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包和違法分包的法律責任
⑴ 掛靠,轉包和違法分包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承包人轉包項來目或將自中標項目的部分主體、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轉讓、分包無效,處轉讓、分包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勘察、設計、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監理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2、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勘察、設計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或者監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吊銷資質證書,依照上述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3、違反規定,轉包、違法分包或者允許他人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的,按照上述規定予以處罰;對於接受轉包、違法分包和用他人名義承攬工程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⑵ 如何區分違法轉包和合法分包
違法轉包和合法分包的區別如下:
1、是否承擔連帶責任的區別:
在分包中,承包人與分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在轉包中,轉包人與轉承包人不承擔連帶責任。
2、兩者所包含行為是否違法:
分包行為,只要不是分包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內容或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等違法分包行為,則在發包人同意的情況下是為法律所允許的;
而轉包行為則被法律所禁止(法律依據見《合同法》第272條、《招標投標法》第48條、《建築法》第24條的規定)。
(2)轉包和違法分包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違法分包包括:
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分包管理辦法》違法分包,是指下列行為:
1、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的;
2、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中未有約定,又未經建設單位認可,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部分建設工程交由其他單位完成的;
3、施工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分包給其他單位的;
4、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建設工程再分包的。
即:合法分包應具備四個條件:
(1)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進行分包,但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
(2)分包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條件;
(3)除總承包合同約定的分包外,其他分包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
(4)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凡違反上述條件之一的,應定為違法轉包。
⑶ 掛靠,轉包和違法分包要承擔哪些法律責
掛靠,轉包需承擔哪些法律,
⑷ 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或違法分包應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1、一旦承包人被認定為有違法分包的行為,將致使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相關的法律依據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4條之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
2、承包人在違法分包後,若工程存在質量問題,依照《建築法》第67條規定,造成損失的,則其需要與接受轉包或者接受違法分包的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承包人一旦被法院認為違法轉包、違法分包,法院可以收繳其違法所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
(4)轉包和違法分包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鑒於違法分包的行為,擾亂了建築市場的秩序,影響國家相關部門對市場的監督,且違法分包行為往往致使建設工程隱藏著極大的質量安全隱患。基於此,我國通過加強政府的處罰力度及政府這雙有形的手進行調整,直接規范建築業分包市場。
在《建築法》中第67條第1款明確規定:「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62條中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對勘察、設計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合同工程價款百分之零點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⑸ 承包單位將承包工程轉包或違法分包應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工程轉包一般不會被允許(招標文件都會規定),違法分包的前提是「違版法」,既然「違法」,那權肯定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那麼,結論就是:若工程轉包符合法律與合同條款,則「轉包」有效,法律應給於承認和保護;若是「違法」分包,則必須承受法律的懲罰,懲罰有分多種:1、停業整頓,2、降低資質,3、被處罰金,4、相關人員撤職、降低行政與技術級別,5、相關期限內不得從事多少范圍內的事務,等等,還有不少。總之,若有違法,必定也會違規,所以行政處罰也會接踵而來。
⑹ 什麼是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及其區別
違法轉包:
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後,又將其承包的工程建設任務轉讓給第三人,轉讓人退出現場承包關系,受讓人成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的違法行為。
非法轉包:
承包單位承包建設工程後不履行合同約定,直接將全部工程轉包出去或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別人。
二者區別:
1、在分包中,承包人與分包人承擔連帶責任,在轉包中,轉包人與轉承包人不承擔連帶責任;
2、分包行為,只要不是分包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內容或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等違法分包行為,則在發包人同意的情況下是為法律所允許的,而轉包行為則被法律所禁止(法律依據見《合同法》第272條、《招標投標法》第48條、《建築法》第24條的規定)。
3、主體不同:轉包發生在總承包人和轉承包人之間;分包則發生在總承包人與分包人之間。
4、對象不同:轉包的對象是施工合同的全部工程;而分包僅指主體工程外的分部分項工程,是發包合同中一部分。
5、合同效力不同:轉包屬於法律法規所明確禁止的無效行為;違法分包為法律所禁止,而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中明確有約定了可以分包或者經建設單位認可的分包屬合法行為。由於建設工程項目轉包是法律絕對禁止的,因此存在轉包情形的建設施工合同無效。但存在違法分包情形並不直接導致建設施工合同無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雖然建設工程發包人將工程項目發包給超越資質等級的承包人,屬於違法分包導致建設施工合同無效的情形,但只要承包人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前取得相應的資質等級,當事人請求按照無效合同處理的,不予支持。由此可知,違法分包並不直接導致建設施工合同無效。
(6)轉包和違法分包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轉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後,又將其承包的工程建設任務轉讓給第三人,轉讓人退出現場承包關系,受讓人成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由於轉包容易使不具有相應資質的承包者進行工程建設,以致造成工程質量低下、建設市場混亂,所以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均作了禁止轉包的規定。
⑺ 違法分包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承包人轉包項目或將中標項目的部分主體、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的,或者專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轉讓屬、分包無效,處轉讓、分包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勘察、設計、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監理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2、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勘察、設計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或者監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吊銷資質證書,依照上述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3、違反規定,轉包、違法分包或者允許他人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的,按照上述規定予以處罰;對於接受轉包、違法分包和用他人名義承攬工程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⑻ 合同糾紛中非法轉包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您好,《建築法》第26條規定,「承包建築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公司超越本公司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公司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公司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公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轉包的法律處理原則司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公司的名義承攬工程。」
《建築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國務院頒布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25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禁止施工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其他施工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施工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名義承攬工程。」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第六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對勘察、設計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零點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工程監理單位轉讓工程監理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合同約定的監理酬金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可以看出,我國法律法規的轉包行為不僅嚴令禁止,而且規定了比較嚴厲的處罰措施。建設部《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第3條、第16條規定,「建築業企業……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塗改、偽造、出借、轉讓《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不得非法扣壓、沒收《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該《解釋》第四條同時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很顯然,法律、法規,包括規章、司法解釋均對工程掛靠行為做了禁止性規定及否定性評價。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