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法第九章法律責任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一共有多少章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共10章112條 。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旅遊者專
第三章 旅遊規劃和促進
第四章屬 旅遊經營
第五章 旅遊服務合同
第六章 旅遊安全
第七章 旅遊監督管理
第八章 旅遊糾紛處理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十章 附則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中與警告處罰有關的條例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九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業務,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並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
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九十六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為出境或者入境團隊旅遊安排領隊或者導游全程陪同的;
(二)安排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的人員提供導游或者領隊服務的;
(三)未向臨時聘用的導游支付導游服務費用的;
(四)要求導游墊付或者向導游收取費用的。
第九十七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
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
下罰款:
(一)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的;
(二)向不合格的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的;
(三)未按照規定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的。
第九十八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30萬元以上的,並處
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沒收違法所得,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
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九十九條 旅行社未履行本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報告義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處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停業整頓;造成旅遊者滯留等嚴重後果的,吊銷旅行
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一)在旅遊行程中擅自變更旅遊行程安排,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的;
(二)拒絕履行合同的;
(三)未徵得旅遊者書面同意,委託其他旅行社履行包價旅遊合同的。
第一百零一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安排旅遊者參觀或者參與違反我國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項目或者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
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
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從事導游、領隊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向旅遊者索取小費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退還,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導游證、領隊證的導游、領隊和受到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處罰的旅行社的有關管理人員,自處罰之日起未逾3年的,不得重新申請導游證、領隊證或者從事旅行社業務。
第一百零四條 旅遊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予或者收受賄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並由旅遊主管部門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一百零五條 景區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開放條件而接待旅遊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符合開放條件,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景區在旅遊者數量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未依照本法規定公告或者未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未及時採取疏導、分流等措施,或者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旅遊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6個月。
第一百零六條 景區違反本法規定,擅自提高門票或者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或者有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七條 旅遊經營者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八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的旅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一百零九條 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一百一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
C. 如何理解巜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九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九十七條
【釋義】本條是關於旅行社違反本法第三十二條虛假宣傳和誤導旅遊者、第二十四條向不合格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第五十六條未按照規定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的法律責任規定
一、執法主體
本條規定的執法主體為「旅遊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應作如下理解:一是根據《旅行社條例》第五十三條「旅行社向旅遊者提供的旅遊服務信息含有虛假內容或者作虛假宣傳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處罰」的規定,可以理解為是對本法的具體規定。除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處罰應由旅遊主管部門作出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該依照本條規定對「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二是根據《旅行社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旅行社投保責任保險、向合格供應商訂購商品和服務的規定,旅遊主管部門對旅行社的這兩種違法行為具有執法權。
二、違法行為
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包括以下三種:
(一)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
旅行社虛假宣傳的階段主要是在包價旅遊等合同的訂立前,目的是促成旅遊者與其交易。旅行社從業人員在旅遊行程中通過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進行再次消費的行為,也包括在內。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的判斷標准:一是只要旅行社編造事實,虛假宣傳,或者雖沒有編造事實,但隱瞞重要事實,使用含糊的語言,達到了引人誤解的程度,均構成違法行為。二是依法律、立法本意及通常理解困難時,應根據旅遊者的一般理解為標准,而不是根據旅行社的理解。合同法第四十一條也有類似規定,即「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如實踐中,旅行社在包價旅遊合同中列明許多景點,但實際上有些景點只是路過,因未提前向旅遊者明確告知,造成旅遊者誤以為是游覽項目。
(二)向不合格的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
本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旅行社組織旅遊活動應當向合格的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因此,判斷該違法行為的重點是供應商是否合格,具體參照第三十四條的解讀。
(三)未按照規定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
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家根據旅遊活動的風險程度,對旅行社、住宿、旅遊交通以及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高風險旅遊項目等經營者實施責任保險制度。」《旅行社條例》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旅行社應當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第三十九條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國家旅遊局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制定的《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第四條和第十八條還對旅行社投保責任保險的范圍、限額等作出了規定。旅行社沒有按照規定投保,包括沒有投保、沒有足額投保、投保范圍不符合規定等情形。
三、法律責任
首先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機關部門責令旅行社改正相關違法行為,其次給予行政處罰。
1.對旅行社的行政處罰。根據情節輕重分為兩檔。第一檔,根據違法所得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處罰:一是有違法所得,且違法所得在五萬元以下的,沒收違法所得,同時處以罰款,罰款的幅度為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由旅遊主管部門根據情節裁量。二是違法所得在五萬元以上的,在沒收違法所得的同時,處以罰款,罰款的幅度為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第二檔,情節嚴重的,再根據情節,適用以下兩種不同種類的處罰:一是情節稍輕的,責令停業整頓;二是情節很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2.對違法旅行社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處罰,只有一檔,即處以罰款,罰款的幅度為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由作出處罰的部門根據情節裁量。
D. 旅遊法律責任包括哪幾種
我國是以憲法為最高法律的國家,憲法所規定了人們的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新課:
法律責任概述
(一)法律責任: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二)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法律責任方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通常有兩種,即補償與制裁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法律責任是由違法行為引起的,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法律責任的鑄就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潛在保證
(三)違法行為構成條件
1、主體
2、過錯
3、違法行為
4、損害事實
5、因果關系
旅遊活動中的行政責任
旅遊行政責任: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遊行政法規的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由旅遊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追究而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執行主體和執行對象的不同,行政性的強制措施可以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類型
①違反旅遊管理的處罰
②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
③違反工商、行政、金融等管理的處罰
④違反旅遊資源保護管理的處罰
行政處罰的形式
警告;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停業整頓;吊銷旅遊經營許可證;降低等級,取消星級;暫停涉外經營定點資格,取消涉外經營定點資格;扣留導游證和導游證書,收回導游證和導游證書,吊銷導游證書;建議或會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等
2、行政處分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
旅遊活動中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行為人因違反法律法規實施步伐行為,或者不履行合同義務,從而侵犯了相對人的民事權利或者使相對人的民事權利得不到實現,依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的特點
(1)民事責任是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它是違約或違法行為人對受害人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3)它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
(4)它的責任范圍與所造成的損失或損害的大小相適應,一般具有補償與恢復原狀的性質
2、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帶錢,賠償損失等。上述方式,可單獨適用,也可並用
旅遊活動中的刑事責任
1、旅遊刑事責任: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遊法律法規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必須承擔刑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在各種法律責任是最嚴重的責任
2、刑法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獨立適用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可附加適用,有時可獨立適用
3、我國刑法規定的刑事責任還可以分為財產刑和非財產刑
財產刑:罰金、沒收財產(剝奪犯罪人的部分或全部財產)
非財產刑:自由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生命刑(死刑)、政治權利刑(剝奪罪犯一定時間或終身的政治權利)
對於外國人,我國刑罰還規定了驅逐出境的刑罰
E. 新旅遊法的主體內容是什麼_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旅遊者
第三章 旅遊規劃和促版進
第四章 旅遊經營權
第五章 旅遊服務合同
第六章 旅遊安全
第七章 旅遊監督管理
第八章 旅遊糾紛處理
第九章 法律責任
F.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對違反導游與領隊從業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你好 具體條款復如下制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從事導游、領隊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向旅遊者索取小費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退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導游證、領隊證的導游、領隊和受到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處罰的旅行社的有關管理人員,自處罰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重新申請導游證、領隊證或者從事旅行社業務。
G. 旅遊法第九章分別屬於什麼責任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九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業務,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並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九十六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為出境或者入境團隊旅遊安排領隊或者導游全程陪同的;
(二)安排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的人員提供導游或者領隊服務的;
(三)未向臨時聘用的導游支付導游服務費用的;
(四)要求導游墊付或者向導游收取費用的。
第九十七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的;
(二)向不合格的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的;
(三)未按照規定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的。
第九十八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三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沒收違法所得,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九十九條
旅行社未履行本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報告義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停業整頓;造成旅遊者滯留等嚴重後果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一)在旅遊行程中擅自變更旅遊行程安排,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的;
(二)拒絕履行合同的;
(三)未徵得旅遊者書面同意,委託其他旅行社履行包價旅遊合同的。
第一百零一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安排旅遊者參觀或者參與違反我國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項目或者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從事導游、領隊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向旅遊者索取小費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退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導游證、領隊證的導游、領隊和受到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處罰的旅行社的有關管理人員,自處罰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重新申請導游證、領隊證或者從事旅行社業務。
第一百零四條
旅遊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予或者收受賄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並由旅遊主管部門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一百零五條
景區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開放條件而接待旅遊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符合開放條件,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景區在旅遊者數量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未依照本法規定公告或者未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未及時採取疏導、分流等措施,或者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旅遊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一個月至六個月。
第一百零六條
景區違反本法規定,擅自提高門票或者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或者有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七條
旅遊經營者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八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的旅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一百零九條
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一百一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