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人誣陷的法律責任
1. 未成年盜竊被誣陷法律案件怎麼處理
未滿14歲不承擔任何刑事責任,只能由當地公安機關、政府、監護人說服教育。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可以成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犯罪主體,年滿16周歲可以成為任何罪的犯罪主體。可見犯上述8種罪的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和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這兩類未成年人定罪等同成年人,但在量刑上體現了一定的從寬政策(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年滿16周歲盜竊的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但是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若果被誣陷,可以上訴
2. 未成年人誣蔑他人對他人造成心理傷害違法嗎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校園欺凌事件越來越多,在曾經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美好而純潔的校園中,發生的一起又一起令人膽戰心驚的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一些未成年人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與心理,去污衊他人,傷害他人,很多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可能會在他們的一生中都留下這個心理陰影,那麼未成年人去污衊他人,對他人造成心理傷害是否違法,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國家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風險存在,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而校園欺凌則是一個很可怕的惡魔,對他們的自尊和心理產生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國家,學校,家庭應該共同合作起來,完善相關的保護機制。
3. 未成年犯誣陷罪怎麼判刑
未成年人犯誣陷罪不能判刑,也就是教育放行,讓監護人嚴加管教;
14-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只有犯殺人、搶劫、強奸等八大重大刑事犯罪的,才能判刑。
4. 被未成年人誣陷,損壞名譽可以報警嗎一個十五歲的人誣陷我偷他手機,我可以報警嗎我該怎麼做
從大里說,他侵犯了你的名譽權,從小里說,報警也不會立案,再說,他還是個未成年人。消消氣,不要跟小屁孩兒一般見識,不值得,你說是嗎?
5. 隨便污衊未成年人犯法出自未成年人保護法哪一條
污衊未成年人違法,不只是出自《未成年人保護法》,公民享有名譽權等各項人格權是《侵權責任法》等保護的基本權利。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五條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二)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三)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未成年人被誹謗,名譽被損壞,要起訴他人,要什麼流程!!
您好,
被誹謗後,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直接報警處理,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
最後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有哪些處罰及法律依據
1、《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2、《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3、《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誹謗罪起訴程序如下:
提起自訴,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他們的訴訟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訴時效期限內,可以用書面或口頭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訴一般用書面的形式,即應當製作並向法院呈遞刑事自訴狀。但是,自訴人書寫自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告訴,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作出告訴筆錄,向自訴人宣讀,自訴人確認無誤後,應當簽名或蓋章。
自訴狀或者告訴筆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自訴人、被告人、代為告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工作單位、住址;(二)被告人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情節和危害後果等;(三)具體的訴訟請求;(四)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稱及具體時間;(五)證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證據的名稱、來源等。如果被告人是3人以上的,自訴人在告訴時需按被告人的人數提供自訴狀副本。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並書面通知自訴人或帶為告訴的人,對於已經立案的,經審查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訴或裁定駁回起訴。但當自訴人又提出新的足以證明被告有罪的證據而再次起訴時,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屬於誹謗行為,情節嚴重的,構成誹謗罪。協商不成,可以及時搜集證據,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對方承擔民事侵權責任,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
7. 請問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污衊 誹謗 造謠怎麼處理
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報警,因為雖然對方也是未成年人,但是未成年人違反了法律並不是說不會受到懲罰,而是不會受到刑事懲罰,該拘留的還會拘留,該送去勞教所還會送去勞教所的,所以說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報警去處理
8. 未成年人誣陷他人,夠不夠成誣告罪
不構成。
9. 小學生誣陷別人犯法嗎
誣告別人,可能構成違法犯罪。小學生的年齡太小,不承擔治安責任或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10. 未成年人誣蔑他人對他人造成心理傷害,構成了違法行為嗎
引言:談起學校,從前的人們,想的是純潔美好的校園生活,而如今校園霸凌卻成了學校的冠名詞。在未成年的世界中,污衊他人,似乎是非常常見的事,那麼未成年人污衊他人,對他人造成心理傷害,構成了違法行為嗎?
與其討論未成年人侵犯他人造成心理傷害,是否構成違法行為,還不如討論校園霸凌的危害和對校園霸凌的抵制,倘若未成年人,自己明白校園霸凌時非常嚴重的事,那麼他也不會想成為校園霸凌者,或者被校園霸凌的人,此時就需要學校,家庭進行相應的引導,讓校園霸凌成為社會的抨擊,讓大家都反對校園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