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票承兌行為生效後的法律效力
① 匯票的出票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匯票的出票的法律來效力是,自出票人要承擔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義務。
即出票人簽發匯票,將匯票交付收款人,並承諾於匯票到期日無條件由付款人支付匯票所載的金額給持票人的法律責任。
《票據法》
第四條 票據出票人製作票據,應當按照法定條件在票據上簽章,並按照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
本法所稱票據責任,是指票據債務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義務。
第二十六條 出票人簽發匯票後,即承擔保證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出票人在匯票得不到承兌或者付款時,應當向持票人清償本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的金額和費用。
② 承兌有何效力
(1)單純承兌的效力
單純承兌發生以下效力:
1)付款人承兌後即成為承兌人,負有於到期日絕對付款的責任。承兌人的這種義務是基於他本人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義務,而被追索人所負的義務為法定義務,因而承兌人即使未受到資金,也不得以此對抗被承兌人。我國《票據法》第44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後,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2)對持票人來講,匯票一經承兌,其票據權利便由承兌前的期待權變為現實權,於到期日前,向承兌人請求付款。承兌人到期不付款的,持票人即使是原出票人,也可以就票面金額、利息和其他支出款項,直接向承兌人進行追索。
3)對出票人和背書人而言,匯票經付款人承兌後,出票人和匯票上的所有背書人均免受期前追索。
(2)不單純承兌的效力
不單純承兌又分為一部承兌、附條件承兌與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下面分述其效力。
一部承兌。票據金額僅有一部分承兌時,一般來講,有下列效力:
1)承兌人僅對承兌部分負絕對付款的義務;未承兌部分視為拒絕承兌。
2)當票據金額僅獲一部承兌後,持票人應在承兌提示期限內作成拒絕承兌證書,向其前手或出票人就未承兌部分進行期前追索。
附條件承兌。付款人於承兌時,有時附加某種條件;有時為停止條件,如「收到貨物後付款」;有時為解除條件,如「到期日後一周內不請求付款時,承兌失效」。一般來講,附條件的承兌,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依所附條件負責。法律這樣規定的目的在於保護持票人的權益,並給之以選擇權。一方面持票人可以附條件承兌為由,行使追索權;另一方面,持票人如不願行使追索權,也可依所附條件請求付款。此時,承兌人應以所附條件負責,即在停止條件成就或解除條件不成就時,負付款責任。
我國《票據法》對附條件承兌的規定略不同。該法第43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付款人於承兌時將票據上所載事項變更而為的承兌,一般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應對其所變更的文義負責。但付款人所變更的事項如為金額時,如變更後的金額較原金額為小時,應作為一部承兌處理。
③ 承兌匯票的相關法律問題
你是職務行為,公司起訴你是沒有道理的,公司應該積極採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解決票據糾紛。
④ 關於承兌匯票的界定
界定承兌匯票的方式:由出票人簽發,約定由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匯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票據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三十八條
承兌是指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匯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票據行為。
第三十九條
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在匯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兌。
提示承兌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匯票,並要求付款人承諾付款的行為。
第十九條
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⑤ 承兌的效力
(1)單純承兌的效力
單純承兌發生以下效力:
1)付款人承兌後即成為承兌人,負有於到期日絕對付款的責任。承兌人的這種義務是基於他本人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義務,而被追索人所負的義務為法定義務,因而承兌人即使未受到資金,也不得以此對抗被承兌人。我國《票據法》第44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後,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2)對持票人來講,匯票一經承兌,其票據權利便由承兌前的期待權變為現實權,於到期日前,向承兌人請求付款。承兌人到期不付款的,持票人即使是原出票人,也可以就票面金額、利息和其他支出款項,直接向承兌人進行追索。
3)對出票人和背書人而言,匯票經付款人承兌後,出票人和匯票上的所有背書人均免受期前追索。
(2)不單純承兌的效力
不單純承兌又分為一部承兌、附條件承兌與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下面分述其效力。
一部承兌。票據金額僅有一部分承兌時,一般來講,有下列效力:
1)承兌人僅對承兌部分負絕對付款的義務;未承兌部分視為拒絕承兌。
2)當票據金額僅獲一部承兌後,持票人應在承兌提示期限內作成拒絕承兌證書,向其前手或出票人就未承兌部分進行期前追索。
附條件承兌。付款人於*兌時,有時附加某種條件;有時為停止條件,如"收到貨物後付款";有時為解除條件,如"到期日後一周內不請求付款時,承兌失效"。一般來講,附條件的承兌,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依所附條件負責。法律這樣規定的目的在於保護持票人的權益,並給之以選擇權。一方面持票人可以附條件承兌為由,行使追索權;另一方面,持票人如不願行使追索權,也可依所附條件請求付款。此時,承兌人應以所附條件負責,即在停止條件成就或解除條件不成就時,負付款責任。
我國《票據法》對附條件承兌的規定略不同。該法第43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付款人於*兌時將票據上所載事項變更而為的承兌,一般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應對其所變更的文義負責。但付款人所變更的事項如為金額時,如變更後的金額較原金額為小時,應作為一部承兌處理。
⑥ 承兌匯票有哪些法律責任
銀行承兌匯票法律責任是指法律主體違反規定,不履行義務所引起的法律後果,只要是指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責任,《票據法》規定了對偽造、變造票據等七種票據犯罪、欺詐等行為,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法律責任。
對行政法律責任,《票據法》規定了兩類行為不構成犯罪,如票據付款人故意壓票、拖延支付的,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在民事法律責任方面,《票據法》規定,因票據活動給他人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⑦ 承兌的效力如何
同城票據網為您解答:
承兌分為單純承兌與不單純承兌兩種。這兩種承兌的效力是有差異的。
(1)單純承兌的效力
單純承兌發生以下效力:
1)付款人承兌後即成為承兌人,負有於到期日絕對付款的責任。承兌人的這種義務是基於他本人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義務,而被追索人所負的義務為法定義務,因而承兌人即使未受到資金,也不得以此對抗被承兌人。我國《票據法》第44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後,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2)對持票人來講,匯票一經承兌,其票據權利便由承兌前的期待權變為現實權,於到期日前,向承兌人請求付款。承兌人到期不付款的,持票人即使是原出票人,也可以就票面金額、利息和其他支出款項,直接向承兌人進行追索。
3)對出票人和背書人而言,匯票經付款人承兌後,出票人和匯票上的所有背書人均免受期前追索。
(2)不單純承兌的效力
不單純承兌又分為一部承兌、附條件承兌與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下面分述其效力。
一部承兌。票據金額僅有一部分承兌時,一般來講,有下列效力:
1)承兌人僅對承兌部分負絕對付款的義務;未承兌部分視為拒絕承兌。
2)當票據金額僅獲一部承兌後,持票人應在承兌提示期限內作成拒絕承兌證書,向其前手或出票人就未承兌部分進行期前追索。
附條件承兌。付款人於承兌時,有時附加某種條件;有時為停止條件,如"收到貨物後付款";有時為解除條件,如"到期日後一周內不請求付款時,承兌失效"。一般來講,附條件的承兌,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依所附條件負責。法律這樣規定的目的在於保護持票人的權益,並給之以選擇權。一方面持票人可以附條件承兌為由,行使追索權;另一方面,持票人如不願行使追索權,也可依所附條件請求付款。此時,承兌人應以所附條件負責,即在停止條件成就或解除條件不成就時,負付款責任。
我國《票據法》對附條件承兌的規定略不同。該法第43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付款人於承兌時將票據上所載事項變更而為的承兌,一般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應對其所變更的文義負責。但付款人所變更的事項如為金額時,如變更後的金額較原金額為小時,應作為一部承兌處理。
⑧ 商業匯票承兌生效後具有哪四種法律效力
承兌後票據不是被收回去了嘛,法律關系結束啦,如果票據沒問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