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院方未詢問病史導致死亡法律責任

院方未詢問病史導致死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05 06:14:02

① 醫院耽誤病情導致死亡有責任嗎

醫院肯定有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的內容(你可以自己找來看看),醫院如果沒有給予與當時醫療水平相匹配的診治,即為侵權。

本案中,醫院很可能存在誤診誤治的情況,從一開始診斷治療就有問題,之後在家長多次對治療提出異議的情況下也不重新考慮診斷,構成了侵權。

但是,作為家長,如果想走法律程序,應該當場要求封存病歷,然後向當地申訴。按照規定,該醫院必須當場提供病例的復印件,這樣醫院就無法修改病歷了。但現在根據你的描述,醫院很可能已經修改了病歷,加上了診斷,有可能連用葯都改了,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能證明醫院有改病歷的行為,就比較被動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醫院一開始答應賠錢,後來口氣又硬了的原因,很可能他們改完病歷後已經胸有成竹。

② 未經同意醫院擅自對病人做手術導致死亡,醫院應怎麼對其賠償

給你一個案例你參考下。

江蘇一醫院未經同意先施手術 患者死亡後被判賠償家屬3萬多元

在沒有家屬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江蘇省句容市一醫院為病人進行「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因病者死亡,在對醫院調查取證時,院方竟在提供的病歷書上進行塗改和添加。近日,該醫院因存在多項醫療違規行為被判賠償患者親屬3萬多元。

句容市居民朱某曾患有高血壓病史。2002年10月20日上午9時,朱某因「突然左側肢體活動障礙伴嘔吐一小時」,到句容市某醫院入院治療,入院診斷為:右側腦出血,高血壓病Ⅲ期,應激性潰瘍,並告病危。當日下午,患者之女與該醫院簽訂手術預定書,醫院擬對朱某施行「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並將朱某在術後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告知了患者家屬。手術預定書簽訂後,該醫院即對朱某進行了手術。但到了第二天上午,醫院對朱某進行顱內沖洗時發現引流不通暢,並確定為:右側顱內血腫引流術後,腦干梗塞。在沒有患者家屬簽署手術同意書的前提下,醫院再次對朱某進行了「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2002年11月7日,朱某全胸片示右下肺感染,次日,因患者親屬要求,朱某轉院診治,同月26日死亡。死亡原因為:腦出血,肺部感染,呼吸循環衰竭。

事後,患者親屬向句容市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該醫院賠償醫療費、喪葬費及死亡賠償金等共計47萬余元。醫院不服,向一審法院申請醫療事故鑒定。2003年7月14日,鎮江市醫學會對其進行了鑒定,分析認為重症腦出血並發肺部感染造成呼吸衰竭是導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但院方卻存在多處醫療違規行為:在進行第二次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前沒有家屬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而在股靜脈穿刺知情同意書中沒有操作名稱、操作時間及操作者簽字;在醫院提供的病歷書寫中竟存在塗改、添加痕跡。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朱某到該醫院就診,醫院的醫療行為沒有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規行政法規,因此不屬於醫療事故,故判決醫院賠償患者親屬醫療費、喪葬費等費用計人民幣6297.93元。駁回患者親屬妻、子、女三人的其他訴訟請求。

患者親屬不服,並再次向鎮江市中級法院提起上訴,醫院在法庭上辯稱:醫院在治療中程序上有一定的瑕疵,但實際上對死亡結果的發生並沒有過錯。鎮江市中級法院在近日的審理中認為,醫院的違規行為與患者的死亡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但醫院在手術前後及調查取證時存在多處違規,所以醫院對朱某的死亡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據此,原審法院對朱某的死亡賠償金給予了加判,判決該醫院賠償患者親屬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人民幣6297.93元,死亡賠償金27876元。

③ 患者在醫院病發,醫院沒有第一時間發現,及時搶救導致病人死亡,醫院該不該負法律責任

我有個朋友的母親,頭暈,一個人到醫院看病,掛號排長隊,看病叫號排長隊,還沒等醫生叫到她的號,人就倒下來死了,我這個朋友沒要醫院負責任。

④ 醫生未對病人家屬告知使用葯物的副作用導致病人死亡家屬可通過什麼途徑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您好!你說的情況有三條途徑可以選擇。
一、醫療損害民事賠償的途徑
患者因就醫發生醫療損害後果的,依我國目前的民事法律規定,有三種獲得救濟可能性的途徑:
第一種,依《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獲得賠償。適用《條例》的前提是,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本病案構成醫療事故;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存在醫療過失行為的,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處理,不適用《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規定「條例施行後發生的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答記者問中,也明確講到在醫療糾紛案件中,對於構成醫療事故的案件,則參照《條例》處理。目前的司法實踐,對於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一般也是按照《條例》規定來進行操作的。
第二種,按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獲得賠償。 《條例》僅僅針對醫療事故作出規定,對於不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例》第四十九條第二款雖然規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但由於《條例》在法律位階上低於《民法通則》,該款排除醫療機構非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規定,顯然不能凌駕於《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之上,該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對於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損害案件,如果醫療機構存在醫療過失行為的,仍應當依《民法通則》規定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此,上述《通知》也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也是遵照《通知》來處理的。
第三種,按照《合同法》規定,追究醫療機構的違約責任。患者與醫療機構之間形成的是一種醫療服務合同關系,醫患雙方依據這種關系各享有權利、承擔義務,雙方應依誠實信用原則履行合同義務。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或法定義務,造成對方損害的,都將構成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盡管一般情況下,患者主張侵權損害賠償有利獲得充分賠償,但並非任何情形都有利。某些情形下,患者依據合同關系追究醫療機構的違約責任更有利。比如對於醫療機構實施的非具體醫療行為致使患者損害,既不構成醫療事故也不構成醫療過失,不能適用侵權法追究醫療機構的責任,則可以選擇合同關系追究其違約責任。
實踐中,究竟應該依據何種途徑獲得賠償,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法律適用的不同,具體的歸責原則、舉證責任、賠償項目及標准等都有所不同,應當綜合分析認定,採取對自身最有利的方式。
二、醫療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
醫患糾紛最大的爭點就在於對醫療侵權賠償的法律適用上。目前我國採取的「二元化」處理方式,即區分醫療事故與非醫療事故。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適用《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與標准進行賠償;不構成醫療事故,但醫療機構存在醫療過失行為的,則按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確定應當賠償的項目與標准。顯然,兩者適用的法律效果大有不同:適用《條例》獲得的賠償項目、標准少於、低於《民法通則》及司法解釋,尤其在死亡賠償金的有無上區別最是明顯、差距最大。因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根據《條例》不存在死亡賠償金;而依照《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為法定賠償項目之一。按照《安徽省2008年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准》(安徽省公安廳皖公交警【2008】81號)
以城鎮居民標准計算該項費用的話,僅死亡賠償金即在11473.6元/年×20年=229572元。兩相比較,適用《條例》的結果顯然不利於充分填補患者所受到的人身損害,造成同樣損害不同的賠償之「差別待遇」。
盡管實踐中對醫療損害賠償案件的處理上,已經凸顯出法律適用不同導致不公平的現象屢有發生,由於《條例》在處理醫療損害案件中處於特別法的地位,有優先適用的效力,各地法院在司法實務操作中,一般要參照《條例》處理,不敢輕易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司法界、理論界對此問題已有充分認識,相關學術文章中也多有探討,衛生部亦在醞釀對《條例》進行適時修改。對此,我們期待立法機關能通過立法活動,對醫療損害賠償案件在適用法律上做到統一,以消解目前這種緊張的醫患關系。
謝謝閱讀!

⑤ 病人家屬故意拖延救治時間導致死亡的負法律責任嗎

病人家屬故意拖延救治時間,導致死亡的負法律責任嗎?這個問題如果追究下去,一定是要法律法律責任的

⑥ 無證醫院出醫療事故致人死亡,其法人代表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刑事上,非法行醫罪.
民事上要承擔必要的賠償費用.
工商部門和醫療衛生的管理部門也會查封該醫院

⑦ 緊急情況下,未經患者同意,醫生進行搶救,導致患者死亡,需要度法律責任嗎

醫療機構的過錯推定責任(即在醫療機構不能證明他們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推定其有過錯,應承擔賠償損害責任。凡在適用推定過錯責任的場合,醫療機構要不承擔責任必須就自己無過錯負舉證責任)的情形:

  • 基本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54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58條規定了三種特別情形下醫療機構過錯推定責任:

  1.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的規定;

  2. 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 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 免責事由:

  1. 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

  2. 患者或者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也有過錯者,相應責任。

  3. 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等緊急情況盡到合理診療義務者。

  4. 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

您所問的情形屬於免責事由的第三個情況:

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等緊急情況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也就是說,此時患者的死亡屬於合理風險內,不是醫生重大過失造成的死亡,醫療機構不負責任。

這年頭醫生很不容易的,能在家屬沒有同意的緊急情況下為了救人而繼續搶救而不是拖著等家屬來,已經是醫德的表現了。從上面的回答也可以看出法律還是偏向於保護患者多於醫療機構的。希望體諒他們。如果滿意請採納我的回答。

⑧ 醫院感染與法律責任若由醫院感染導致病人死亡醫院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給家屬如何賠償

住院十天後病人出現腹瀉,醫院也未給好好治療只是用了多種大量的抗生素,病人的腹瀉更加嚴重,沒有制止,最後病人發燒一周,導致電解質紊亂,呼衰,最後死亡 況且用了不該用的葯
不知道況且用了不該用的葯指的是么,如果是過敏,醫院負有相當大責任,如果不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判定,發燒十天,培養早就該出了,再說根據經驗用葯明顯不對。醫院肯定有一定責任,建議私下解決

⑨ 家屬沒有告知醫院病人的過敏史等其他病況,導致病人在治療中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的,醫院負有責任嗎

醫院有責任,因為醫院的醫生,是具備專業素質人員,針對患者是否過敏等體制,要有預先的判斷,再做出治療方案。如過去使用青黴素葯物,代付不管你是否過敏,你自己說你不過敏也得做試敏的。
所以這是醫療事故,人家屬沒毛病。

⑩ 護士未遵醫囑造成病人死亡,醫院和相關責任人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護士未遵醫囑造成病人死亡,醫院和相關責任人應承擔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考總結 發布:2025-09-20 00:43:06 瀏覽:277
勞動法賠款的雙限 發布:2025-09-20 00:42:13 瀏覽:555
依法治國的利弊 發布:2025-09-20 00:40:34 瀏覽:584
電視劇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5-09-20 00:34:38 瀏覽:581
蒼南法院拍賣網站多少錢 發布:2025-09-20 00:32:22 瀏覽:542
融關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32:20 瀏覽:804
廈門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22:43 瀏覽:149
全國人大和常委會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00:14:55 瀏覽:950
湖北宜昌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4:06 瀏覽:990
新野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3:54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