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於手機的法律責任
1. 中國有沒有關於手機維修的法律
根據三包規定之一《行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六條第七項的規定:修理者應當承擔因自身修理過錯造成的責任和損失。
也就是廠家及其指定維修站應當連帶賠償你的損失。
@@@@@@@@@@@@@@@@@@@@@
法律依據:三包規定之一《行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http://mobile.163.com/06/0430/17/2FVKVB7J00111SNB.html
第六條 修理者應當承擔以下責任和義務:
(七)承擔因自身修理過錯造成的責任和損失;
2. 中國移動有什麼責任可以有什麼法律手段要求中國移動賠償損失嗎
這問題太過專業,假如能證明中國移動在這里頭存在過錯,那麼可以認定移動公司侵權。不過,目測基本不可能。只能報警,由警察解決。
3. 中國有針對手機法律責任嗎
有針對產品的,套用就是
4. 關於手機三包的法律問題
你還沒有到換新機的條件.
1/由於主板是廠家提供的零配件,因為廠家沒有向客服提供零配件,導致客服在60天內沒有修好,按照手機三包規定第16條,這時你才可以換新機.
2/如果客服那裡有主板,在30天內沒有修理好,按照手機三包規定第17條,這時你才可以換新機.
3/換新機不是找客服,應該是找銷售商換新機
4/你可以拿著7月份去檢測的維修單,要客服在單上註明,7月某日送修,需要換主板,等客服通知,光口頭說,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你的手機要換主板,假如你目前用不了這手機,建議放在客服那裡,然後拿個備用機
法律依據:
《行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http://tech.163.com/mobile/06/0430/17/2FVKVB7J00111SNB.html
第十六條 因生產者未按合同或者協議提供零配件,使維修者延誤了維修時間,並自送修之日起超過60日未修好的,憑發貨票和三包憑證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記錄,由銷售者負責免費為消費者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行動電話機主機。
第十七條 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時間超過30日未修好的,憑發貨票和三包憑證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記錄由銷售者負責免費為消費者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行動電話機主機。
5. 有關手機網路的法律法規
涉嫌詐騙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第五條 詐騙未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詐騙目標的,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定罪處罰。 利用發送簡訊、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一)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二)撥打詐騙電話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 實施前款規定行為,數量達到前款第(一)、(二)項規定標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6. 一個關於手機的法律問題
可以向消協投訴,可能屬於欺詐,要雙倍賠償
7. 關於手機的法律問題
以你所說不能認定為欺詐,法律是解決生活的,我直接用生活加法律來回答,你明白不是純法律,那不是生活。手機主要是以功能為賣點的,外形大同小異,這時的評定標准不在是外形,是功能,尤其是我國對山寨的容忍度,更應如此,甚至在功能山寨已經勝於原版只是違反你說的「出版權」,但國家卻不追究,你又怎麼講?連標准都沒有或被否定你又怎麼來衡量我?很欣慰的是,我們山寨技術很過硬,所以請按現實來評判
8. 中國人類用法律法規有新型政策嗎要: 手機號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版絡接入、域權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