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使用盜版財務的法律責任

使用盜版財務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0 00:25:13

『壹』 請問盜版的盜版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這和「賊偷了賊的東西一樣還是賊」的道理完全一樣,都是要受罰的!

『貳』 公司使用盜版軟體被查出會怎麼判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是屬於非法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要承擔一定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軟體最終用戶的侵權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軟體最終用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一般就是要求企業用戶停止使用侵權軟體;賠禮道歉,一般根據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體上刊登道歉信。
賠償損失: 依據《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賠償數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確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賠償損失的計算方式有三種: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2、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3、「法定賠償」,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時,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這三種方式是有順序的,首先以權利人實際損失賠償為依據,再考慮按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計算,如果這兩種方式都無法計算,那麼就按「法定賠償」。軟體最終用戶侵權權利的損失很好計算,侵權人使用了多少個侵權軟體,代表權利人少賣了多少個軟體,這就是他們的損失。那麼賠償數額就按軟體正版市場價格乘以侵權軟體數。

『叄』 請問公司員工使用盜版軟體是否犯法,公司需要負責任嗎

需要看公司規章制度。如果公司規章制度無禁止性規定,且明知員工安裝盜版軟體而默許使用,則員工不應負責,而由公司承擔責任。但是,如果公司明確規定不得安裝盜版軟體,因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而造成公司損失的,員工應負責任。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是屬於非法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要承擔一定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軟體最終用戶的侵權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軟體最終用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一般就是要求企業用戶停止使用侵權軟體;賠禮道歉,一般根據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體上刊登道歉信。

(3)使用盜版財務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即原版權所有人可以主張賠償損失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綜合上面的介紹,個人使用盜版軟體也會構成侵權的。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肆』 法律對盜版的處罰

法律對盜版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一)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錄音錄像出版的;

(五)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六)未經廣播電台、電視台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

(七)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不願調解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九條 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著作權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對於仲裁裁決,當事人應當履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受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人民法院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八條 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伍』 購買盜版應不應負法律責任

這個來不復雜啊。
就著自作權法來說吧,著作權人共有17項權利,前五項是著作人格權,後12項是著作財產權,侵犯其中任何一項,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就盜版而言,對於著作權人的侵害在於其發行權、復制權、公開展示放映權利等,而這些侵權行為的實施者是盜版者,而並非購買盜版者,只要你在購買盜版產品後,不實施著作權法禁止的侵權行為,自然不應承擔法律責任。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明知是盜版而購買,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對此,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都只規定了銷售者的責任,而沒有規定購買者的責任,所以,只要不是以銷售和復制為目的的購買,不應承擔責任。

『陸』 盜版屬於什麼罪

盜版屬於侵犯知識產權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假冒注冊商標罪】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六條【假冒專利罪】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七條【侵犯著作權罪】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6)使用盜版財務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盜版面臨的處罰:

盜版可能面臨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處罰。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國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過去僅分散見於《商標法》、《專利法》以及全國人大頒布的《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和《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中,並沒有將其認定為獨立的犯罪類別。

『柒』 購買盜版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盜版行為不是一種違法行為,因為此行為無須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此行為是一種非法且不道德行為,它違背社會主要倫理原則:公正原則與人道原則。購買盜版行為主體應承擔道德責任,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與自我良心的責備。

『捌』 使用盜版軟體作為開發工具,開發軟體產品,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賠償及處罰數額是多少

使用盜版軟體作為開發工具是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需要被被侵害者或者他人舉報專投訴,政府屬主管部門發現也予以查處和處罰。主要涉及的法律是《商標法》、《著作權法》和《專利法》。賠償數額是以侵權人所獲利益確定。

『玖』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將會承擔的法律責任有那些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屬於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 要承擔相應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以及2009年修訂施行的《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規定,對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即獲利數額)二千五百元以上的等情形可進行處罰,可根據情況責令盜版用戶承擔停止侵權,並處正版軟體價格5倍以下的罰款。

2、民事責任

《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計算機軟體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過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的構成侵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及最高法、最高檢2004年、2007起先後施行的「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

認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的犯罪,並以「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百張(份)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等三種情形構築商業使用盜版行為犯罪構成的底線。

(9)使用盜版財務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而且,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如果要求你賠償盜版軟體的損失話,那麼賠償損失的計算方式有下面三種:

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賠償;

2、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3、根據「法定賠償」給,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時,法院就會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你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拾』 購買盜版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嚴重盜版行為是犯罪。刑法學上講,犯罪行為所獲得、產生的物 品,就是贓物。因此,所有盜版書刊音像光碟等等都是贓物。別小看 了你掏錢購買盜版的行為,你可能構成銷贓罪!這可不是給你扣帽子, 刑法第312條明確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 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法律之所以要處罰銷贓,就是因為它幫助和鼓勵了犯罪。若無人 購買贓物,犯罪分子獲得犯罪預期利益的途徑就更加艱難,其行為就 會被外在條件所阻滯,犯罪就會減少。購買贓物者多,犯罪分子就會 受到鼓勵、幫助、獎賞,因而犯罪就會增多。 購買盜版行為所鼓勵的犯罪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犯罪,因為現代經 濟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經濟,現代文明秩序是以保護知識產權為重 心的秩序。一旦這種秩序被完全破壞,一旦人類用智慧去創造的熱情 和積極性被踐踏或保護不當,國家和社會就沒有了活力,人類進步就 沒有了活力。 對個人或機構軟體使用者 購買或使用非法軟體將不會得到軟體製造商提供的技術支援、文檔、保證書和軟體的升級 感染計算機軟體病毒——損害硬碟和破壞資料和數據 侵犯著作權,負法律責任 高的盜版率使合法的軟體產品減少,消費者缺乏可供選擇的餘地對經銷商:營業額下降減少就業機會和利潤 對軟體產業:減少盈利阻礙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降低在當地提供售後服務的普及率 減少產品的多樣性和創造性 阻礙軟體質量的提高對經濟/國家:減少稅收影響外國投資——減少就業機會和收入影響形象阻礙當地軟體行業發展和增強實力

熱點內容
開封杜良法院 發布:2025-09-17 16:40:59 瀏覽:319
軌道交通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17 16:40:14 瀏覽:718
環保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7 16:17:56 瀏覽:333
廣義的教育立法是指 發布:2025-09-17 16:17:55 瀏覽:700
勞動法中提前30天通知 發布:2025-09-17 16:16:33 瀏覽:480
規范法律服務工作 發布:2025-09-17 16:09:19 瀏覽:602
香港安全立法最新 發布:2025-09-17 16:06:59 瀏覽:765
成立法律援助專項資金 發布:2025-09-17 16:03:18 瀏覽:594
勞動法關於員工疾病的條款 發布:2025-09-17 15:53:38 瀏覽:979
2015年法律碩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9-17 15:31:54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