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默示意思表示法律效力

默示意思表示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30 17:46:39

A. 默示是什麼意思

默示:指當事人的真正意思表示不能由直接表示得知,而僅由間接表示推知的行為。即可從其行為中用邏輯推理和實際生活的習慣原則來推知的意思表示。

B. 民法總則默示的規定是怎樣的

您好,一、民法總則規定的沉默意思表示的規定
第一百四十條【意思表示的形式】 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二、2017《民法總則》是怎麼規定意思表示的?
意思表示為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為是司法自治的實踐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義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為。
1、意思表示的生效
(1)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
(2)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3)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4)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
2、意思表示的撤回
行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應當在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前或者與意思表示同時到達相對人。
3、意思表示的解釋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不能完全拘泥於所使用的詞句,而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行為人的真實意思。
根據以上民法總則規定的沉默意思表示的規定,只有在符合當地的交易習慣,或者兩者之間存在長期交易活動,或是由於法律所直接規定的情形下可以以沉默的形式建立合同關系。無論是沉默的形式還是明示的方式訂立的債權債務關系,都是可以進行撤回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C. 關於《民法總則》的默示理解

請假及批准應當明示,民法總則規定的沉默意思表示的規定如下:
《民法總則》第回一百四十條規定:行為答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為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為是司法自治的實踐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義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為。

D. 默示民事法律行為有哪些

1、默示,指以明示(以語言、文字、或當事人了解其意義的符號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方式,間接作出的意思表示。
2、默示分為兩種:
(1)推定:從行為人作出的特定積極行為推知其意思表示內容。如A公司司機外出時,車壞了,送去維修,修好後司機將車取走。汽修要求A公司支付維修費用,否則行使留置權。A公司請求寬限一周。(A公司沒有直接說還與不還,但是請求寬限的行為,可以推定A公司承認了債務,是一種默示行為)
(2)沉默:即從行為人的單純沉默(消極不作為)中推知其意思表示的內容。如:A要賣房子給B,但是B一時之間拿不到主意,兩人遂約定:B考慮10天,10天未作表示的,視為同意。10天過去了,B沒有作出任何錶示。AB之間的合同成立。(事先有約定,約定不作為的行為是一種意思表示。)
3、《民能意見》第66條規定:不作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或當事人雙方有的情況下,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如果(2)中的例子稍稍改一下,那麼B的行為就不是一種意思表示了。如A要賣房子給B,對B說:你考慮:10天未作表示的,視為同意。這並不是兩人的約定,也非法定情況。

E. 法律上不作為的默示有哪些

當事人為意思表復示的方式有二種,即制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明示方式因當事人直接、明確、主動地將其內在意思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示於外部而清楚、明確,一般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而默示方式由於是根據當事人的某種行為按照邏輯推理的方法或按照生活習慣推斷出當事人(行為人)的內在意思表示。法律上不作為的默示有:
《民法通則》第66條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代理而不作否認的,視為同意。

合同法》第171條:試用買賣中試用期滿,買受人的沉默視為購買。

《擔保法解釋》第54條第2款:共同共有人明知個別共有人擅自將共有財產抵押而沒有表示異議的,視為同意。

《合同法》第47條第2款:第三人催告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視為拒絕。

《合同法》第48條第2款:第三人催告後,無權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視為拒絕。

《繼承法》第25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F.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的默示具體內容是什麼

默示是以特定行為表達意思的方式。又可分為積極和消極的行為,

消極的行為即沉默,是指單純的不作為。

單純的沉默也可以用來行使形成權

以單方法律行為來行使形成權,而單方法律行為是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包括明示的和默示的,默示的又包括積極的行為和消極的行為,消極的行為就是指單純的沉默,因此單純的沉默可以用來行使形成權。

G. 法的默示認可的概念

法的認可主要有兩種方式:
(1)明示認可,即在規范性文件中明確規定哪些已有的道德或習慣等規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這種認可的規范往往構成規范性文件的內容。
(2)默示認可,即國家沒有明文規定哪些社會規范是法律,而是通過法院判決時援引的方式承認它們的實際法律效力。以這種方式存在的法,往往是通行於一定地區、一定民族之間的習慣法,如經國家認可的家法族規、村落規約(鄉規民約)、行業(行會)規范等。

H. 可產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為

答:不屬於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為,是屬於以形體語言直接表示內心意思的情形,而非通過推定或沉默形式。

I. 什麼是法律意義上的默認

應該是「默示」而不是默認。是意思表示的一種。
具有法律效力的默示,見參考資料
或者可以歸納為1、作為(交易習慣)2、不作為(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

熱點內容
不喜歡法學 發布:2025-07-10 23:25:37 瀏覽:757
我國合同法的體系構成包括有 發布:2025-07-10 23:23:41 瀏覽:475
宣傳法律知識意義 發布:2025-07-10 23:21:55 瀏覽:515
千家峒司法 發布:2025-07-10 23:21:55 瀏覽:2
香港反種族歧視法條例 發布:2025-07-10 22:57:12 瀏覽:170
成都高考異地政策法規 發布:2025-07-10 22:56:18 瀏覽:360
安徽省水源保護條例 發布:2025-07-10 22:54:28 瀏覽:192
鼓樓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7-10 22:54:27 瀏覽:597
林業政策與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0 22:50:07 瀏覽:331
lol皮城執法官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22:48:53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