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欠條不還有什麼法律責任

欠條不還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29 03:13:09

⑴ 欠款不還,寫欠條有沒有法律效力

如何正確寫好借條給廣大債主提個醒:
一、借款時宜寫「借條」,不宜寫「欠條」
借條和欠條均是一種債權債務的憑證,但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借條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書面憑證,它證明雙方建立了一種借款合同關系;而欠收是雙方基 於以前的經濟往來而進行結算的一種結算依據,它實際上是雙方對過往經濟往來的結算,僅是代表一種純粹的債權債務關系,並不代表借款合同關系。因此借款時宜 寫「借條」,而不宜寫「欠條」,以省去訴訟中解釋「欠」款原因、用途的舉證責任。
二、借款時雙方約定的利率宜寫入借條中
實踐中有不少債主誤解民間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頭約定,而沒有寫進借條中。事實上,法律規定民間借款雙方可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范圍內約定利息。法律依據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的規定。如果沒有將利率寫入借條中,出借人一起訴,借款人不承認雙方約定,出借人的利息請求將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三、借款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
借款在訴訟時效內受法律保護,實踐中卻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訴訟時效」的概念。理論界對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訴訟時效問題理解不一,有人主張適用2年訴訟時效,也有人主張適用20年訴訟時效。各地法院對此問題的把握也不盡相同。
因此,從債權安全回收的角度考慮,借款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如借款人逾期不歸還借款的,出借人應當在借款到期後2年內向其主張權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訴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書上簽字確認)。
四、借款時借條宜寫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實踐上,出借人與借款人往往關系較密切,也不泛親戚關系,借款時將日常習慣稱謂寫入借條,如將出借人寫成「張叔」「張兄」;將借款人寫成「阿三」「四妹」之類等等,萬一借款人逾期還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訴借款人,往往會因債權、債務人不明確而被法院拒之門外。
五、借款時借條應表述清楚明確,沒有歧義
較典型的案例是張三向李四借款10 萬元,同時出具借條寫明借款10萬元,幾個月後,張三歸還李1萬元,遂將原借條撕毀,張三重新為李四齣具借條一份:「張三原向李四借款10萬元,現還欠款 1萬元」。這里的「還」字既可以理解為「歸還(huang)」,又可以解釋為「還(hai)欠」 「尚欠」。由此產生爭議,對出借人非常不利。
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效力
一、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含義、證明的事實及映射的法律關系
欠條、借條、收條是生活工作中常見的條據,這三種條據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法律含義卻相差甚遠。欠條,是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表示尚欠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借條是出借人向借用人或者借款人出具的表示出借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借用或者借款關系;收條是收領人向送給人出具的表示收到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用來反映或者證明「收到」的事實。
二、借條和欠條的區別
很多人對什麼時候該打借條,什麼時候該打欠條總是不能准確把握,其實區分兩者並不難。欠條和借條至少有兩點是不同的:
其一,借條背後一般存在著資金或者實物的流動,但欠條則沒有。在打借條的時候,出借人「剛剛」、「正在」或者「即將」把物品或者款項交付給借用人,為了確認這個「流動」的事實才用借條加以固定;欠條一般是結算或者證明財產所有與佔有的相反狀態,也就是所有權人的東西被佔有人佔有、使用,這種狀態在打欠條時早已存在,打欠條的目的就是確認這種狀態的存在。
其二,借條一般都有借期和利息,借條的借期和利息計算的起始點一般是出借日,而欠條雖然也可以約定還期以及在逾期未還的法律後果,但這個日期一般是欠條出具後的某一個時間點。
實踐中把借條寫成欠條或者反過來把欠條寫成借欠的情況很多,造成文不對題,結果往往給事實的印證,法律關系的認定以及權利人利益的實現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A跟B關系非常好,B向A借了3萬元應急,B打了一個欠條給A,沒有約定還期,那麼過了兩年之後,如果沒有訴訟時效中斷、中止、延長的情形,A再向法院起訴要求B還款,就很容易被法院認定為超過了訴訟時效而喪失勝訴權。其根本原因在於,欠條自債務人出具時起,債權人即享有向其主張還款的權利,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而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是兩年,兩年以後再去主張,當然就喪失了時效期間。如果當初B給A打的是借條,同樣沒有約定借期,根據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出借人A過了兩年再向借款人B主張還款,自其主張之時訴訟時效才開始起算,此時A起訴B,法院當然可以依法支持。所以雖一字之差,卻差異重大,結果截然相反。
三、出具欠條、借條、收條的注意事項
1、內容要相對完善。欠條要寫清欠款的數額幣種、或者物品的數量以及名稱、品質、規格或者型號等基本自然屬性,拖欠的原因,返還的日期,逾期未還的法律後果,還要寫清債權人、債務人的准確名稱或者姓名,最後要由債務人署名或者簽章並寫清出具的日期。借條除了要寫清上述事項外,還要寫清借期、利息(或者租金)及逾期不還的罰息(或者違約金)等事項。收條除了要寫清上述相關事項外,要特別寫明法律後果是什麼,比如「至此,雙方債務結清」,「至此,雙方委託代理合同終止」等。
2、用語要准確。杜絕使用模糊用語,如「大概」、「估計」、「可能」、「差不多」、「算是」、「或許」等等;含義要清晰明確。筆者碰到很多人這么寫借條:「A借B壹萬元」,從字面上分析讓人糊塗,到底是A借了B的錢還是B借了A的錢呢?其實寫清楚並不難,比如可以寫「A借給B壹萬元」或者「A向B借壹萬元」就不會產生歧義。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知識
3、條據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作為一種快速、便捷的確認方式,一般情況下條據都是手寫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寫並簽章,但現實中也不乏由債權人、出借人、送給人撰寫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簽字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裡邊沒有一張同樣的條據,撰寫者對僅存的一張條據上作了手腳,比如加了借款的數額,那麼簽字的人如何去抗辯呢?相反,如果存在兩張完全一樣的(一式兩份)條據,雙方作手腳不但是徒勞的,而且還會因此傷了感情。
4、主體身份要確認。如果是公司,查一查公司是否已經注銷,公司名稱是否准確(公司名稱差一個字就是另一個公司了,比如「北京志誠科技公司」和「北京市志誠科技公司」就是兩個不同的公司),自然人是否成年(判斷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自然人的姓名是否與身份證相符合(特別注意:同音異字也會留下麻煩)。此外,主體的基本身份信息也要留下,比如自然人的年齡、住址、工作單位等。

⑵ 有借條不還,有什麼法律規定嗎

你好!
借錢不還,有借條的話,可以起訴到法院,但你需要注意的,起訴之間確定他是真沒錢還還是有錢就是不還你
如果是前一種情形,建議你還是不要貿然起訴,因為起訴了也不能執行,你只要注意2年的起訴時效別過來就行,從三個月過後的第一天開始算起。
如果是後一種情形,你才可以去起訴,如果他有房子,有車的話,建議你起訴後趕緊的來一個訴中的財產保全,這樣才有利於以後的執行。
如有問請追問,滿意請採納,謝謝

⑶ 如果我向你借錢,寫了欠條還不肯還算違法了什麼法律


借條沒有還款日期或欠條沒有還款日期,實際並不影響借條或者欠條的法律效力,對債權債務的形成也沒有什麼影響,債權人一樣的可以向債務人要債催債,主張債權。

一般說來,沒有寫明還款期限的,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訴訟時效從第一次主張之日起三年,一直沒有主張的,訴訟時效最長二十年,也就是一張借條,你二十年都沒有主張,那就超過訴訟時效,法律不予保護。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但借條沒有還款日期或欠條沒有還款日期,會對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的計算產生影響,主要為在一方履行合同後另一方因無款可付而寫下的欠條與借款合同成立時一方寫下的沒有還款期限的借條,兩者的訴訟時效起算是不同的。

《合同法》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同時,一般的民事行為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對於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

對於債權人一直沒有主張權利的,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3)欠條不還有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沒有借條要債方法:

1、沒有借條,可以找證人

雙方雖沒有書面借款合同,但如果無利害關系第三人的證言足以證明借款事實的存在及借款數額,則雙方的借貸關系成立。被告應當履行還款義務,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借條和證人證言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其效力主要看是否能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司法實踐中,所以如果有證人可以作證而且屬實的,一樣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

2、沒有借條,可以偷偷錄音

債權人如果在提供該錄音的同時,還提供了錄音時在場證人的證言及電信部門的電話詳單予以佐證該錄音的真實性,因此該錄音是客觀真實的,具有證明效力。




⑷ 寫了欠條還不還錢該用什麼法律來約束

欠條的效力:
只要反映了雙方真實意識表示的欠條都有效。

欠條的訴訟時效:
欠條的法定訴訟時效是二年,已註明履行清償日期的欠條,訴訟時效從註明清償欠款日期之日算起,對沒有註明日期的,訴訟時效期限從欠款人出具欠條的次日算起。

被迫簽訂的無效,賭博寫下的也不受法律保護

注意這個有效期,在期限內,必要時可向法院起訴對方,要求強制執行。

適用於合同法和債權法

⑸ 打有欠條的不還法律上怎麼辦

欠條上必須標明時間,金額,利息及約定還款日期。到時間不還的話可向對方催款,但必須保留你催款的證據。因為有訴訟時效的,過了訴訟時效你的錢就要不回來了。訴訟時效從約定還款日期算起,兩年內。過了兩年就沒辦法了。你可以選擇延期,重開欠條。

⑹ 欠債不還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很簡單,直接起訴對方,並申請法院查封對方工資卡!剩下的事等他找你吧!

⑺ 打欠條5萬不還會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欠條所註明的還款時間到了之後,兩年之內去法院申請(不申請的話對方不承擔後果),過了兩年在申請很麻煩,涉及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等。
欠條被法院認定真實有效的話會判決對方還款的。判決生效對方不還錢,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果他有5萬,你就能得到。如果對方沒有,就要等有了再強制。這種強制會留給對方合理的生活費用。

⑻ 欠條應該怎麼寫具有法律責任

欠條應該注意以下問題才會有法律責任:

1、主體

要將債權、債務關系的主版體表權達清楚,即誰是債權人誰是債務人要明確。自然人為主體時,應核對其身份證上姓名,條件許可時應在欠條上抄錄居民身份證號,簽字,最好是按上指紋。法人單位為主體時,應蓋上單位公章。

2、客體

數額單位要明確,數額應為阿拉伯數字標注後再用中文繁體字書寫,分比應明確百分比、千分比、萬分比。

3、內容

表達清楚,注意避免歧義。應將歸還日期明確,如有利息約定,應寫明,否則依法視為無利息,如有違約金約定,應寫明。如有擔保人,應註明擔保方式,並寫明擔保人,擔保人簽字,按手印。

4、一式兩份

條據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作為一種快速、便捷的確認方式,一般情況下條據都是手寫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寫並蓋章。

(8)欠條不還有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欠條的適用情況:

1、在購買物品或收購產品時,因不能支付或不能全部支付他人的款項而要寫張欠條。

2、借了他人或單位的錢物到時不能歸還,或不能全部歸還,有部分的拖欠,此時就需寫張欠條。

3、借了個人或公家的錢物,事後補寫的憑證,也可以稱作欠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欠條

⑼ 欠條不還被起訴的後果

欠條不還被起訴的話,債權人會向法院申請支付令,如果在規定時間里仍然沒有履行義務,會被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二百一十四條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

(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

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2、第二百一十六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申請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

債務人應當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清償債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債務人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提出異議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3、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4、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9)欠條不還有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欠債被起訴,涉及到的是民事糾紛,法院審理查明後會依法做出判決,債務人應當依照判決履行還款義務。

債務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債務人的可執行財產,人民法院除對被執行人予以處罰外,還可以根據情節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執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的信息向其所在單位、徵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通報。

債務人如果有藏匿、轉移財產等拒不執行行為,法院可以採取司法拘留措施。如果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債務人確無可執行財產,法院會裁定中止執行,待中止執行情形消失後,債權人可以申請恢復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試用期提前3內 發布:2025-09-21 13:00:50 瀏覽:935
經濟法什麼會考 發布:2025-09-21 12:59:55 瀏覽:854
勞動法律法規培訓 發布:2025-09-21 12:55:53 瀏覽:38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
試述經濟法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21 12:10:01 瀏覽:775
市級立法機構 發布:2025-09-21 12:09:20 瀏覽:310
司法去地方化 發布:2025-09-21 12:09:07 瀏覽:715
2019勞動法拖欠工資賠償 發布:2025-09-21 12:04:09 瀏覽:239
依法治教作文 發布:2025-09-21 11:40:58 瀏覽:707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發布:2025-09-21 11:36:38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