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租他人之物的法律效力

出租他人之物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22 02:08:42

A. 一道民法案例分析題!甚急!多謝!

你好
1、受到法律保護
理由是雖然小王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但是老王作為其監護人,是可以使這個民事行為生效的。
而且,從一定層面上講,這屬於小王純獲利的民事行為。純獲利的民事行為是可以對限制行為能力人生效的。
2、不受保護。
因為這個房產證是辦理在小王名下的,是屬於小王的財產
監護人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必須基於被監護人的利益,這里老王是為了給自己籌措資金,不是為了小王的利益,這個行為是違法的。
3、可以的
因為抵押權人沒有實際佔有抵押物。抵押人也就是老王還是享有收益權和使用權,可以將抵押物出租。
4、有效。
適用善意取得。
老張不知道這個房子已經租賃。且用合理價格購買,並且辦理了過戶手續。成為該房子的所有權人。
但是他知道房子不是老王的就不屬於善意取得,是無效的。
這一題我不是很確定、。

5、可以約束。《合同法》、《擔保法》都有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即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即使所有權人將租賃物讓與他人,對租賃關系也不產生任何影響,買受人不能以其已成為租賃物的所有人為由否認原租賃關系的存在並要求承租人返還租賃物。《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不一定保證正確,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 合同期不滿,出租單位將出租物出租給他人有效嗎

你好 當然沒有效
第一 合同期沒有到 ,如果此時他把東西(出租物)咱假設租給我 那麼你 當然可以拿出合同,告訴她 合同在這呢 除非她按照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才能組給別人 否則 你可以不同意,甚至他非要強行租給我 你可以去法院起訴他

C. 租賃合同出租他人之物的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並可以向出租人主張承擔違約責任。不得主張由承租人向其給付,而不得以租賃物非為出租人所有對抗,主張撤銷合同,應當向標的物的所有人或合法使用人負侵權的民事責任或返還不當得利的責任。原則上並不重要,例如,但出租人是否為租賃物的所有人或使用權人,不得以租賃關系對抗真正權利人,主張出租人予以返還,對出租人就應承擔支付租金的義務,對標的物的所有人構成侵權或不當得利,如出租人不能將標的物交付承租人使用,不過出租人負有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的義務,真正權利人對於承租人可以請求返還租賃物,真正權利人對於出租人已收取的租金,出租人負有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的義務, 2、出租人與真正權利人之間的關系,不得主張不當得利予以返還,真正權利人不僅可以要求出租人返還租金,租賃合同仍為有效,承租人不得以真正權利人不是出租人為由拒絕給付,出租人以他人之物出租的, 3、真正權利人與承租人之間的關系,但是,至於物的所有權是否屬於出租人。承租人既然已經取得了租賃物的使用權,出租人不承擔返還租金的義務。並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但是出租人為標的物的善意佔有人時,如果真正的所有人請求返還租賃物時, 在司法實踐中,真正權利人對於承租人已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拒付以後的租金,以他人之物出租的。也可以向出租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可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對於承租人而言,房屋的買受人,但對承租人尚未給付的租金,真正所有人不得主張返還,承租人取得租賃物後,在買賣合同撤銷之前。承租人可以權利瑕疵擔保的規定,則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如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出租人也僅負有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的義務,對於承租人已收取的租金,主張終止租賃合同,有收取孳息的權利。對房屋有佔有權,可以不當得利為由,如果出租人對於租賃物明知不享有權利而將其出租,承租人對其負有返還義務,其與出租人簽訂租賃合同的目的在於取得租賃物的使用權,則承租人應交付租金,則出租人無法向承租人履行給付義務,可以向承租人請求給付,不得基於出租人對租賃物不享有所有權為由,在其佔有期間出租房屋而取得的收益, ,答:租賃合同是以物的使用收益為目的。

D. 將無權佔有物出租,出租合同的效力

丙知情 不構成善意取得 所有權還在甲那裡 但這里所有權的歸屬 與丙丁的合同的效力無關 他倆的合同效力 根據合同效力三要件判斷 民事行為能力 意思表示真實 標的合法 同時滿足三者即為有效 擅自出租他人之物是有效的

E. 租賃物致他人損害出租人要賠償嗎

關於租賃物致人損害的賠償問題,合同法及侵權責任有相關規定兩處,一處是融資租賃(由承租人承擔),一處是懸掛物致人損害(出租人和承租人負連帶責任),至於普通的租賃合同,合同法未作規定。

F. 民法問題 關於擅自出租他人之物與無權處分的關系

民法上將法律行為分為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這兩種。
處分行為是直接專導致物權或者准物屬權發生移轉、變更、消滅的行為。負擔行為是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而出租並沒有導致物權(所有權、抵押權)發生移轉,所有人還是原本的所有人,當然就不是處分行為。不是處分行為,就更談不上無權處分。出租只是發生租賃合同的債權債務關系而已,是負擔行為。

G. 擅自出租他人之物後又轉讓 買賣不破租賃嗎

依<合同法>的規定,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是指,房屋在產權人賣給他人後,原有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承租該房屋居住的承租人,有權依原約定繼續居住在該房屋,直至雙方的租賃合同期滿後止。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本條是關於租賃物發生所有權變動時租賃合同的效力的規定。
本條的規定體現了租賃合同的一個特點,即租賃權的物權化特點。所謂物權化是指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使用可以對抗第三人,即使是該租賃物所有權人或享有其他物權的人也不例外。
本條主要規定的是租賃物的所有權發生變動時,租賃合同的效力問題。在租賃合同中有一個基本的制度叫「買賣不破租賃」。買賣不破租賃是指當出租人在租賃合同有效期內將租賃物的所有權轉讓給第三人時,租賃合同對新所有人有效。關於這個原則,各國民法都有所體現,但不盡相同,有的國家規定,只有對不動產租賃或經過登記的動產租賃才適用該項原則。如義大利民法規定,如果在租賃物轉讓前已有明確的租賃契約,則租賃契約得對抗第三買受人。在買受人善意取得佔有的情況下,前款規定不適用於不在公共登記處登記的動產。有國家規定,買賣不破租賃只適用於不動產。如法國民法規定,如出租人出賣租賃物時,買受人不得辭退經公證作成或有確定日期的租賃契約的房屋或土地承租人。日本民法也規定,不動產的租賃契約進行登記時,爾後對於其不動產取得物權者,也生效。有的規定,不論是動產租賃還是不動產租賃,都適用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如我國台灣地區「民法」規定,出租人於租賃物交付後,縱將其所有權付讓與第三人,其租賃契約,對於受讓人仍繼續存在。我國合同法規定不論動產租賃和不動產租賃都適用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

H. 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出租他人房屋,是不是無權處分謝謝

不屬於無權處分。擅自出租他人房屋並沒有導致物權(所有權、抵押權)發生移轉,所有人還是原本的所有人,就不是處分行為。不是處分行為,就更談不上無權處分。

民法上將法律行為分為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這兩種:

1、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其處分的客體是權利。

2、負擔行為是指一個人相對於另一個人(或若幹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之義務的法律行為,它的首要義務是確定某項給付義務,即產生債務關系。負擔行為是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

3、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

(8)出租他人之物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區分:

1、關於處分行為,應適用所謂標的物特定原則,即物權行為或准物權行為至遲於其生效時,其標的物須屬特定,並須就一個標的物作成一個物權行為或一個准物權行為(即一物一權原則)。反之,負擔行為則不受此限制。

2、有效的處分行為,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要件。原則上凡財產權人,就其權利標的物皆有處分權,具有處分標的物的權能(處分能力)。無處分權而處分標的物者,為無權處分,效力未定。

《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此條規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之一的無權處分行為。

I. 擅自出租他人之物,合同有效。但不應該是具有相對性嗎那丙對於乙就是無權佔有,乙為什麼不能對丙行使返

乙是原物所有權人,可以對丙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但是不能對丙行使佔有返還請求權(D選項),因為丙不曾侵奪乙的佔有。

熱點內容
補償可以高於勞動法47條 發布:2025-07-18 15:50:29 瀏覽:212
民法最新行政法規 發布:2025-07-18 15:45:59 瀏覽:877
勞動法關於事業單位病假規定2015年 發布:2025-07-18 15:44:34 瀏覽:696
深圳2017新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7-18 15:44:33 瀏覽:183
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發布:2025-07-18 15:24:59 瀏覽:570
今起十部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7:57 瀏覽:849
2015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6:48 瀏覽:721
臻顧法律咨詢 發布:2025-07-18 14:49:00 瀏覽:792
全國道德模範及事跡 發布:2025-07-18 14:45:03 瀏覽:85
2017新婚姻法首付 發布:2025-07-18 14:37:57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