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責任的承擔者
⑴ 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行政法律責任
對於「行政法律責任」一詞,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
對於行政法律責任主體來說,主要表現在管理者、被管理者兩個層次,這些主體都負有法定義務,也會因為違反法定義務構成行政違法。
一、行政法律責任
雖然對於「行政法律責任」學術界並沒有提出標準的統一定義,但學術界提出的概念大致相同。
即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因為違反法律標准而構成違法行為,需要依法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種類,即制裁性責任(通報批評、追繳、沒收、行政處分等)和補救性責任(履行職責、行政賠償、恢復名譽、返還權益等)。
其主要特徵為: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法律義務的結果;
(2)違法行為沒有超出法的限度,適用行政法中的制裁措施;
(3)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責任是責任措施的表現;
(4)責任承擔者作為一種否定性評價,主要表現在社會譴責、國家懲罰等法律負擔;
(5)國家機關結合相關法律條例、執法程序追究責任。
來源:法制博覽 (2020年02期)
⑵ 簡要說明行政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區別。
行政紀律責復任是指行政人員對制在執行公務過程中犯有的尚未構成違法或雖已構成違法但情節較為輕微而不追究法律責任的違紀行為制裁,是依照職務從屬關系而承擔的責任,由國家行政機關按照行政程序而給予行政處分。法律責任則是指行政人員因普通犯罪行為及職務犯罪行為構成違法的內容所應承擔的責任,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而加以追究的責任。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產生方式與調整對象不同;內容和層次不同;責任後果不同。
⑶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句話對嗎
行政責任
(1)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2)行政責任是政府及其公務員因其公共權力地位和公職身份而對授權者、法律以及行政法規所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就是行政責任制。所以,行政責任制度是關於行政主體執行國家行政權力應該承擔的政治、法律和道義責任制度。
這才是他的含義 你那個不對
⑷ 刑事責任可以和行政責任同時承擔嗎
1、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1)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
(2)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
(3)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
2、刑事責任包括兩種:刑罰和非刑罰處理方法。
(1)刑罰
①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種主刑。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②附加刑。是既可以獨立適用又可以附加適用的刑罰方法。即對同一犯罪行為既可以在主刑之後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獨立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這里還有一個法律責任的順序問題,如果在承擔了民事賠償責任之後,違法行為人就無力承擔罰款的行政處罰責任,那麼,在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之間,應當首先承擔哪一責任,本法沒有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的,其財產不足以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依據這一原則,在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之間,應當首先承擔民事責任,其次承擔行政責任。關於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關系,行政處罰法規定,應當給予刑事處罰的必須給予刑事處罰,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在作出刑事處罰時,在罰金和刑期方面應當折抵。這一規定的目的,一是要確定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關系,即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要分離,而民事責任與行政處罰是要相聯系,不能因行政處罰而免除民事責任;二是要解決當前行政處罰中「以罰代刑」的問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所針對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對於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違法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我國法律制度中,刑事案件是統一由公、檢、法三個司法機關管轄的,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處罰案件時,如果認為該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必須移送對刑事案件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目前,在行政處罰實踐中,有的行政執法機關出於本部門利益的考慮,對該移送的刑事案件不移送,罰款了事;有的是由於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差,不能准確的判定罪與非罪,出現了以罰代刑問題,使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以罰代刑」弊端太多,是行政機關腐敗表現之一,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影響了對法律正確地貫徹執行,必須及時地予以糾正、解決,堅決予以制止。
⑸ 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以及違憲責任的區別在於哪些方面詳細一些。
1、法律來責任是指因違反了自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2、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4、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5、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⑹ 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三者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回。行政責任是個人或者單答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分類不同
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3、構成的主觀要件不同
故意和過失對於刑事責任和對於民事責任的影響程度不同。由於刑事責任重在懲罰,因此故意和過失對於刑事責任的影響非常大,而民事責任主要是補償性,但相較於刑事責任要輕得多,主要看它給他人帶來的損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損害非常大,就要承擔巨大的民事責任。
⑺ 行政主體必須是行政責任的承擔者。這句話對還是錯為什麼能舉例更好!馬上考試了,謝謝幫忙!
錯的
因為行政主體必須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但不一定意味著它就必須是責任的承擔者。
比如在行政處罰中
獨立承擔責任的是行政相對人,而行政主體此時是不需要承擔行政責任的,所以這句話不準確
望採納
⑻ 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者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形式包括
依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者,要由法定的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者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但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追究行政責任通常以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方式來實施。行政處分是對國家工作人員及由國家機關派到企業事業單位任職的人員的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制摯性處理。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主要是對粵妻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給予的行政制裁。
2.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的區別,一是責任內容不同,負刑事責任的行為比負行政責任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更大;二是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事訴訟程序決定;三是負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常被處以刑罰。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給予刑事處罰的嚴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安全生產法》規定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包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從業人員和中介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⑼ 根據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經營者承擔的行政責任有哪些
違反《產品質量法》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呢?《產品質量法》第五章法則教前面的規定內了對產品容質量負有義務的市場經濟主體及行使管理監督職責的地方政府行政監督部門違反該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於產品質量有關的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