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發生不良事件承擔法律責任

發生不良事件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05 10:06:12

Ⅰ 欣弗事件違反了哪些法律規定

2006年某日9時30分:開始注射「欣弗」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9時40分:身體出現四肢抖動、寒戰、高燒、失語不良反應;10時40分:送至醫院搶救,疑為克林黴素惹禍;12時05分:心臟停止跳動。這是一個患者注射「欣弗」後生命的最後155分鍾。截至當日全國因注射"欣弗"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已有81人,其中3人死亡。

2006年,8月15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欣弗」引發的葯品不良事件調查結果。現已查明,安徽華源生物葯業有限公司違反規定生產,是導致這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企業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有關專家認定,這是一起由不合格葯品引起的不良事件。

生產環節

滅菌溫度和時間不足,無菌檢查和熱原檢查不符合規定,導致人體發生熱原反應,國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新聞發言人張冀湘告訴記者,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安徽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對安徽華源生物葯業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顯示,該公司今年6月至7月生產的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準的工藝參數滅菌,降低滅菌溫度,縮短滅菌時間,增加滅菌櫃裝載量,影響了滅菌效果。經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對相關樣品進行檢驗,結果表明,無菌檢查和熱原檢查不符合規定。

Ⅱ 護理不良事件的定義是什麼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由於醫療護理行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時間延長,或離院版時仍帶有某種程度的權失能,分為可預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預防性不良事件。

對護理不良事件各學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美國學者將其定義為: 由護理導致的傷害其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導致了殘疾或兩者皆有。

國內學者認為,護理不良事件是指與護理相關的損傷,在診療護理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患者的診療結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負擔並可能引起護理糾紛或事故的事件。

(2)發生不良事件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不良事件類型

(1)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用葯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以及其他與病人安全相關的護理意外;

(2)診斷或治療失誤導致患者出現嚴重並發症、非正常死亡、嚴重功能障礙、住院時間延長或住院費用增加等醫療事件;

(3)嚴重葯物不良反應或輸血不良反應;

(4)因醫療器械或醫療設備的原因給患者或醫務人員帶來的損害;

(5)因工務人員或陪護人員的原因給患者帶來的損害;

(6)嚴重院內感染;

(7)門急診、保衛、信息等其他相關不良事件。

Ⅲ 護士未遵醫囑造成病人死亡,醫院和相關責任人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護士未遵醫囑造成病人死亡,醫院和相關責任人應承擔法律責任?

Ⅳ 不良事件包括哪些

I 級——有過錯事實並且造成後果,如果兩者有因果關系,根據後果的嚴重程度構成「醫療事故」或「醫療差錯」,在不良事件中級別應屬最高。

例:患者王某因病情需要到某醫院急診科就診,因該醫院病床已滿無法收治病人,接診醫師將此情況告知患者並建議轉診,但沒有對患者及時診療和積極跟進,沒有及時請專科會診,沒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科主任,亦未報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協調病床。導致患者病情急劇加重搶救無效死亡。

II級——無過錯事實但造成後果的事件:醫療行為無過錯,主要由葯物、醫療器械、植入物等造成的醫療意外,或不可避免的醫療並發症和疾病的自然轉歸。其後果可能比較嚴重,但一般不構成「醫療事故」或 「醫療差錯」。

例:某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在某醫院行前列腺手術治療,術後使用止血葯物引發患者急性腦梗塞。

III級——有過錯事實但未造成後果的事件:雖然發生的錯誤事實(指錯誤的行為已實施在患者身上),但未給病人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或有輕微後果,不需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例:標本送檢過程延誤,未影響檢驗結果事件。

IV級——無過錯事實也未造成後果的事件:由於及時發現錯誤,未形成醫療行為的過錯事實,其級別最低。例:患者黃某入住院檢查治療,檢驗科於入院第二天下午出具檢驗報告為「B」型血。

入院第二天晚因患者手術需要輸血,手術醫生開具輸血醫囑及申請單(紅細胞2單位,血漿2000ml),申請單記錄血型為「B」型,血庫配血時查血型發現該患者血型為「O」型,經復查確定為「O」型,遂配置「O」型血。

手術室護士在給患者輸血前核對發現檢驗報告單與血袋內標志血型不符,未給患者用血,將此問題反饋給血庫,經血庫再次檢查確認患者血型為「O」型無誤方進行輸血。

Ⅳ 所有的護理不良事件都採取非處罰性,自願上報的原則嗎

這可不是了吧,在法律法規裡面有這個銘文的規定,像這種情況的話,如果是由於護理人員導致的這種不良率或者說是不良事件的話,是要追究責任的。

Ⅵ 不良事件的上報流程及處理措施

報告流程很大程度上影響報告的及時性和質量。報告程序的設計應本著簡單、方便的原則,防止因流程復雜而影響不良事件的報告。

事件報告:對所發生的不良事件客觀地進行上報。這一方法主要是借鑒工業領域中如航空業以及核電工業對不良事件的處理方法,其特點在於對事不對人,是一種免罰免責的報告方式,不追究具體的責任。

它是目前醫院監測不良事件的最主要方法,但由於該法會打斷工作流程、使得當事人受到法律的懲罰等,因此並不是最為有效的管理方法,但仍被廣泛應用,因為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細節信息,包括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導致了怎樣的災難性後果,如何發生變化,可以吸取哪些教訓,等等。

即時報告:通過敦促醫護人員對不良事件的及時報告來實現的,即一旦發生不良事件馬上上報管理部門。在美國的一項研究中,住院醫生每天都能收到提醒他們上報不良事件的郵件,在每天的交班以及每周的例會上,也被要求匯報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通過這種方式,每班的醫護人員都會密切關注不良事件甚至是潛在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能夠有效地預防和管理不良事件。

(6)發生不良事件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對不良事件的處理應本著對事不對人的態度,著眼於整個體系存在的問題而非個人,這樣才利於發現引起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有效防範類似錯誤的發生。一項對英國普通醫院外科不良事件研究顯示,大部分不良事件的發生與溝通不當有關。

醫務人員的失誤極少是故意行為,而醫院的系統缺陷常常是患者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公正對待每一件不良事件,著眼於體系而非個人,先從流程與系統層面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具有較高效益,能有效防止類似事件再發,也有利於建立錯誤討論機制,形成不良事件主動報告的文化氛圍。

Ⅶ 有老年痴呆症跟他人打架負法律責任嗎

有老年痴呆症的人跟他人打架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屬於民事侵權案件,當事人沒有賠償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涉嫌犯罪,要先對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進行鑒定,才可以判斷其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Ⅷ 護理不良事件的定義

護理不良事件 定義 (1)指醫院對住院病人、孕婦及新生兒,敬老院對在院內老人由於護理不周,直容接或間接導致病人受傷、昏迷、甚至於死亡等事件。
(2)指道路、橋梁等重要交通設施的建築方由於對工程的維修護理不到位或不及時,導致的路面塌方、橋梁垮塌等重大安全事故。 事故責任認定 (1)如果是對人身健康等方面,則由護理方承擔全部責任。
(2)如果是工程上的問題,則由工程方承擔全部責任。
(3)如果涉及人身傷害等問題,不排除醉酒責任方(或其負責人)的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考總結 發布:2025-09-20 00:43:06 瀏覽:277
勞動法賠款的雙限 發布:2025-09-20 00:42:13 瀏覽:555
依法治國的利弊 發布:2025-09-20 00:40:34 瀏覽:584
電視劇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5-09-20 00:34:38 瀏覽:581
蒼南法院拍賣網站多少錢 發布:2025-09-20 00:32:22 瀏覽:542
融關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32:20 瀏覽:804
廈門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22:43 瀏覽:149
全國人大和常委會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00:14:55 瀏覽:950
湖北宜昌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4:06 瀏覽:990
新野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3:54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