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幾年有法律效力
1. 借條有效期幾年
借條的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的起算時間是債務人約定償還債務之日起或者是債權人主動主張債務人償還債務之日起,三年之內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還款期限屆滿後三年是訴訟時效期,如果這三年內沒有進行主張,就失效了,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2. 借條法律效力多少年
民間借條具有法律效力。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回一十條 自然人之間的答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第二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3. 借條一般有效期幾年
您好,借條的有效期是指借條的訴訟時效,借條的訴訟時效不影響借條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簽訂的真實有效的借條無論多久,借條本身都是有效的。時間只是確保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是否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問題。
關於借條的訴訟時效,與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一樣要看是否約定了還款時間,如果寫明了還款日期,那麼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三年。如果沒有約定歸還時間,則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如果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怎麼辦1、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商,促進當事人雙方就原借條、欠條達成的還款協議。如果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該還款協議屬於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議應受法律保護。2、如果當事人雙方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根據相關的法規規定,對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法律地位雖然不一定等同於信用社,但借款人仍然可以考慮採取這種措施,總比毫無辦法強吧。3、如果在3年之內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張過權利,而且有證據證明,那麼會造成訴訟時效的中斷,訴訟時效自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
4、通過非訴訟方式主張權利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主張權利的請求,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中斷。經調解達不成協議的,訴訟時效時間即重新計算;如調解達成協議,義務人未按協議規定期限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就從履行期限屆滿時重新計算。此外,債務人向仲裁機關或有關主管機關主張權利的,也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按照最新的規定,普通訴訟時效增加到了3年,而最長訴訟時效則還是20年。而對於借條的訴訟時效,一般都是適用普通訴訟時效和最長訴訟時效,並非是特殊訴訟時效。當超過了訴訟時效之後,只能說債權人喪失了勝訴權,但是還是可以通過其他非訴訟的方式來向債務人追討欠債。
【法律依據】
《民法典》
4. 借條有幾年的法律效力,幾年後就作廢了
關於借條的有效期問題,需要區分是否寫了還款期限,如果寫了劃款期限的,還款期限屆滿後三年內是訴訟時效期,如果這三年內沒有進行主張,就失效了。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你隨時可以要求還款,但是最長不超過20年。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4)借條幾年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借條的基本內容包括: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本外幣)、利息計算、還款時間、違約(延遲償還)罰金、糾紛處理方式,以及債務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
只要具備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債務人姓名及借款日期(盡管是後來添上的),但符合借條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產生爭議,是可以作為證據向人民法院主張債權的,人民法院也會採信的。
5. 借條的有效期幾年
債權人與債務人在借條中沒有約定了還款日期的,借條生效後,雙方可以達成補充協議,就還款日期達成一致,達成一致的,訴訟時效從該日期次日起開始起算,期限為三年。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6. 借條有多少年法律有效
條和借條都是表明法律關系的書面憑證。主要區別在於形成的原因和時間不同。
欠條主要證明欠款關系,可能是合同,也可能是借款,是已經發生欠款事實後的證明憑證。借條則一般是與借款同時發生的,是借款關系。
欠條借條是否寫明還款日期,有很大的區別。
如果寫明了還款日期,那麼自還款日期起3年內是訴訟時效。
如果在還款日期開始的3年內要求對方還款,則訴訟時效重新計算。重新計算的訴訟時效仍然為3年。
舉例來說,如果2002年2月1日甲從乙處借款5萬元,出具借條寫明2003年2月1日還款,則2003年2月2日至2006年2月1日為訴訟時效期間。乙在此期間起訴甲要求還款受法律保護。如果在2003年2月2日至2006年2月1日,乙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委員會仲裁,但是這期間,比如2004年6月1日向甲發郵件、打電話等方式要求還款,則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後果。此時訴訟時效重新開始計算,為2004年6月2日至2007年6月1日。
如果欠條借條沒有寫明還款日期,則在債權人要求債務人還款開始,計算3年的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的中斷和前邊的例子一樣,也是重新計算3年的期間。
7. 欠條幾年內法律有效期
法律分析:
所謂欠條在法律上的有效期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欠條訴訟時效,一般來說是三年。一、如果欠條上明確有還款日期的,訴訟時效就從雙方約定的到期還款日開始計算,一般來說是三年。二、如果欠條沒約定有還款日,那債權人都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進行還款,但是不能超過法律保護的20年。以上情況不包括訴訟終止的情況。
法律依據:
依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之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依照《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第675條,對於借款期限沒有約定和約定不明確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最長不超過二十年。據此,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其訴訟時效從出借人主張返還之日的次日起開始計算滿3年。
(7)借條幾年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一)從訴訟時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條註明了還款日期,那麼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三年。
(二)如果沒有註明還款日期,則表明該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合同,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但須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在此情形下,確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實際上存在以下幾種類型:
1、債權人催告當時債務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實際上卻未履行的,訴訟時效應自催告次日起計算三年。債權人何時催告並沒有時間上的限制。
2、如果當事人協商一致,確定了一個明確的履行期限,實際上,雙方當事人變更了合同內容,將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變成了履行期限明確的債務,那麼,債務人於該期限屆滿未履行債務的,訴訟時效自該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三年。
3、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一次權利,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並有否定債權存在的意思表示,那麼,訴訟時效應從該拒絕之日的次日起計算,而不論債權人是否規定有寬限期限及該期限是否屆滿。
4、在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履行債務,債務人未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雙方約定有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屆滿時,無論債務人是否明確拒絕履行債務,只要在客觀上債務人不履行,訴訟時效應自該寬限期屆滿的次日起計算三年。
8. 借條有幾年的法律效力,幾年後就作廢了
借條如果一開始就是生效的,是一直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過了訴訟時效你可以以訴訟時效經過為由進行抗辯。
9. 借條的有效期是幾年
借條一般3年有效,借條上寫明還款時間的,則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算3年的訴訟實效期間;借條內容如果沒有寫明還款時間,訴訟時效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從出借人要求還款之日起算3年,但訴訟時效最長不超過20年。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