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落後法律責任
① 嚴重智力低下者殺人會判死刑嗎
根據刑法規定,對於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危害行為,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這是因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為,缺乏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精神病人由於不具有辨別是非、判斷善惡以及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他對自己的行為,就談不上故意或過失,沒有主觀上的罪過。同時,對犯罪人判處刑罰,也是為了對其進行教育改造,而這對於精神病人來說,也沒有實際意義。按照刑法規定,要確定犯罪人是不是完全的精神病人,必須經過法定程序進行鑒定,即經過醫學鑒定確認其危害結果是在行為人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發生的。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精神病人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由鑒定人簽名,醫院加蓋公章。並規定,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對於經法定程序鑒定屬於完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的,刑法規定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治療。這一規定有利於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對於實施犯罪行為的精神病人,不能因不承擔刑事責任而放任不管,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有責任加以看管或進行治療,防止其再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在有的情況下,如有的精神病人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即通常所說的「武瘋子」,其家屬或監護人確實難以管束,進行治療也缺乏經濟條件,為防止發生傷害事件,可以由政府進行強制性的治療。
對於間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規定,在其頭腦清醒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對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② 智力低下的成年人犯罪負責任嗎
需要看他在實施犯罪時是否具備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在司法實踐中,智力殘疾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此外。《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③ 為什麼說智力落後也是一種心理異常
我覺得人只要不是智障皆聰明,智商高並不能體現人生中處事完美,天才在某方面是白痴,人的一生,命運主宰很多,執著勤奮不錯,還時不時要將理想與現實衡量,控制可接受的心理落差,自控力非常重要
④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誘騙智力低下且殘疾的18歲女孩發生性行為犯法嗎
構成強奸罪要承擔刑事責任,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⑤ 正常學校是否有權拒絕弱智兒童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隨行律師說,弱智兒童表現為智力遲鈍、能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別是非水平都不如正常的兒童,而這兩個孩子顯然是正常的兒童,因此如果老師確實提出過這樣的要求那麼就對孩子造成了傷害,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由於考試成績不理想,楊芳和楊紅就被老師屢次要求做智商鑒定,那麼對於這樣兩個正常的學生徐老師當初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徐老師:「而提出這個要求的呢,當時我說的是有點弱智,我的概念就是這個孩子反應比較慢、記憶力差。」
徐老師說,由於孩子成績一直不好,所以在一時沖動下他提出了這個要求。那麼僅僅因為反應慢和記憶力差就能懷疑孩子是弱智嗎?對這個問題從事多年弱智教育的蔡老師做出了回答。
蔡老師:「不可以。因為僅僅這么一個因素不能說明她是智力差,現在咱們搞教育科研研究的(認為)還有一類孩子屬於學習困難,學習困難的孩子不是智力落後,可能是在某一點上有點障礙。比如說就是記憶上她可能有點缺陷,通過我們的矯正她還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提高的,所以不能單純從一點來決定是不是智力落後。」
蔡老師說,衡量一個孩子的智力是否有缺陷要從多方面去考慮,不能只從學習成績去衡量。采訪中徐老師對我們提出的獎金問題予以否定。但是據校長介紹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抓好孩子的基礎教育,所以學校確立了這樣一條考核標准,而徐老師在這次考核中也確實受到了影響。當然徐老師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是不妥當的,那麼徐老師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呢?
隨行律師:「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教師及其他人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進行侵害的,未成年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並且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律師提示: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那麼作為受害人,楊先生和他女兒根據我國的民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要求學校和老師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律師說,現在楊先生只是要求老師在開學後不再歧視他的女兒,讓他的女兒和其他同學一樣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力,這無疑是合理的。而楊先生因為擔心孩子會受到歧視,所以他特別希望得到校方的承諾,當我們將這一切告訴徐老師後她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了懊悔。
徐老師:「開學以後,我以一個老教師的姿態出現,按照教育局和學校的規章制度辦事,絕對不歧視這二位同學,希望更加努力抓好她們的學習,希望家長放心。」
就在我們結束采訪後不久新的學期開始了,楊先生打電話告訴我們,楊芳和楊紅已經和其他同學一樣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了。我們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希望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因為每個兒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力。
⑥ 智力落後的原因有幾點
智力落後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幾點:一是遺傳和染色體畸變;二是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感染;三是代謝疾病和毒性疾病;四是在產程中缺氧及腦外傷等引起。另外,在產後的兩年後發生代謝紊亂,如氨基酸遺傳或碳水化合物紊亂,均能使兒童智力發育遲緩。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寫道:「沒有血緣親屬關系的氏族之間的婚姻,創造出在體質和智力上都強健的人種。」現代遺傳學和醫學也都證明近親通婚是有害的。據醫學統計,痴獃等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近親結婚比非親結婚要高出150倍。
據國外關於智力的研究材料表明,人們在遺傳上的關系越密切,他們的智商越相近。對122對分開撫養的不同年齡的同卵雙生子進行測驗,由於他們具有同樣數量的遺傳基因,同樣的遺傳素質,發現其智商有很高的相似值,這充分說明了遺傳對於智力的影響。
以上都是說明遺傳素質是聰明的前提和自然基礎。
但我們在肯定遺傳素質在智力發展上的作用的同時,又要肅清遺傳決定論在人們頭腦里的錯誤影響。遺傳決定論者認為,人的智力才能都是先天的遺傳素質決定的。我國的孔子提出「生而知之」的觀點,認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在歷史上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民間就流傳著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賊生兒子掘壁洞」的錯誤思想。林彪、「四人幫」一夥宣揚反動的血統論,提出「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觀點,在民眾中影響極壞。美國心理學家霍爾也是一個遺傳決定論者,鼓吹「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他們的錯誤,都是誇大了遺傳的作用。因為人的智力是在遺傳素質上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沒有也不可能有生下來就會說話、會唱歌、會閱讀的新生兒。正如魯迅所指出的:「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不會就是一首好詩。」我們的結論是:遺傳素質是智力發展的物質前提和自然基礎,而後天的環境和教育是使遺傳素質得到良好發展的決定因素。
⑦ 智商低下的人傷人法律如何處置
您好!智商低下的人傷人,要分三種情況:(一)智商稍低,但仍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按照正常人一樣處理,傷人達到輕傷或者重傷的,按照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二)經權威機構鑒定,具備部分民事責任能力的,比照正常人從輕處理;(三)經過司法鑒定,確認其無刑事責任能力,無民事責任能力的,傷人造成的一切後果由其法定監護人承擔責任。謝謝閱讀!
⑧ 智力殘疾人打人能否拘留
智力殘疾人打人,一般不能拘留。
三級智力殘疾是需要拘留的,若智力殘疾4級經鑒定屬於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認自己行為的,則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來承擔。智力殘疾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需要看其在實施犯罪時是否具備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
智力殘疾,別稱「智力落後」,是指智力明顯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並顯示出適應行為的障礙。智力殘疾包括在智力發育期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低下,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損傷和老年期的智力明顯衰退導致的痴呆,可以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
造成智力殘疾的原因很多,先天性因素,如懷孕和產期因素、遺傳因素、母親疾病、母體營養不良、不良理化因素(抽煙、喝酒、吸毒)。分娩期間致殘因素,如產傷、新生兒顱內出血、接生時意外事故、腦膜炎、腦積水。社會因素,如近親結婚、父母一方低智力,惡劣環境和惡劣的教育條件會使孩子智力落後,環境污染、缺碘等也造成智力殘疾。
另外,若正常人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結伙毆打、傷害他人、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⑨ 智力低下的人,打著人,該怎麼付法律責任
看其民事行為能力如何以及造成的傷害結果,如果有民事行為能力,則責任自擔,若無行為能力,則監護人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