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小區自行管理的法律責任

小區自行管理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29 04:10:09

⑴ 小區物業管理是否可以由業主自己組織管理

當然可以,就是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
根據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以及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規定,業主大會可以聘請物業公司管理小區也可以進行自治管理,管理的主體是業委會。
如果自治管理對業委會成員的要求比較高,可以參照物業管理酬金制的方法管理,物業收費使用的賬目必須公開,接受業主大會的監督,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小區管理服務,那樣才能管理好小區。
在物業管理具體實踐案例中有成功的自治管理小區,也有失敗的自治管理小區,是因為業委會成員私心太重、業務能力差、不負責任、勾心鬥角所致。

⑵ 有關業主可以自行成立業主委員會管理小區的日常事務的法律依據

有的。我給你提供一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辦法>>《物業管理條例

⑶ 物業管理有哪些法律責任

(一)民事法律責任
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法律義務而按照民法(包括合同法)規定必須承擔的民事法律不利報應。民事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不同的主要特點是它主要表現為一種財產責任,而且民事責任的內容可以由當事人自行約定。民事法律責任可劃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兩大類。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中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了主要有10種形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1、停止侵害。指對行為人正在實施的侵權行為,受害人有權請求其停止實施或請求人民法院制止實施。
2、排除妨礙。指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礙或妨害時,有權請求行為人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指在有造成財產或人身損害之虞時,權利人有權請求行為人消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其消除。
4、返還財產。指權利人的財產被行為人非法侵佔時,權利人有權請求返還該財產。
5、恢復原狀。指在財產被不法損害或性能狀態被改變而有復原的可能時,受害人有權請求恢復到財產未受損壞或未改變時的狀態。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指行為人以其財產填補受害人的損失。
8、支付違約金。指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違約方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公民或者法人的人格權受到不法侵害時,有權通過人民法院要求行為人以公開形式承認過錯,澄清事實,或者辟謠,消除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恢復未受損害時社會對其品行、才能或信用的良好評價。
10、賠禮道歉。指公民或法人的人格權受到不法侵害時,權利人可請求行為人當面承認錯誤,表示歉意,以保護其人格尊嚴。
(二)行政法律責任
指行政主體或行政相對人的行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依法必須承擔的行政法律不利報應。行政法律責任分為兩類:一類稱違法行政責任,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管理行為中的違法失職行為引發的依法應承擔的不利法律報應,一般表現為給予直接責任人或單位主管負責人員行政處分;另一類稱行政違法責任,是指行政相對人的行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而應依法承擔的不利法律報應。
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一般分為三類:
1、行政處罰。中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明文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行政處分。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規章制度的規定,按行政隸屬關系對其所屬人員中有輕微違法行為或違反紀律行為的一種內部制裁,主要包括警告、記過、降職、降薪、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3、勞動教養。是對有輕微違法行為,但尚不夠給予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人實行強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種行政措施。
(三)經濟法律責任
指經濟法律關系主體行為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承擔的不利法律報應。由於經濟法律關系實際上是由行政管理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復合構成的,因此,其法律責任承擔方式同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民事法律應承擔責任的方式基本相同,但按承包等責權利相結合的經濟責任制追究違反經濟責任制行為的責任時,帶有類似行政合同的責任追究方式特點。
(四)刑事法律責任
指行為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違法行為已構成觸犯刑事法律的犯罪,而依法必須承擔的刑法不利報應。它是制裁最為嚴厲的一種報應。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是刑事處罰,分為兩類:一是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二是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和剝奪政治權利。在各地專門的物業管理規范性文件中,一般不規定民事主體、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大多數都明文規定: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根據承擔責任方式性質不同還可以分為制裁性、強制性、補救性三類法律責任。制裁就是懲戒、處罰,制裁實際上是一種對違法者的某種權利的合法損害或者使違法者承擔一項新的不利義務,其目的是使違法者引以為戒,今後不再犯。強制是指迫使違法者履行原有的法定義務或新追加的作為懲戒的必為義務。法律責任的實施和制裁的實現都以強制為後盾。從這一點來說,強制又是使違法者承擔法律責任的最後手段。補救一般是指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或違約行為使對方的合法權益蒙受損害時依法應予以的法律救濟,可分為行政補救、司法補救兩類。補救性法律責任主要是賠償、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禮道歉、履行職務等。

⑷ 物業公司,末經任何部門批准,自行把小區物業撤了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物業公司未經任何部門的批准,自行把小區物業撤了,是因為小區有太多業主不交納物業費用,導致物業無法運行了。你是小區業主的話,可以向住建局的物業科投訴。
投訴物業最有效辦法是什麼?

最有效的方式應該為住建局物業科投訴,如果物業公司沒有按照物業服務合同提供服務可以依法起訴。

接訴禮貌是做好投訴處理工作的基礎,良好的態度、和藹的笑容能將業主的怨氣化解許多;聆聽與記錄,真心誠意聽取業主的投訴,認真記錄事情的要點;判斷、處理。首先感謝業主對物業管理公司的關心和愛護,然後快速判斷、迅速反映、及時處理,需要各部門配合的應迅速通報、全力協調,經過判斷分析,找到問題所在,應在第一時間以積極的正面態度回應業主,並告知物業管理公司的處理辦法。

回訪是與業主建立信任,彌補因種種原因造成誤會的重要環節,也是檢查工作質量,與業主溝通,搞好關系的最好機會。

小區物業費包括哪些

一、管理費

在物業之中管理費是指物業工作人員將其公共區域進行巡視、檢查、物業維修以及更新費用的賬務管理、物業檔案資料等一些管理服務費用。

二、清潔費用及綠化養護費管理費

清潔費用是指公共區域的環境打掃費用,包括:工具、工作人員用品、垃圾外運以及請化糞清掏等等費用;綠化養護費用有:綠化工具費、用水費、農葯化肥費、雜草清運費以及景觀維護費。

三、辦公費用與人員工資

辦公費用是指交通費、通訊費能及辦公用品、水電費用等等。小編了解到,物業服務人員工資則包括:人員費用、基本工資、社會保險以及規定提取福利、加班與服裝費用等等。

上述內容就是有關投訴物業最有效辦法是什麼?小區物業費包括哪些的全部介紹了,如果物業確實做得比較過分,業主們不硬挨一味的忍讓,不要覺得和物業產生了矛盾對自己不利,如果可以調解解決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行的話大家也可以選擇投訴的方式。

⑸ 小區業主委員會自行管理物業可以嗎

小區業主委員會自行管理物業不可以。

根據《物權法》第八十一條規定,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從《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中,可以看到,有權決定小區物業管理模式的是業主,而不是業委會。

《物權法》第七十六條,《物業管理條例》第十一條,作了如下規定: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5)小區自行管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⑹ 關於小區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

民法典有關於物業合同的規定,但條文很少,只有幾條原則性規定,主要還是各省市制定物業管理條例和各省市法院的會議紀要等指導性文件

⑺ 小區的物業管理應該負什麼責任

物業管理企業受管委會及房產消費者的委託,承擔居住小區的物業管理。物業管理企業應當與委託單位簽訂委託管理合同。
物業管理公司應承擔的義務包括:
1、全面履行物業管理合同,對房產消費者委託管理的房屋、設施及其公共部位進行維護、修繕,承擔居住小區及小區內物業的公共秩序、防火、綠化綠擴、清掃保潔以及便民服務。
2、接受物業管理委員會和居民的監督。
3、重大的管理措施提交物業管理委員會審議決定。
4、接受房屋土地管理機關、其他行政管理機關及當地街道辦事處的指導監督。
5、發現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要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機關報告。
有關物業管理公司應根據國家規定,結合管轄小區實行情況,制定較具體的義務和責任條款並公之於眾,以方便房產消費者的了解和監督。
起訴物業公司要求賠償

⑻ 業主委員會有權自行管理小區嗎

小區業主委員會自行管理物業不可以。

根據《物權法》第八十一條規定,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從《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中,可以看到,有權決定小區物業管理模式的是業主,而不是業委會。

《物權法》第七十六條,《物業管理條例》第十一條,作了如下規定: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8)小區自行管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第3章第42條規定: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工資經費由全體業主承擔。工資經費可以由業主分攤,也可以從物業共有部分經營所得收益中列支。工作經費的收支情況,應當定期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接受業主監督。工作經費籌集、管理和使用的具體辦法由業主大會決定。

由此可見,業主委員會的經費來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業主委員會的經費來源主要由全體業主承擔,全體業主需要給予業主大會以及業主委員會一定的經費支持,協助其進行運作。

二、業主委員會的經費來源可以從物業費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但是前提是要經業主大會商討決定同意以後才能抽取。

三、業主委員會的經費來源可以從社區營利性場所,比如場所的租金等方面進行提取。

另外,一些業主委員會的經費也會來自於社區業主的捐款等。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試用期提前3內 發布:2025-09-21 13:00:50 瀏覽:935
經濟法什麼會考 發布:2025-09-21 12:59:55 瀏覽:854
勞動法律法規培訓 發布:2025-09-21 12:55:53 瀏覽:38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
試述經濟法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21 12:10:01 瀏覽:775
市級立法機構 發布:2025-09-21 12:09:20 瀏覽:310
司法去地方化 發布:2025-09-21 12:09:07 瀏覽:715
2019勞動法拖欠工資賠償 發布:2025-09-21 12:04:09 瀏覽:239
依法治教作文 發布:2025-09-21 11:40:58 瀏覽:707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發布:2025-09-21 11:36:38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