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多樣性和綜合性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的特徵

多樣性和綜合性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1-12-09 11:56:30

⑴ 急求:2010年和2011年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基礎與聯考綜合的真題及答案呢

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基礎課試題參考答案(2010年)
刑法學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B 2、 A 3.、C 4、 D 5、C
二、多項選擇題
21.、ABC 22、 BCD 23 、ABCD 24 、ABCD 25 、AC
三、簡答題
26.【答案要點】
防衛過當,指正當防衛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其成立要件:
1起因條件: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
2時間條件: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
3對象條件: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
4主觀條件:防衛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保護合法權利免受不法侵害;
5限度條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
27. 【答案要點】
1犯罪行為多樣性;
2犯罪組織嚴密性;
3犯罪手段強制性;
4犯罪活動區域性;
5社會危害嚴重性。

四、辨析題
28. 【答案要點】
這一說法是不完全准確的。
首先,不同的行為主體實施同樣的行為,可能有些構成犯罪,有些不構成犯罪,有些構成其它的罪名;
其次,行為主體在不同的主觀狀態下實施同樣的行為,可能構成不同的罪名,也可能不構成犯罪;
最後,行為主體在實施了其他行為的情況下,比如其他重罪,就有可能以較重的罪名處罰。
五、法條分析題
29. 【答案要點】
1 試說明犯罪集團的成立要件;
所謂犯罪集團,又稱特殊共同犯罪、有組織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
犯罪集團的成立,必須具有四個方面的條件:
(1)犯罪主體必須是三人以上。
(2)犯罪組織成立的目的在於實施犯罪。
(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組織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4)犯罪分子之間相互糾合體現出一定的組織性。
2主犯和首要分子的區別
根據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包括兩類:一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團的首要犯罪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對共同犯罪的形成、實施與完成起決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這里需要區分的是主犯與首要分子的關系,根據刑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首要分子分為兩類:一是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二是聚眾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但犯罪集團中的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因為在犯罪集團中,除了首要分子是主犯以外,其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是主犯。在聚眾犯罪構成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原則上也可以認定其中的首要分子是主犯。但在聚眾犯罪並不構成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如刑法規定只處罰首要分子,而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時),不存在主犯、從犯之分,其中的首要分子當然無所謂主犯。
六、案例分析題
30. 【答案要點】
(1)「事實一」中高某的行為應如何定罪處罰?為什麼?
高某的行為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其在拐賣過程中強奸顧某又強迫其賣淫的行為不單獨構成強奸罪和強迫賣淫罪,而構成拐賣婦女罪的情節加重犯。高某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兒的行為構成拐賣兒童罪,導致其中一名嬰兒死亡的行為構成了拐賣兒童罪的結果加重犯。
(2)「事實二」中高某的行為應如何定罪處罰?為什麼?
高某的行為構成行賄罪。高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任某財物,其行為構成行賄罪。高某主動交代向任某送錢的事實構成特別自首,對於其行賄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事實二」中任某的行為應如何定罪處罰?為什麼?
任某的行為構成受賄罪。任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高某的財務,為高某謀取利益,構成受賄罪。
民法學參考答案
八、多項選擇題
51、AC 53、 BCD 54 、CD 55、 ABCD
九、簡答題
56. 【答案要點】
1 、行為人合格
2 、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
3、行為內容合法
4 、行為形式合法

57. 【答案要點】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3、泄露或者不正當使用在合同訂立過程中知悉的對方商業秘密;
4、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十、辨析題
58. 【答案要點】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這道題的考察的知識點主要是子女和父母的繼承和贍養關系。
根據我國民法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不能因女兒出嫁而不履行這項義務;同樣,女兒作為繼承法中第一順序繼承人,與兒子享有同樣的繼承權不能因為出嫁而剝奪這項權利。

十一、法條分析題
59. 【答案要點】
保證的特徵:
1、保證是第三人提供的擔保方式
2、保證是保證人以信用作為擔保的方式
3、保證具有從屬性,補充性,相對獨立性和明確目的性
設定條件:
1 、保證人符合法定條件
2、保證人與債權人達成合意且意思表示真實
3、須主合同合法有效
4、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
保證的效力:
1、在保證人與債權人之間,債權人在履行期限屆至時,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而保證人則享有主債務人享有的一切抗辯權
2、在保證人與主債務人之間,保證人在承擔責任後,有權向主債務人追償

十二、案例分析題
60. 【答案要點】
1、 乙有優先購買權,因為根據我國民法規定出租人出賣出租物,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
2、丙沒有優先購買權,因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沒有優先購買權
3、經抵押權人丙同意可以購得此房,但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丙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但丁同意替甲清償債務以消滅抵押權,雖然沒有經丙同意亦可購得此房

綜合課主觀題答案
簡答題:
1法律規則的構成。
答:任何法律規則均有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三個部分組成。
假定(條件),指法律規則中有關適用該規則的條件和情況的部分,即法律規則在什麼時間、空間對什麼人適用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對人的行為有約束力的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1)法律規則的適用條件;(2)行為主體的行為條件。
行為模式,指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如何具體行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根據行為要求的內容和性質不同,法律規則中的行為模式分為三種:(1)可為模式;(2)應為模式;(3)勿為模式。
法律後果,指法律規則中規定的人們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為模式的行為時應承擔相應的結果的部分。根據人們對行為模式所作出的實際行為的不同,法律後果分為兩種:(1)合法後果;(2)違法後果。
2.簡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有關規定和意義。
(1)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也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它隸屬於全國人大,必須服從全國人大的領導和監督,向全國人大負責並報告工作。
(2)任期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委員和秘書長組成,委員長和副委員長連任不得超過兩屆。該處體現出國家機關組成人員的任期限制,對於防止世襲制度,對於提升權力機關的人員更替和良性循環有著積極意義。
(3)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實行專職制,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此處表現出我國國家機關的民主集中制度和分工制約原則。對於防止權力過分集中;加強權力分工,提高工作效率有著積極作用和意義。
(4)憲法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應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人員。此規定表現出我國國家機構的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的利益的設置和安排,既保障形式上平等,也充分考慮少數民族人口數較少的現實國情,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應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人員。
3.簡述清末的領事裁判權制度?
案例分析
國家公務員甲因為嫉恨同事乙,然後將乙打傷,他們單位給了他行政處分,法院認為他的行為構成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並賠償乙醫療費。
入獄以後甲接受電視台的采訪,表示要悔過自新。
1. 以上案例體現了哪些法律責任
答:法律責任共分為四種: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違憲責任。在這個案例中主要體現了以下兩種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案例中法院判處公務員甲有期徒刑一年屬於刑事責任。
(2)民事責任,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案例中法院判決公務員甲賠償乙醫療費屬於民事賠償。
(3)行政責任,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單位給予公務員甲行政處分屬於行政責任的一種,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 以上案例體現了法律的哪些規范作用。
答:法律的規范作用主要有以下五種:指引作用,評價作用,預測作用,教育作用,強製作用。案例中主要體現了以下三種:
(1)評價作用,指法作為人們對他人行為的評價標准所起的作用。案例中單位對甲進行行政處分,法院認定甲成立犯罪都體現了法的評價作用。
(2)教育作用,指通過法律的實施,使法律對一般人的行為產生影響。既包括正面教育也包括反面教育。案例中的甲某在接受電視台的采訪時,表示要悔過自新充分體現了法律的教育作用。
(3)強製作用,指可以用來制裁、強制、約束違法犯罪行為。案例中單位對甲某進行行政處分,法院認定甲成立犯罪,並賠償被害人損失體現了法的強製作用。
公安局在一次掃黃打非中抓獲了一批賣淫嫖娼的人員。為了擴大警示教育作用,公安局一一宣讀了涉案人員的姓名,住址和處罰決定。然後遊街示眾,有餘千人圍觀。有專家認為該縣公安局的做法是違憲行為,公安局認為他們是照章辦事。
1. 該縣的公安局做法是否合法,請說明理由。
該縣公安局的行為不合法。該縣公安局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採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人格尊嚴權,1982年第一次寫入憲法,人格尊嚴是與人身有密切關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人格尊嚴的法律確認表現為作為人應該具有的人格權。
上述賣淫嫖娼人員確有違法行為,但對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已經給予了責任人員相應的責任追究,再已經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情況下,再行將其遊街示眾,屬於對於其人格上的羞辱,侵犯了其人格尊嚴權。
2、 公安機關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作為國家機關的一員,公安機關在行使職權,執行公務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法治原則。法治原則要求國家機關在其組織和活動中都要依法辦事,不以個別領導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也不能以政策代替法律。法治原則主要表現為:第一,國家機關的設立和活動都有法可依。第二,國家機關作出決定、命令、裁判等工作的程序必須符合法律的要求,符合法律規范。第三,任何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國家機關的行為,必須予以糾正。公安機關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允許公安機關可以對相對人遊街示眾,意味著公安機關超越職權行使了權力。
2、人權保障原則。2004年,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代表國家價值觀的變化,從以國家權力為核心,轉向以人權為核心;國家尊重人權,意味著國家承擔不得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義務,意味著我國的政治文化也演變成國家有可能侵犯人權,國家不得侵犯人權成為國家機構行使權力的基本規則。作為國家機關的一員中,公安機關在行使職權時,需要時刻克制自己權力行使的界限,不得侵犯相對人的基本權利。
3、 責任制原則
我國《憲法》第27條規定了國家機關實行工作責任制的原則。責任制原則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其決定、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所產生的結果,都必須承擔責任。本案中,公安機關違法行使了職權,應該追究相應機關和人員的責任。公民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保護自己的權利,監督政府。
材料分析,15分
唐律疏議規定: 「 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 」 是所謂舉重以明輕,舉輕以明重原則。 這句話實際上是有關刑罰適用的總則性規定,具體說來就是刑罰適用上的「類推原則」。其含義為:對法無明文規定的犯罪,凡應減輕處罰的,則列舉重罰處罰的規定,比照從輕處斷。凡應加重處刑的犯罪,則列舉輕罰處刑的規定,比照從重處斷。
1.這條規定體現了唐律的什麼刑法原則。
2.在司法實踐中他怎麼運用。
3.他這樣規定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請論述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保障作用。
答:(1)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保障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
(2)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保障公平正義標準的實現,協調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實現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
(3)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為誠信友愛的實現提供製度保障。誠信友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之一。
(4)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為維護社會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秩序是社會的基礎價值之一,任何社會都需要安定和秩序,沒有安定和秩序,社會共同體就無法存在,更無法正常運轉,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秩序顯得尤為重要。
(5)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為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提供製度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法制建設能保障這一目標的實現。

⑵ 旅遊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旅遊文化其特徵是旅遊行為的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延展性、景觀意態的趣味性、旅遊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滿足遊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規定性,促使旅遊業必須具有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形態。

相關介紹:

任何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的產生、發展和完善,都是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文化發展到相當水平的結果。隨著旅遊業在經濟領域中地位的不斷提高,它對社會文化發展的需求和依賴也越加明顯。

(2)多樣性和綜合性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的特徵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990年10月召開的首屆中國旅遊文化學術研討會提出:「旅遊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遊諸要素為依託,作用於旅遊生活過程中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是人類在旅遊過程中(一般包括旅遊、住宿、飲食、游覽、娛樂、購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

主體說與客體說都是從旅遊的基本要素出發界定旅遊文化的。客體說是產生旅遊文化的基礎,但僅有這個基礎還不能揭示旅遊文化的本質內容。與之相比,主體說明確指出旅遊文化與旅遊客體之間的包含關系,這是認識上的一大進步。總和說開始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旅遊文化

⑶ 旅遊法規的表現形式和特徵

你們復的書應該和我的不一樣制吧~我的書上說呢旅遊法律責任的特徵,沒有寫旅遊法規的特徵
1,旅遊法律責任是一種強制性的法律責任
2,旅遊法律責任是一種綜合性的法律責任
3,追究旅遊法律責任的機關具有多樣性.

不過應該差不多~它是在第一章介紹旅遊法規說的~
至於表現形式就沒呢~

⑷ 旅遊資源多樣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對於旅遊開發有何意義旅遊資源的永續性和不可再生性,對於旅開發有何意義

可以讓顧客自由的選擇要去哪裡

⑸ 中國旅遊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①多樣性 中國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具備各種功能。中國擁有類型多樣、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風景地貌景觀,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從海平面以下155米處的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撥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絕對高差達9003米。中國不僅有緯向地帶性的多樣氣候帶變化,還有鮮明的立體氣候效應,尤其在橫斷山脈地區,即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國不論南北東西都有繁花似錦的美景,不僅有類型多樣的海濱、山地、高原、高緯度地區的避暑勝地,而且還有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閑度假勝地海南島。多樣的風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氣候資源,為生物界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棲息環境,使自然景觀更加多姿多彩。
不論是從旅遊資源供給的角度還是從旅遊消費的角度看,中國擁有世界旅遊活動的各種資源和要素,可以開發成為適合現代旅遊趨勢的各種旅遊產品。很少有像中國這樣的國傢具有如此多樣和復雜的旅遊資源系統,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的國土遼闊,地質復雜,氣候多樣,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歷史悠久、文明發達有關。資源種類的豐富度和多樣性是中國旅遊資源的一大重要特徵。
②豐厚性 中國旅遊資源不僅種類多樣,而且每種資源的積淀豐厚,擁有各種規模、年代、形態、規制、品類的資源特徵。不論是古代建築、古城遺址、帝都王陵、禪林道觀、園林藝術、民俗風情,還是自然山水風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勝數,其資源之豐厚足以位於世界各國前列。以花崗岩山景為例,既有節理發育又經風雨剝蝕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稱的黃山;也有因斷層發育使巨大花崗岩體突兀凌空,以險稱絕的華山;還有因花崗岩主峰特性而導致球狀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異的各種小尺度的風景地貌散見各地。
③古老性 中國是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流傳至今的寶貴遺產構成了極為珍貴的旅遊資源,其中許多資源以歷史久遠、文化古老、底蘊深厚而著稱。古老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數不勝數,遍及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雲南開遠小龍潭的古猿化石分屬於森林古猿和臘瑪古猿;雲南祿豐石灰壩發現的古猿化石,據測定距今有800萬年歷史。在眾多的古人類遺存中,以元謀人歷史最早(距今170萬年),周口店龍骨山的古人類遺物最豐富,龍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頭蓋骨最完整。中國旅遊資源的古老性還表現在,遠在數千年之前,中國的先人就開發和發明了一系列的工藝藝術、宏大建築,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安陽殷墟、咸陽秦城、京杭運河、萬里長城、秦兵馬俑坑等,無不以古稱勝。
④奇特性 中國擁有數不盡的特有旅遊資源。在自然奇觀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會,洱源的萬鳥朝山的鳥吊山奇景,能發出不同音符鳴叫的峨眉彈琴蛙,每屆中秋的錢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熱爆炸泉,吉林松花江邊的霧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豐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和銅車馬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已建成的兵馬俑博物館每年吸引上百萬遊人。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完整女屍和大量帛書,江陵鳳凰山漢墓保存完好的男屍,滿城陵山漢墓的金縷玉衣,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城和眾多古跡,徐州的漢墓,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遊者回溯歷史的最佳場所。

⑹ 旅遊行業三大特點是什麼

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與其他產業不同,旅遊產業不是一個單一產業,而是一個產業群,由多種產業組成,具有多樣性和分散性,旅遊業包括景點經營、旅行社和旅館服務業、餐飲服務業、交通業、娛樂業和其他許許多多的經營行業。這些行業同時也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因此旅遊業的概念和范圍存在模糊性和不確定性。

(6)多樣性和綜合性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的特徵擴展閱讀:

一、組成要素

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二、基本特徵

(1)旅遊業的依賴性。

(2)旅遊業的綜合性。

(3)旅遊業的脆弱性。

(4)旅遊業的波動性。

(5)旅遊業的季節性。

(6)旅遊業的帶動性。

(7)旅遊業的涉外性。

(8)旅遊業是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⑺ 旅遊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旅遊具有以下特徵:

(1)異地性。旅遊是在異地的暫時性的生活方式,不能離開居住地到目的地永久居住。但可以住多久,他並未說明,也未提出具體的劃分標准。不過定義中已包含了這層意思,這樣就可把平時在自己居住地方的日常生活區別開了。

(2)業余性。提出了旅遊的業余性這一特點。業余性就是許多國家學者講的閑暇性。這種提法,從主觀目的上是想把為業務目的旅行、考察活動摒棄於旅遊之外,但是為科學目的的考察,不論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種旅遊項目。因為旅遊目的之一就是「求知」,既包括業余性的求知,也包括業務范圍內的旅遊求知活動。因此,對旅遊的業余性規定大體是正確的,但在實際中又難以區分。特別是在我國,利用開會、出差旅遊的人很多。據統計,到北京來旅遊的人,41%是會務旅遊者。外國利用國際會議旅遊的人也很多,如1985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會議有274個,英國倫敦238個,比利時布魯塞爾219個,瑞士日內瓦212個。這些參加國際會議的人,既是為了某一專業目的而去的會務者,也是一個利用會議參加旅遊活動的游覽者。英、法、比等國家正是利用這種方式,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旅遊收入。如1985年巴黎舉行國際會議收入70億法郎,其中30億法郎為專題會議收入。

(3)享受性。旅遊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獲得基本滿足後出現的一種追享欲求。有一位社會學家說,旅遊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遊者心理的共性。旅遊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快樂。

(4)知識性。旅遊給大家帶來很多見識,增進了對各地的了解,豐富了人文知識。這才是旅遊的真諦!

(5)休閑性。目前高速運轉的生活工作頻率,使人越來越感到生活壓力過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日放鬆自己,到海濱城市享受陽光、沙灘、大海、藍天和白雲。

熱點內容
高郵陽光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9 05:42:10 瀏覽:321
開除員工按勞動法怎麼賠償 發布:2025-09-19 05:35:24 瀏覽:828
2016年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5-09-19 05:02:28 瀏覽:268
法治與法治課 發布:2025-09-19 05:01:03 瀏覽:474
員工量化處罰與勞動法 發布:2025-09-19 04:53:13 瀏覽:696
法官入額筆試真題 發布:2025-09-19 04:52:38 瀏覽:799
司法權政府 發布:2025-09-19 04:46:41 瀏覽:213
司法考試制度改革 發布:2025-09-19 04:41:20 瀏覽:773
論述民法的性質論述題 發布:2025-09-19 04:31:49 瀏覽:271
復旦法學評論 發布:2025-09-19 04:13:34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