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書簽收責任
1. 今天法院來我們公司送傳票,讓我簽收哈,我簽了會不會有法律責任
嚴格說來,法院送達傳票中的姓名,與實際接收人的姓名,應該是一致的。法院送達的傳票,姓名錯誤的,屬於法律文書錯誤,是不起法律效力的。是否遵照傳票要求,可以自己決定,不屬於違法。 注意:如果身份證的姓名與現在使用的姓名不一致的,以身份證記載的姓名為准。 但是,只要法院送達傳票的內容與自己有關系,又簽字接收了,就按傳票的要求去做吧
2. 網上法律文書送達 拒絕簽收要負法律責任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版第十一條:因受送達人自己權
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
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綜上,在對待法院的法律文書上,採取拒收的處理方式是不取的。否則,可能失去維護自己權利的黃金機會。
3. 授權委託人簽收判決書不通知當事人應付什麼責任
這個可以商量處理,沒有什麼責任。
4. 法律文書投遞員勸收後投遞員有什麼責任
法律文書的送達方式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郵寄送達是法院、仲裁機構常用的送達方式之一,案件當事人、當事人同住的成年家屬有義務簽收法律文書,如果拒收,郵件會被退回,按規定案件會進行其他法律程序,當事人的相關民事權利視為放棄,實際上對當事人是不利的。投遞員從事的是職務行為,沒有任何責任。
5. 責任認定書不是本人簽收,是他人代簽,但是人跟受害人不認識,是不是需要負法律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當首先採取直接送達方式,交給受送達人本人;受送達人不在的,可以交付其成年家屬、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或者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員會代收。受送達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和捺指印的,送達人可以邀請其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也可以對拒收情況進行錄音錄像,把文書留在受送達人處,在附卷的法律文書上註明拒絕的事由、送達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捺指印,即視為送達。
6. 送達回證不是本人簽字代簽人應負什麼責任
代簽人無須負法律責任。首先簽收法律文書是你所說的本人的法定義務,該人沒有拒收的理由。其次,代收人只有在法律認可的情況下才起到簽收的作用。再次,代收人無正當理由也不得拒收,否則也會有相應法律後果。
7. 法律文件送達授權委託人有什麼責任
經授權後,其法律責任為:代為接受法律文件送達。公司登內記機關向該被授容權人送達即視為向公司的境外發起人、股東送達。
一、法律文件送達授權委託書
由公司的境外投資者(授權人)與境內法律文件送達接受人(被授權人)簽署,載明境內被授權人的地址、聯系方式,明確授權其代為接受法律文件送達。
被授權人可以是境外投資者設立的分支機構或擬設立的公司(被授權人為擬設立的公司的,公司設立後委託生效)或者其他境內有關單位或個人。
二、相關規定
根據新修訂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公司登記機關的行政處罰對象將包括違反法律規定的公司境外發起人、股東。所以就要解決對公司的境外發起人、股東送達法律文件,尤其是行政處罰告知書、決定書的問題。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域外送達方式的規定,《關於外商投資的公司審批登記管理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執行意見》第五款設置了《法律文書送達委託書》制度,並將其明確為登記所需提交的文件,也就是由公司的境外發起人、股東事先授權境內有關單位或個人代為簽收法律文件,並將該被授權人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公司登記機關向該被授權人送達即視為向公司的境外發起人、股東送達。
8. 職工簽收單位法律文書有什麼法律責任嗎
看誰收
如果是傳達室,門衛室,行政辦公室等,有接收職能的部門收了,就是單位簽收了。
不相關的人員收了,可以不算。
9. 如果法院傳票是代理人簽收那代理人要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通常目前法院在接受代理人的代理文書是,會要求明確委託代理許可權是否包含有代為簽收法律文書,如有,一般才會寄送。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哪有什麼法律責任可言?
10. 代簽法院判決書有沒有法律責任
法律規定代簽法律文書,要當事人委託書才能代簽,否則無效。當事人不能履行簽字行為和起草代簽法律文書的除外,但也要具有國家法定代簽身份的自然人和司法機構可以代簽(當事人委託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