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機詐騙法律責任分析
① 如何防範利用ATM機詐騙
您好,ATM詐騙是一種最常見的詐騙方式。
有的不法分子會在一旁窺視,當客戶將要退卡時,轉移客戶注意力,趁機將客戶的銀行卡掉包。還有的不法分子會在ATM機上做手腳,比如封堵出鈔口,製造不能出鈔的假象,待取款人離開後再把錢取出;或者在ATM的插卡口加裝帶有讀卡器的模擬卡槽,同時在密碼鍵盤的防護罩上加裝攝像頭,以此獲得客戶的銀行卡信息和密碼;再或者在ATM旁邊張貼假冒的「故障提示」,假「故障提示」中有誘導客戶將資金轉移到指定賬戶之類的詐騙內容。還有的不法分子直接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利用「中獎」或「銀行卡有故障」之類的言辭,誘騙客戶留下銀行卡信息或按其指定的方式在ATM上操作。
如果您在取款時遇到了以上情形之中的任何一種,您都應該提高警惕。發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與銀行聯系,防止造成您的資金損失。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具有申請簡便、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並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手機端點擊下方,立即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② ATM犯罪將受到什麼樣的法律制裁
什麼ATM犯罪?盜竊ATM機?涉嫌盜竊罪,其中盜竊金融機構是加重情節。
③ 儲戶遭遇取款機詐騙銀行如何承擔責任
首先,如何正確看待借記卡?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與其他類型的合同不同,在儲蓄存款合同中,債權人一般持有支取存款的存單、存摺、信用卡、借記卡等證明存款的憑證及密碼,我國合同法並沒有明文設立儲蓄合同,因此,儲蓄合同屬於合同法上的無名合同。對無名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應當參照有名合同及日常生活經驗來確定。原告石先生在被告新田信用聯社申請領取了借記卡,原、被告之間已形成了儲蓄合同關系,雙方均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其次,如何看待銀行的附隨義務?附隨義務是從誠實信用原則中產生的一項義務,是指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並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承擔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合同法用了通知、協助、保密等,以個別列舉的方式指出了附隨義務的幾種表現形式,但是基於合同的類型以及具體合同發展階段的不同,法律無法全部列舉附隨義務的范圍以及形式,故需要法官在審判實踐中結合具體個案確定。實踐中,債務人的拒付以及存款被冒領等合同責任產生的根源,往往是違反附隨義務造成的,根據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及日常交易習慣,儲蓄合同的主要義務是給付義務。對儲戶而言,向銀行交付一定的金錢後憑銀行頒發的存單或銀行卡即可通過向銀行一方主張自己的債權而自由取款;從銀行一方而言,給付義務則主要表現在向儲戶及時支付相應款項,付款地點包括通過營業櫃台或通過ATM機現金支付。銀行在履行主給付的同時,還應履行相應的附隨義務。銀行作為經營存、貸款業務的專業金融機構,在其營業場所負有保障儲戶存、取款安全的附隨義務。銀行為方便、快捷地為儲戶提供服務所設立的ATM機,也屬於銀行的營業網點。對儲戶到ATM機上取款,銀行亦應當負有保障客戶取款安全的義務。這是銀行一方履行儲蓄合同主要義務即付款義務時應同時履行的附隨義務,也是保障交易安全的內在要求。
④ 我很困惑,說一男子看到別人遺留在atm機上的銀行卡,就猛的取錢,後被判了詐騙罪,為什麼
如果是你的卡取款後忘在了ATM機上,有人取了錢,你會如何想呢。現在,我們中間有很多卡盲,取了錢就以為沒事了,再有個經不住誘惑的,你說怨誰呢。我們這前些天ATM上還出個「長款」,還來是有人取錢,沒到ATM出錢,他出去接電話了,結果錢出來了,沒人拿,ATM把錢又收回去了,卡自然也吞了,還好,沒什麼經濟損失,銀行把錢又存到他卡上了。
我就見過一個取別人錢的小姑娘,在一個農村的營業所。她之前是個四五十歲的鄉下人,辦了「惠農卡」(專門對農村開辦的),並申請了3萬的惠農貸款,貸款進帳後,他想先取4000用。他正在取時,小姑娘來了,急著取錢,在旁邊等,他一看有人在等,取了4000就走了。小姑娘一看,先查了下余額:26000元,就開始取錢了,看著她一臉慌張地等錢出來,左顧右盼,神情緊張,可能是她只用4000,也可能是怕被人看見,取了4000就走了,她也沒取卡,因為不是她的。等那個人到銀行找卡時,我們一看監控,才知道,他的卡被人盜走了4000元,看著她神情緊張地等錢,我一直在想,有必要這樣嗎。
說到錢的誘惑,想像一下,銀行櫃台的營業員,每天要面對多少錢啊。
如果有人走時忘了鎖門,別人進去拿了東西,這與ATM上別人把卡忘了取,有人取走了錢,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吧。
⑤ 陳景雷詐騙案,請懂法律的給我分析一下案情定性
您好,具體案情你沒寫出來沒辦法給你看,而且詐騙案件只要數額達到立案標準是可以讓公安機關調查的,必要的時候移送司法機構和法院起訴判刑處理,依法從嚴打擊詐騙犯罪
⑥ 銀行詐騙的法律定義是什麼
隨著持卡人群體的迅速擴大,一些唯利是圖的詐騙分子開始盯上銀行卡,銀行卡案件糾紛急劇增加。各種各樣的利用銀行卡詐騙行為頻繁發生。
大眾方式
虛構退稅信息。
虛構親人、朋友發生車禍的求助信息。
虛構事主身份信息泄露,並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高額欠費,誘騙事主轉賬存款到指定賬戶,以消除不良記錄。
虛構事主身份信息被人冒用,銀行存款安全將受到威脅,誘騙事主轉賬存款到所謂的「安全賬戶」。
虛構事主的賬戶被不法分子利用洗黑錢,誘騙其將資金轉入所謂「警方賬戶」,作資金凍結。
虛構信用卡透支信息。
最新方式
部分不法分子為了騙取持卡人信任,將個人手機號碼呼叫轉移至銀行客戶服務專線,待持卡人放鬆警惕後則回撥持卡人電話套取事主信用卡的個人信息。在進行此類詐騙時,嫌疑人一般使用兩種方法誘使持卡人撥打其已經進行過呼叫轉移的電話號碼:一是將該號碼偽裝成「求助電話」張貼於銀行的自助服務區,並人為製造ATM機故障;二是向信用卡用戶發送詐騙簡訊誤導持卡人回撥。
另外兩種詐騙手段均以事先掌握大量個人信息為前提,嫌疑人往往會通過非法手段購買或盜取這些身份信息,隨後從中任意選擇某個人,通過客服電話進行信用卡掛失,若剛好此人確為該銀行信用卡客戶,嫌疑人就會要求銀行郵寄一張新的信用卡到其提供的地址,然後再用此卡進行惡意透支;或者嫌疑人以信用卡中心的名義向持卡人寄送《催繳通知函》、《緊急通知函》和《公安報案警告函》等偽造的銀行文件,稱「客戶信用卡已透支消費,要求速到銀行網點或郵局劃撥繳款,如有疑問請撥打函件上聯系電話」,進而再通過電話誘導持卡人泄露個人信用卡相關信息實施詐騙。
⑦ (別講理 用法律來說話)自動提款機被人動手腳被詐騙造成的損失 銀行有沒有責任
銀行卡遭克隆存款被盜儲戶起訴銀行一審勝訴
2009-08-28 張貝 黃 劼
■林勁標 張 貝本報記者 黃 劼
廣東省珠海市市民王先生在ATM機取款時,儲蓄卡被不法分子克隆,之後其卡內25467元存款不翼而飛。他在多次向銀行索賠無果後,將銀行訴至法院。近日,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一審判令銀行承擔全部責任。 ●訴訟案由
2005年12月21日,王先生在珠海市某銀行口岸支行開了一個活期儲蓄賬戶,並在第二年辦理了同賬戶的銀行卡。2008年12月24日,王先生在銀行的 ATM機取了錢,卡內余額為25957.94元。同年12月31日,王先生再用該卡取錢時,發現卡內余額只剩490.94元。王先生立即去銀行查詢,銀行的網路系統交易記錄顯示,在王先生12月24日取款後不足半小時內,其賬戶在該銀行廣州分行的ATM機上被人兩次分別取走2500元和1500元,並分別收取異地取款手續費12.5元和7.5元;一個多小時後,該卡又在廣州某公司被刷卡消費21447元。
王先生和銀行都向公安機關報了案,案件一直沒有被偵破。公安機關調查發現,原來2008年12月23日19時20分左右,不法分子在王先生取款的銀行ATM機插口處安裝了讀卡器和攝像裝置,用於盜取持卡人銀行卡磁條內信息和密碼。
此後,王先生多次要求銀行兌付存款本息未果,遂將銀行訴至法院。 ●法院判決
庭審中王先生認為,雙方形成了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銀行有義務保障存款的安全和自由支取存款。銀行辯稱,王先生在取款過程中未能採取遮擋的方式輸入密碼,導致銀行卡密碼被不法分子安裝的攝像裝置拍下,其個人應對損失承擔一定的責任。
法院審理後認為,原被告雙方形成合法有效的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銀行卡是雙方儲蓄存款合同的憑證,該憑證是由被告向原告出具,所以被告須對其出具的銀行卡具有識別能力,但被告實際對自己出具的銀行卡沒有能力鑒別真偽。本案中,作為儲蓄合同憑證的真銀行卡沒有用於交易,故不能視作被告與原告成就交易,被告須賠償原告的全部損失。據此,8月7日,法院一審判令銀行向王先生支付存款本金25467元及利息。銀行對此判決不服,已提起上訴。 ●法官說法
該案中,王先生在用銀行卡取款過程中未採取遮擋方式輸入密碼,是否也要承擔一定責任?香洲區法院民二庭聶法官認為,ATM機所在地點是銀行的營業場所,銀行有義務保障王先生在使用銀行卡密碼時,密碼不被非法竊取。但銀行的保安系統在犯罪嫌疑人實施安裝行為到王先生次日取款,長達10個多小時的時間內沒有覺察。而王先生只是在一個較短時間里通過ATM機取款,沒有義務檢查銀行的營業場所是否存在竊取密碼的微型攝像裝置。因此,王先生對密碼的泄露不存在過錯,無須對本案所涉損失承擔責任。
據了解,近年來,克隆存摺、銀行卡案時有出現。曾代理過此類案件的廣東達聲律師事務所律師蘇用和認為,香洲區法院的這一判例對以後同類案件的審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銀行對ATM機負有監管責任,銀行卡和密碼是取款的兩個必備條件,且銀行卡是先決條件,銀行有辨別銀行卡真偽的責任。如果不法分子拿假銀行卡來取錢,銀行若能辨別出這張卡是假的,即使其知道密碼,也不可能取走錢。
⑧ 在atm機上詐騙未成要不要判行
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屬於詐騙未遂的情形,如果數額較大的,涉嫌詐騙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⑨ 我朋友涉嫌詐騙,曾經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讓我用我的銀行卡給他取款轉賬。這種情況我需要付法律責任嗎具
我朋友給我了幾百塊錢,說用我銀行卡走流水,後來他涉嫌詐騙,我當時不知道他詐騙。我會判刑嗎?
⑩ 我在ATM機上檢到一張銀行卡,我取了8500元錢,被警察以涉嫌經濟詐騙帶走,後被取保候審,我還會坐牢嗎
信用卡詐騙罪:
法律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
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刑法關於盜竊罪的規定處罰。
但是刑法中另有規定,關於數額較大定性為5000元,即你盜取了8500為信用卡詐騙罪
取保候審是因為你的危害相對比較小,暫時把你放出來,但仍在警察的監控范圍內,要不要坐牢是要看法院來審判的
從你的情況看,定罪是在所難免的,不過情節輕微的話,有可能會判出緩刑,緩刑是不用坐牢的,緩刑期間千萬不能再犯事,要不仍然會進去。
好好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