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應掌握哪些法律知識
1. 大學生創業應如何進行法律風險防範
隨著大學生創業群體的逐漸增加,大學生創業中的法律風險不容忽視,大學生創業中法律風險的防範應從構建大學生創業法律體系與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出發。
創業組織設立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首先,不同組織形式的債務承擔方式不同。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所能選擇的組織形式包括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
其次,不同組織形式設立程序與稅收政策不同。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三者只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即可。如果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則要實行雙重征稅制度。
創業組織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最常出現的幾類法律風險①合同法律風險締約主體是否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和資格;
合同雙方要多交流溝通,注意雙方對合同內容的理解是否一致,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合同標的是否合法,對方是否具有履約能力,以避免對方合同的違約。
為防止對方當事人違約給自己造成的損失,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必要的擔保;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風險主要是注意雙方附隨義務的履行,如通知義務、協助義務、保密義務等。另外,合同訂立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如果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合同,一定要注意合同的達成過程以及履行的過程中的證據保全。
②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大學生創業者應對這方面的內容有所了解,首先做到不去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其次創業大學生要學會依法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
叄、創業組織終止的法律風險 大學生已終止自己的創業活動,但由於疏忽而並未按照法定程序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不法分子借機冒用從事一些違法活動;
創業組織終止後的債務承擔風險。總結 創業大學生往往由於創業知識和經營經驗等方面的缺乏,未能意識到創業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可能會導致無意間違反法律規定,另外也可能為利益沖昏頭腦,明知故犯,違反法律規定。
准備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前應做好充分准備,留心實踐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法律風險,查閱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熟悉大學生創業的各個環節,思考如何有效防範法律風險的方法和解決途徑,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熟悉國家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既有扶持政策,努力做好法律風險的事前防範。
2. 創業應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1、第一步就是了解設立企業相關的法律知識。設立企業從事經營活動,必須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如果從事特定行業的經營活動,還須事先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根據《民法通則》、《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外商獨資企業法》、《中外合資企業法》等法律的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其中以有限責任公司最為常見。設立企業您還需要了解《企業登記管理條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工商管理法規、規章。設立特定待業的企業,還有必要了解有關開發區、高科技園區、軟體園區(基地)等方面的法規、規章、有關地方規定,這樣有助於選擇創業地點,以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 2、出資相關的法律:我國實行法定注冊資本制,如果不是以貨幣資金出資,而是以實物、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或股權、債權等出資,還需要了解有關出資、資產評估等法規規定。 4、勞動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開辦企業需要聘用員工,這其中涉及勞動法和社會保險問題,您需要了解勞動合同、試用期、服務期、商業秘密、競業禁止、工傷、養老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諸多規定。 5、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需要處理知識產權問題,既不能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需要了解著作權、商標、域名、商號、專利、技術秘密等各自的保護方法。 6、日常運營中經常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規:在業務中還要了解《合同法》、《擔保法》、《票據法》等基本民商事法律以及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 以上只是簡單列舉創業常用的法律,在企業實際運作中還會遇到大量法律問題。
3. 大學生創業需要學習什麼知識
創業永遠是誘人的話題。幾年來,眾多大學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創業熱潮,其熱情就像火焰一樣燃燒,而殘酷的商業市場就像海水一樣冰冷無情。究竟是火焰能蒸干海水,還是海水能淹沒火焰呢?大學生在創業之前,有沒有接受失敗的准備呢?
一、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1.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2.大學生在學校里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二、大學生創業的弊端
1.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准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僅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2013中國互聯網創業投資盤點報告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復制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致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的一個主意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4.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也多半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三、火焰與海水火焰象徵著熱情、激情和希望;海水象徵著廣袤無邊、深邃而又冷酷。沒有火焰般激情的創業是不可想像的,而往往也會有被市場經濟大海吞沒的「犧牲品」。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也不會給任何人實習的機會,大學生創業火焰般的熱情是否能夠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當然僅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創業意味著冒險和付出,也意味著失敗和挫折。王選為此付出了十八年在實驗室里沒有節假日的艱辛,比爾·蓋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學生創業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經受了種種挫折和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在經歷了最初的創業沖動和付出之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成熟和冷靜,對創業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心態問題。擁有具備承受風險的良好心態,尤其是對創業風險具有清醒的認識,並充分擁有應對風險的心理准備,是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由於大學生受年齡及閱歷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對創業風險具有清醒的認識,缺乏對可能遭遇到風險的必要准備。在缺乏良好心態的情況下,創業前景也會受到相應不利影響。其次,知識限制。創業需要企業注冊、管理、市場營銷與資金融通等多方面的豐富知識,在缺乏相應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倉促創業不僅難以融到必需的資金,而且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也將處於劣勢。再次,經驗限制。受年齡及相應學識的限制,大學生很難擁有關於創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創業知識一般也限於「紙上談兵」,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創業及在公司運營中肯定會遇到各種不可預見的問題,以致創業困難。
第四,技術限制。理工類大學生受學識的限制,擁有可創業的技術的大學生只可能是少數。而對於那些文科類大學生來講,很難擁有可以創業的技術。技術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學生創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學生創業將遭遇較多的困難。
總結來說,大學生創業最好還是選擇加盟,可以看看美石記石鍋拌飯或者尚品宮紙上燒烤這一類的創業項目,很適合大學生創業
4. 在大學生創業初期需要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不要打法律的擦邊球,避免非法集資,研究清楚公司注冊的流程,不要有漏洞
5. 大學生創業必須知道哪些法律知識
刑法、民法通則、合同法、勞動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均有可能涉及。
6. 談談大學生掌握創業法律知識的重要性
大學生如果掌握了那個創業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話,再創業的時候的話,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7.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法規
先辦理營業執照吧!
8. 大學生創業必須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組建公司的話,注意勞動用工的合法原則,要簽訂用工合同
注意繳納稅費,大學生創業稅費有照顧的可以申請減免
建議聘請公司法律顧問進行公司結構治理
完善公司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權利義務
大學畢業生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
9. 關於大學生創業法律法規
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自身是否具備法律意識和法律理性,是否了解和掌握與其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依法創業的關鍵,因此大學生創業的法學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創業法律教育不僅可以指導學生在校期間規避風險,也可以對學生真正走入社會後的獨立創業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大學生創業涉及的各種共性法律問題,主要包括:
第一,創業初始階段的資金、設備場地以及辦公場所等相關法律問題。
由於學生的特殊身份,普遍沒有財產可供抵押,又無銀行個人信用記錄,導致貸款困難。此時應該指導學生多尋求行政干預和支持,此時各地針對高校自主創業的學生,在工商注冊、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方面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就尤為重要,需要在法律教育培訓中讓學生全面了解並加以利用。 在創業基地中通過項目申報,創業所需的設備場地問題一般都能在校內解決,但對於一些企業經營類的創業計劃經常會涉及到在校外租店面及辦公場所,這就需要向學生介紹《合同法》中關於房屋租賃的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創業拓展階段關於設立經營實體,進行行政審批的相關法律問題。
對於創業經濟組織的具體責任形式,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以及《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一系列法規都有不同的規定,制定了多種企業組織形式。2005年《公司法》中增加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以及2006年《合夥企業法》新增加的有限合夥企業的法律規定對學生創業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可部分解決大學生創業存在的資金規模較小、籌措資金困難等問題。同時學生創業需要依據《企業登記管理條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以及消防、衛生等行政審批程序的一些具體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創業經營階段涉及的市場交易及管理的相關法律問題。
創業經營必然涉及市場主體間的各種交易行為,無論是從合同的訂立到合同的履行,還是違約責任的承擔,都與《合同法》關系密切。同時應了解《產品質量法》、《勞動法》、《票據法》、《保險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中與自身創業有關的法律規定。
第四,創業經營階段涉及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問題。
創業經營階段應該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用他人的知識產權。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主要包括《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大學生創業之初可以利用專利先行公開的特點,合理利用現有專利給自己的創業提供技術開發的思路和可行性支持,同時又要保證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具體經營中如何合法使用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都是創業法律教育必須深入細致講解的內容。
第五,創業過程中糾紛解決的相關法律問題。
學生要了解《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中規定的具體訴訟程序,要具有積極收集證據的法律意識,面對交易金額較大、商品較多的經濟往來要多採用書面合同文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