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的法律責任可以轉職嗎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容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貳』 法律規定我們要履行職業的責任嗎
當然!法律保護的規定的必須要做好!這是一種常用方式!
『叄』 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需承擔什麼責任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得和法律相抵觸,否則,就是違法行為,該規章製版度無效。
制定規章制度時權,要應當徵求職代會或全體職工的意見,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確定,並進行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法律鏈接:《勞動合同法》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肆』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法律是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所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地方性法規,即地方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其效力不能及於全國,而只能在地方區域內發生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三者相比較,法律的效力最大,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次之,規章效力最低。
『伍』 部門規章中法律責任中沒有規定按瀆職處理能追究刑事責任嗎
對於部門規章中沒有規定按瀆職進行處理的情形,如果不屬於《刑法》規定的瀆職的情形的,不需要因此而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如果當事人存在《刑法》規定的情形,當事人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三百九十八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陸』 如何解讀"法律,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行政法規上經常有這樣的規定,這是因為法律、法規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如內果對某個行為已經容規定了法律責任,行政法規作為下一階的,只能服從高階法律的規定,以高階法律的責任處理相應的行為,不能再用本法律規范作為處置的依據了。
『柒』 部門規章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地方規章和部門規章在各自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立法法》第八十二版條規定:部門規權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立法法》第八十六條第三項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捌』 以法律責任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將法律責任分為
根據承擔法律責任的程度(承擔責任是否有財產限制)為標准,民事責專任可以分為有限責任和屬無限責任。
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某部分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對所擔保的債 權承擔的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對公司債務所承擔的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個人合夥的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所承擔的責任。區分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的意義在於:承擔無限責任的財產范圍不受責任人的出資或者 特定財產的限制,更有利於保護受害人或者權利人的利益。
『玖』 部門規章算不算是法律依據
在現實司法實踐中,法院作出的裁判依據只能是法律和法規。部門規章僅僅是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法院做裁判時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使用的。
『拾』 每條法律條文都有法律責任的規定嗎
不是的。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部分中的「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這一條,就沒有法律責任,也就是說你不承認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這一事實,是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