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微商法律責任

微商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11 07:03:18

❶ 微商需要承擔的責任

做微商沒保障!需慎重!有些微商賣的其實就是三無產品

❷ 做微商代理需要付法律責任

如果銷售的產品出現問題,微商代理人作為實際銷售者,肯定是要承擔責任的。

❸ 在網上報名了微商現在不想做了我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報名微商,實際上是網站按照一定的標准,通過一些審核把關程序,賦予一部分人做微商的資格,是一種權利授予,而不是一種義務。題主放棄一項權利,並不違法。

❹ 微商在法律上屬於什麼性質

根據《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微商」所從事的交易行為適用《消法》相關規定,「內微商」屬於法律意義容上的經營者。從事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
《辦法》使用了「從事網路商品交易的自然人」這一稱謂用作與「從事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經營者」進行區分,但是「從事網路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屬於《消法》所指經營者范圍,由此可見,「微商」應屬法律意義上的經營者,必須承擔由法律法規確定的有關經營者的各項權利和義務。

❺ 做微商需要帶法律責任么

微商其實就是商家,要保證自己的商品質量符合自己的承諾和國家行業標准,其餘的也沒有什麼。誠信經營吧,祝成功!

❻ 如果做微商一但產品出現問題我應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產品有問題的話一般是需要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的,就是說顧客可以先起訴這個銷售的人,銷售者可以事後向廠家追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有三倍的懲罰性賠償,如果三倍之後不足500,按照500算。

❼ 國家有頒布過關於微商的法律嗎

2015年國信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授權新華網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十條規定,對微信自媒體為主的即時通訊公眾信息服務的運營劃出「七條底線」,同時「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人民團體開設公眾賬號」。此次意在初步凈化微信自媒體生態。它對整個自媒體的發展、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的發展有何影響,以及未來是否還是有第二波、第三波,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以下為網信辦《規定》全文,

第一條 為進一步推動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即時通信工具,是指基於互聯網面向終端使用者提供即時信息交流服務的應用。本規定所稱公眾信息服務,是指通過即時通信工具的公眾賬號及其他形式向公眾發布信息的活動。

第三條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指導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工作,省級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相關工作。

互聯網行業組織應當積極發揮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第四條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應當取得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從事公眾信息服務活動,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

第五條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保護用戶信息及公民個人隱私,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及時處理公眾舉報的違法和不良信息。

第六條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的原則,要求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使用者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後注冊賬號。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使用者注冊賬號時,應當與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簽訂協議,承諾遵守法律法規、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利益、公民合法權益、公共秩序、社會道德風尚和信息真實性等「七條底線」。

第七條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使用者為從事公眾信息服務活動開設公眾賬號,應當經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審核,由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向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分類備案。

新聞單位、新聞網站開設的公眾賬號可以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非新聞單位開設的公眾賬號可以轉載時政類新聞。其他公眾賬號未經批准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應當對可以發布或轉載時政類新聞的公眾賬號加註標識。

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人民團體開設公眾賬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公眾需求。

第八條 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使用者從事公眾信息服務活動,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對違反協議約定的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使用者,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應當視情節採取警示、限制發布、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並保存有關記錄,履行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義務。

第九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熱點內容
宋冰律師 發布:2025-09-18 23:16:45 瀏覽:966
17年行政訴訟法 發布:2025-09-18 23:03:52 瀏覽:923
江河湖泊保護條例 發布:2025-09-18 22:59:01 瀏覽:679
勞動法60周歲 發布:2025-09-18 22:50:50 瀏覽:778
經濟法中的系數 發布:2025-09-18 22:41:12 瀏覽:765
合同法選修課 發布:2025-09-18 22:12:38 瀏覽:833
貴州民族大學法律碩士2020 發布:2025-09-18 22:11:17 瀏覽:204
道德與法的關系是什麼 發布:2025-09-18 21:57:29 瀏覽:584
黨紀處分條例暫行規定 發布:2025-09-18 21:55:04 瀏覽:923
南通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18 21:44:23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