法的實施時間也是處理有關問題時確定適用法律的標尺。注意到物權法不溯及既往,有利於全面理解本條規定的意義,正確把握物權法的效力。

Ⅵ 物權的效力問題

1、排他性。《物抄權法》第襲二條規定明確了物權具有「排他」屬性,即具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法律效力,這是法律的強行規定。
例如:我的一個手錶,我可以自己佔有、使用、租憑,他人不得干涉我對自己財物的合法使用,這就是排他性。

2、優先效力。是指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
例如:我將手錶賣給甲,甲付款後,在我交付手錶前我反悔了不願意將手錶出賣,這時我對手錶的物權優先於對甲的債權。即我可以不賣手錶給甲,當然,需要對甲承擔違約責任。

3、追及效力。追及效力主要是物權請求權的一種形式。當標的物由無權處分人轉讓給第三人時,物權人有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
例如:你將我的手錶買給甲,由於你不是手錶的所有者,所以我可以要求確認買賣無效,並要求甲將手錶還給我。

4、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標的物清償請求權、妨止侵害請求權等。

5、債權請求權,是指清償債務請求權,而物的請求權更廣,既包括了返還請求、還包括停止侵權請求、排除妨妨礙請求等。

Ⅶ 物權的效力

物權效力,是指大陸法民法理論對物權法律效力的概括。通常認為包括三方面:

(1)物權具有對世效力和排他效力,它僅憑借權利人的對物支配行為即可實現,並可排除第三人的不法干涉,它對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具有普遍約束力。

(2)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歸一力,其標的物不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人依法均可向實際佔有人主張權利,追索原物,以回復初始權利狀態。有學說認為,物權的排他力和追及力均應概括為物權的請求權效力。

(3)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有數種權利並存時,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而行使的效力,有擔保債權具有優先於無擔保債權而行使的效力。

(7)物權法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條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Ⅷ 《物權法》的法律效力優先於《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批復》的效力嗎

優於
物權法是法律,是上位法。

Ⅸ 《物權法》屬於什麼法

一、物權法屬於什麼法
《物權法》屬於民法。民法是規定平等主體之間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是私法。

除《物權法》外,民法還包括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法律。

物權法是調整有形財產關系的法律,調整無形財產關系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物權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其內容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以合同法為主)、婚姻家庭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人人格權法等。物權法是專門規范民事主體(法人、自然人)對財產的佔有、收益、使用、處分權利的法律。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役權、建築物區分權等內容。說明白一點,物權法主要是保障人們的財產不受非法侵犯的法律,是對人們財產權保護的一種法律。英國有句古語叫「窮人的寒舍,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體現了物權法的保護功能。

二、怎麼解決不動產物權糾紛
1、在案件的受理上,規定因不動產物權的歸屬,以及作為不動產物權登記基礎的買賣、贈與、抵押等產生爭議而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受案范圍,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受理,民事審判部門應依法予以審理。

2、從訴訟中不動產登記簿證明力的角度,規定對發生爭議的不動產物權歸屬的最終判斷,應當依賴於對原因行為或基礎關系的審查,故在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不符、其為該不動產物權的真實權利人的情況下,應當支持其訴訟請求。

三、主物權和從物權的區別
1、主物權:「從物權」的對稱,不以他種權利的存在為前提而獨立存在不因他種權利的存在或消滅而影響其效力的物權,如所有權.地上權等。

2、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 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是為擔保的債權而設定的。 地役權在與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關繫上,也是從物權。

3、二者的區別在於是不是必須依附一定的權利而存在,主物權是獨立存在的,從物權是必須依附的,但主物權是可以轉化成從物權的。

Ⅹ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何時起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本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怎樣取消法律咨詢提交信息 發布:2025-09-21 18:34:50 瀏覽:554
自律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1 18:33:59 瀏覽:347
浙大民商法學怎麼樣 發布:2025-09-21 18:33:51 瀏覽:151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紀檢 發布:2025-09-21 18:32:35 瀏覽:451
深圳金牌律師 發布:2025-09-21 18:32:21 瀏覽:116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下列 發布:2025-09-21 18:28:25 瀏覽:638
民事訴訟法第20條 發布:2025-09-21 18:27:45 瀏覽:777
合同法中不可抗力 發布:2025-09-21 18:09:26 瀏覽:633
中國勞動法關於辭退員工 發布:2025-09-21 18:02:34 瀏覽:369
萊陽政府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1 18:01:16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