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事務所審計結論有法律效力
『壹』 審計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審計報告具有有限的法律效力。
1. 審計報告只對報告本身的內容負責,對報告使用者的內使用後果不承擔責容任。說白了,它只是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只要其披露的內容沒有故意虛假或重大遺漏,它就不承擔責任。
2. 就法律效力而言,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主觀判斷,可以將其作為重要依據,也可以不予理睬。至於「執行」,就更不靠譜,審計報告最多隻能提出一些建議,使用人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3.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審計報告只針對被審計人提供的材料,對其真實性沒有偵查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材料是假的,審計人員只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相關材料認可或不認可,就不承擔責任,畢竟他們沒有偵查能力。
因此,審計報告仍有可能出現錯誤,因此,審計報告只能作為參考依據,其效力取決於使用人的主觀判斷能力
『貳』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可以直接用來當做證據嗎
通常,法院會形成經過審核的司法鑒定單位備選庫,在各地的司法鑒定網中可以查到,包括審計、評估、造價、醫學等等。已形成的審計報告或許可以成為最初的證據,但立案後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會以自己的名義從司法鑒定備選庫中抽取審計機構進行司法鑒定。費用由當事人負擔。
『叄』 想請問下誰知道會計師事務所出的咨詢報告與審計報告有什麼區別,在責任承擔和效力上有什麼不同么
會計師事務所出的咨詢報告與審計報告的區別:
1、出具咨詢報告的依據廣泛,任何資料均可作為依據;而審計報告的依據單一,即: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
2、咨詢報告的內容範圍沒有限制;而審計報告僅僅是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3、咨詢報告由報告人自由撰寫;而審計報告有固定格式;
4、咨詢報告由於撰寫人的水平、知識、能力的差別,產生的咨詢意見在質量上存在極大的差別;而審計報告是按照審計准則實施審計程序後,按照規定標准,綜合審計結論產生的,審計報告質量基本相同;
5、咨詢報告提交委託人之後,委託人自己承擔使用和採納咨詢意見的責任;而審計報告公布後,使用人依據審計報告決策,造成的失誤,由出具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承當相應的審計責任。
6、咨詢報告對署名沒有要求;審計報告只允許注冊會計師署名和蓋章,並親自簽名。
咨詢報告與審計報告在責任承擔和效力上的不同:
1、咨詢報告除了對撰寫人名譽的影響外,其他方面基本不需要承擔責任;而審計報告是法律鑒證文書,應當承擔虛假陳述的法律責任;
2、咨詢報告不產生法律效力;審計報告是公證文書,得到社會上廣泛認可,特別是得到投資人,銀行和司法機關的認可。
供參考。
『肆』 根據有關規定,注冊會計師開展審計業務,有既定的規則,程序,出具的審計報告有法律效力,由會計師事務所
這句話不完整,應該是根據注冊會計師法的規定。
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供參考。
『伍』 求助,專項審計報告的法律效力問題
審計結論只能作為間接證據。
審計結論只是證明你們的核算符合公允會計准則,專而所有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屬法性以及有效是由你們負責的。
審計結論應該不是債務真實性、合法性以及有效的直接證據,效力有多大要看法官的採納程度。
建議:此問題最好請教一下律師,這已經不是會計業務范圍的內容了。
『陸』 股東聘請會計師事務所查帳,會計師事務所以股東名義查帳,不出報告,查帳結論有沒有法律效力
會計師事務所也的結論具有證據效力,可以作為人民法院直接採信的證據。
『柒』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有法律效力嗎由誰承擔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率。
注冊會計師以及相關事務所,只對相應報告中涉及自身專業分析判斷,以及法律規范的相應方面承擔法律責任。
『捌』 會計師事務所出據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率嗎
當然有效,出具審計報告就是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范圍。
『玖』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具有法律效率嗎
是有的,但不是「法律效率」,而是「法律效力」。
『拾』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有法律效力嗎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