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通知的法律效力
㈠ 市住建局的若干規定據有什麼法律效
在沒有認定為違法前
對其規定管轄范圍內有約束性法律效力
㈡ 建設工程中 的通知 和工作聯系單的法律效力
工程施工中,所遇到存在的問題,需變更聯系的(包含圖紙及施工工藝的問題),就應該用工程聯系單;而工作聯系單,則是建築施工生產過程中,各參建方所需要的通知等,比如說驗收、交底,還有 檢查等事項的通知等。
㈢ 意見和通知的法律效力
通知下達既具有法律效力,在同一機關內指定的意見與通知上的內容不同時,應該看通知。
意見和通知的區別:
1、定義:意見的本意是人們對事物所產生的看法或想法;通知,是運用廣泛的知照性公文。
2、文體:意見是上級領導機關對下級機關部署工作,指導下級機關工作活動的原則、步驟和方法的一種文體;通知用來發布法規、規章,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要求下級機關辦理某項事務等。
3、法律效力:意見的指導性很強,有時是針對當時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發布的,有時是針對局部性的問題而發布的,意見往往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效力;通知下達既具有法律效力。
(3)住建局通知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㈣ 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其它各部下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應該有的 都應該有。
㈤ 如何書面通知才有法律效力法律上有很多規定需要通知對方,但對方可以說沒看到這份通知,怎麼辦
必須要具備司法機關的公章的書面通知書才有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為確保被訴訟方收到訴訟通知,必須有送達回證,並有被送達人的親筆簽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節 送 達
第八十四條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送達方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將訴訟文件送交訴訟參與人、有關機關和單位的訴訟活動。
關於書面通知都有一個送達回執用於證明書面通知已送達的情況。
是司法機關依法將訴訟文件送達收件人的憑證。送達回證是司法機關依法送達訴訟文件的證明文件,是計算期間的根據,是送達程序的必要形式。
(5)住建局通知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八十五條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
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九條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第九十條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
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㈥ 通知有法律效益嗎
1、「通知有法律效益嗎?」:
(1)如果只是單純的單方通知:不是雙方合意,不能算是合同的補充條款,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僅只是單方通知的效力,不能約束合同雙方。
(2)但你家的情況特殊:如果有通知內容在,再有你家收到通知後實際按通知內容履行、且村委會也早已經同意你家按通知內容履行的,這通知的內容可以視為合同的補充條款、視為雙方合意了。
2、「但今年它們又要漲租費,不知去年這通知書起到法律效益嗎?」:
(1)還是上面的話,如果你家手裡有通知書、也有證據證明近幾年是按通知書內容實際履行的,可以主張通知書是雙方合意、是合同的補充條款。
如果沒有證據:這通知只是村委會的單方意思表示,不是合同補充條款,不能作為合同內容約束你們雙方。
(2)如果有證據證明你們最近幾年是在按通知書內容實際履行:而且通知書中約定的期限還未到期的,村委會在合同期限內單方要求漲價,屬於村委會違約,你家可以要求村委會承擔違約責任,進行違約賠償後繼續履行原合同。
(3)如果是約定的租賃期限到期後:村委會要求漲價,就不算是違約了。你們就租賃價格上漲協商不成時,就不能再繼續承租。
3、關於你的補充:
(1)如果合同上約定租賃期限15年:在租期內村委會要求漲價是違約,租賃到期後要求漲價不是違約。
(2)看你所說,應是租賃15年到期後,沒有另簽合同、只是有這個通知?
(3)租賃合同到期後,雙方沒有簽合同、而是繼續租賃關系的,視為不定期租賃:不定期租賃,雙方都有權隨時解除的,只是村委會提出解除時應提前通知你家。
(4)通知中關於「長期租用」、卻沒有明確具體租賃期限的:很難認定租期,有可能作為不定期租賃處理,這對你家不利。
(5)通知中關於租金不變的約定:建議找到到期後至現在你家一直在按通知內容交納租金的證據,主張按原合同的租金承租,這有可能得到支持。
(6)原通知中沒有約定具體租賃期限、你們又不能和新一屆領導成員協商一致的:應是不定期租賃,村委會有權在提前適當時間通知你們後收回土地,至於你家所蓋的房子,原合同有約定如何處理的,按約定辦;沒有約定的,可以由你家拆走或是歸村委會、由村委會給你家適當補償。
㈦ 行政機關以通知的方式告知上級機關的行政行為,請問該通知具有法律效力嗎
第一、向上級機關行文是不可以用通知的,通知屬於下行文,有時可用於平行文,但不可版用於權上行文啊。所以你說能通知的方式告知上級機關,我有些疑惑。
第二、當事人能否提起行政訴訟的判斷標准在於行政行為影響了其利益且不屬於法律規定不得提行政訴訟的范圍。如果你局的通知屬於內部行政行為,沒有影響到相對人的權益,則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相反,如果影響到了相對人的利益,且不屬於法律禁止的行政訴訟范圍,那麼是可以起訴的。
㈧ 部委的通知有什麼法律意義
部委的通知其效力相當於部門規章。部門規章在行政訴訟中可以作為行政機關是否依法執法的依據。但是當部門規章(含部委的通知)違反法律的規定時,行政相對人或者法院可以提請全國人大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