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孩子打架對方家長打孩子有法律責任嗎

孩子打架對方家長打孩子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12-02 16:28:39

A. 家長打孩子犯法嗎

家長打孩子,如果傷情構成輕微傷,甚至造成了輕傷及以上傷害的,達到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度,就是犯法的。
法律不允許打孩子。如果造成傷害,還要追究責任。如果是普通教育的話,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如果傷害達到暴力、虐待程度就可以直接報警,那個時候法院才會予以受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父母只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而絕沒有隨意打罵子女的權利。父母打罵子女多數屬於管教方法不當。如果後果不嚴重,可以通過批評教育的方法,促使他們自覺改正錯誤,採取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
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孩子也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父母應該尊重孩子。暴力是指任何導致或可能導致身體,性或心理傷害的明確的或象徵性的行為,是一種發生在兩人及以上人群間的一種負面行為,具有攻擊性,這種攻擊性有時是重復的,有時是出乎意料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B. 家長暴打孩子到底犯法嗎

家長暴打孩子是否犯法要看具體情況。一般懲罰性教育是合法的,暴力虐待就是犯法。根據暴打程度,可以分為違法或犯罪。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C. 孩子打架家長把對方小孩打了怎麼處理

這種家長素質太差。小孩子打架,家長怎麼可以出手對付一個孩子?縱然他有錯,也可以告訴家長老師教育懲戒。試想:人家孩子打你家孩子,你還怒不可遏,那麼,你作為一個家長打了別人家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豈肯善罷甘休?畢竟你不是孩子了,你是一個成年人!打傷了要負刑事責任外加民事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D. 家長打孩子判什麼罪

家長打孩子的相關法律規定如下:

《反家暴法》第2條明確規定,家庭內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容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反家暴法》第37條強調了「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反家暴法》第34條規定,若施暴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4)孩子打架對方家長打孩子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家長打孩子構成犯罪的情況:

父母打孩子什麼情況下構成犯罪

1、偶爾打罵一般不構成虐待罪,可能只是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但是如果超過一定限度就可能構成犯罪,如當街暴打孩子導致輕傷以上的結果,是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的。

2、父母體罰孩子達到較為嚴重的程度,或者作為經常發生的高頻行為,可能構成虐待。如果一貫體罰、虐待孩子,也有可能構成虐待罪。

3、民法總則對剝奪監護權的規定可以適用於嚴重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體罰情形。嚴重損害的程度需要從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權威機構鑒定的損害後果等方面進行綜合判斷。

E. 孩子之間發生爭執,對方家長打了我的孩子該如何處理

首先要做的是給你的孩子帶來安全感,保護好你的孩子,讓對方道歉,如果對方不做的話。就再從學校和公安局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全程都需要讓孩子看到你的態度,做出正確的引導,最終需要對方的家長對你的孩子道歉。讓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學會處理類似事件。
首先,如果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了爭執或打架,家長不要在孩子爭執(或打架)的過程中過早干預,從而使自己的孩子有被保護和仗勢欺人的感覺;只有在發生危險情況或爭吵完畢後,家長才能全力介入。在介入時,家長要注意方式、方法。通過孩子的一次爭執(或打架),要讓他(她)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共存的;與他人共處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在遇到不同意見時,要學會傾聽,不要成為專制者,更不要因為有不同意見就進行爭執或進一步發展成為打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方法有許種,而爭執(或打架)是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最不可取的一種。而通過交流使彼此達成共識,在雙贏的狀態下產生的結果才是最佳的結果。
其次,1歲多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剛剛萌芽的時期,他們雖然話還說不完整,卻往往會拿著玩具說:「是寶寶的。」由於在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無形中就會讓他們顯得比較「獨」。因此,當他們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難免會發生爭搶玩具等現象。面對年齡這么小的孩子,家長只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並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些道理。他們只知道:為什麼在家裡什麼都是我的,而到了外面就不行了呢?這時,家長可以先用別的玩具或者其他東西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帶孩子回家之後,家長再慢慢引導孩子。家長可以把自己當作孩子,和兒子(或女兒)一起玩兒,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養成獨霸的行為習慣。
再次,孩子之間發生爭執時,請家長不要當眾訓斥孩子,這樣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自卑的陰影。而且,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為舉動,如果家長用暴力的方式來對待他(她),反倒會在無形中加強孩子思維中攻擊性的烙印。
小朋友之間打打鬧鬧是常有的事情,媽媽不必過於緊張,要幫助寶寶培養正確的態度與處理方式。相信在經歷了數不清的糾紛、爭執的教訓之後,寶寶會逐步適應,有所收獲的。獲得心理平衡寶寶受到欺負後心裡會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討回損失,因此動手,這是一種自衛心理。
爸爸媽媽要讓寶寶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醒他不能動手打人,更不能主動去攻擊別人。如果寶寶被別的孩子欺負,可以將他拉開,問問他的感受或替他說出感受,讓他明白爸爸媽媽了解他的心情。接著爸爸媽媽就要做正確的引導,比如說:「他撞了你,你很疼,那你動手打了他,他不也同樣會疼嗎?」
當個「小紳士」 面對爭執,爸爸媽媽首先應正確評估事情的性質,不要看不得寶寶受委屈、流眼淚。要讓他學會處處謙讓,不為小事斤斤計較,這樣反而會讓他在同伴中獲取信任與好感,贏得更多的友誼。
學會主動道歉一旦發生爭執、糾紛,爸爸媽媽要及時幫助寶寶調整情緒,舒緩緊張、沮喪、憤怒的心情。待他平靜下來,再與他談話,讓他認識到,不管對錯,只要動手就不對。比如,媽媽可以對先動手的寶寶說:「我知道你有委屈,可的確是你先把人家推倒的,這就是你的不對。去跟小朋友道個歉,好嗎?你們還是好朋友。」

F. 孩子打架對方家長指使孩子打我兒子應該報警嗎

吃虧了,挨打了,必須報警! 如果在戰斗過程中沒吃虧,那麼就算了吧。你只要盯住那孩子的家長,別讓他欺負你兒子就可以了。

G. 家長打孩子犯法嗎

籠統的說,打人是犯法的,但是,打的程度有所不同,性質不同如果,出於愛撫拍打孩子,你說犯法嗎?如果,打的很重,直至輕微傷,那就觸犯刑法了。對於一般的極其輕微的行為,是不觸犯法律的。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圍,造成一定傷害,那麼就可以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毆打親生子女,可能喪失監護權,構成虐待罪。毆打他人子女,可能構成民事人身侵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甚至構成故意傷害罪。 ; ;參考法條:《刑法》 ; ;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熱點內容
孕產期女職工勞動法 發布:2025-09-20 15:17:52 瀏覽:947
新婚姻法對全職主婦 發布:2025-09-20 15:10:37 瀏覽:425
東莞法律咨詢律師在線 發布:2025-09-20 15:01:13 瀏覽:456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發布:2025-09-20 14:56:35 瀏覽:107
請律師貴不貴 發布:2025-09-20 14:54:39 瀏覽:875
校規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20 14:28:39 瀏覽:562
財經法規主要學什麼 發布:2025-09-20 14:27:39 瀏覽:562
治安處罰條例擾民 發布:2025-09-20 14:20:00 瀏覽:371
加速到期合同法 發布:2025-09-20 14:19:58 瀏覽:844
十九司法部 發布:2025-09-20 13:58:05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