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購金法律責任
① 什麽是住房認購金,和定金的區別是什麽
住房認購金是在商品房交易中,購房者具有購房意願後向開發商繳納的預付款,認購金與定金的區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法律性質不同。住房認購金屬於購房款的一部分,不具有由擔保性質;而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合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
二、違約責任不同。繳納認購金後,如果乙方違約,解除購房合同,則認購金應當歸還,另行追究違約責任;而交付定金後,違約方將承擔定金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規定,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三、交付數額不同。認購金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沒有數額限制;而定金不超過購房款的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九十一條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② 認購書的法律效力具體是指什麼
核心提示:認購書確定的是房屋是否要買賣的關系,而正式合同確立的是正式房屋買賣關系,二者有本質的區別。由於有關部門對認購書尚未做出嚴格的規定。下面由法律快車編輯為您介紹認購書的法律效力方面的內容。
認購書的法律效力是怎樣?
③ 出事了,買房認購金的問題,我該怎麼辦
認購金不是法律規定的必經過程,認購金是可以要回來的。
2001年6月1日《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之前向買受人收取預訂款性質費用的,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所收費用應當抵作房價款;當事人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向買受人返還所收費用;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如果交納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定金,消費者一旦違約將無權收回,因此定金交付容易、要回難,消費者一定要慎重。至於所謂的「認購金」、「意向金」、「訂金」等,雙方則要約定其性質及約好是否能夠退還,一並在合同里註明。
認購金不等同於定金。認購金不是法律規定的必經過程,而是房地產交易領域的一種習慣做法。是你與發展商就房屋買賣的意向初步達成協議時交的預付款。只是約定你需在指定期限內與開發商簽署正式合同,約定開發商在指定期限內不得將此房轉賣他人、加價等,認購金可退也可不退看雙方約定。
當時只給了一張收據,但是並沒有簽認購協議之類的任何協議或者合同。///很好,千萬別去簽訂任何書面的東西。
他們都以交錢之前已經口頭告知所交認購金不能退為由不退給我們錢。///你還可以說交錢之前已經口頭告知所交認購金能退為由,為什麼不退錢。
口說沒用,要講證據。趕緊找房地產行業的律師吧。
還有一個極端做法,反正雙方並沒有約定指定簽合同期限,開發商就不敢任意把你這房子賣掉。開發商敢違約嗎?其後果...... 恭喜樓主發財,呵呵!
④ 認購書的法律性質是什麼簽了會有什麼後果
2、認購書的法律意義。認購書在實踐中稱謂不一,如認購意向書、購房訂購單、購房預訂單、訂購房屋協議等,上海的示範文本則稱為定金合同,這個稱謂揭示了認購書的實質意義。 3、簽定認購書的法律後果。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解釋》第四條規定: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所以,一般情況下,簽定認購書的後果就是因一方的原因未能訂立合同的,則適用定金罰則,雙倍返還或沒收定金。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的事由,導致合同未能訂立的,返還定金。 4、什麼情況認購書等同於商品房買賣合同?需要特別提示的是,如果商品房的認購書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商品房基本狀況;商品房的銷售方式;商品房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交付使用條件及日期;裝飾、設備標准承諾;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交付承諾和有關權益、責任;公共配套建築的產權歸屬;面積差異的處理方式;辦理產權登記有關事宜;解決爭議的方法;違約責任),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5、簽定認購書並不是買房的必經程序。雙方對交易條件可以當場確定的,也可以直接簽定房屋買賣合同。
⑤ 購房認購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認購書全稱為《商品房認購書》,是購房者與開發商對交易房屋有關事宜的初步確認內。在沒有簽訂《商品容房買賣合同》前,是解決買房相關事項的條款,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當您簽認購書時,需要注意開發商的信息是否准確;有沒有「預售/銷售許可證」的證書編碼;房屋基本信息包括樓層、朝向、戶型、房價等要約定清楚;定金繳納的時間、金額及違約處理辦法要與開發商進行約定;還要注意將開發商對你的承諾寫進認購書中。
因為認購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簽時,還要仔細查看。
⑥ 私募基金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辦法》規定,私募基金的法律責任有以下五方面: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有下列7種違規情形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1.違反《辦法》第七條、第八條,不履行登記備案義務;
2.違反《辦法》第十一條、第十四條,向非合格投資者募資或者變相公募;
3.違反《辦法》第十五條,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4.違反《辦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未對投資者採取評估、確認等措施,未對基金進行評級,或者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
5.違反《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未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信息或者未按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報送信息;
6.違反《辦法》第二十六條,未按要求保存相關資料;
7.違反《辦法》第二十三條,有第一項至第七項和第九項所列禁止行為之一。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辦法》第二十三條第八項規定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等行為的,按照《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二百零三條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處罰。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證券投資基金法》有關規定的,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處罰。
(五)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私募基金風險
對廣大私募基金投資者而言,最應該警惕的私募基金風險可以分為六大類:
第一信息不透明的風險,由於私募基金沒有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信息不透明是最大的私募基金風險,凡是涉及投資運作及管理的過程,例如投資方案、資金轉移及項目跟蹤管理等過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很大可能。
第二投資者抗風險能力較低。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參與私募基金投資,都是看重了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後也對應著高風險,很多投資者並沒有相應的抗風險能力,所以投資需重點關注此類私募基金風險。
第三基金管理人導致的私募基金風險。由於缺乏嚴格的行業准入標准,基金經理門內的管理能力、行業地位及市場認同度等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同樣的市場環境,一部分基金經理能夠憑借精準的投資為投資者帶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經理則可能造成投資者的損失。
第四較高的道德風險。基金項目一般是以合夥形式成立的,但受到專業、地理及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投資者並不能有效的對項目進行監督與管理,所以道德風險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私募基金風險。
第五項目融資缺乏專業度。項目融資一般需要很高的實務經驗及專業能力等,但一些私募基金經理或管理團隊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的監控、管理項目融資。
第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風險。部分私募基金會通過故意誇大收益、隱瞞項目等來吸引投資者參與投資,而這些私募有很大可能是在非法吸引公眾存款。
雖然投資者往往被私募基金的高風險所吸引,但私募基金認購門檻高達百萬,對許多投資者來講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一切可能導致私募基金風險出現的因素投資者都必須知道。
私募基金高管人員要負法律責任嗎
我國公民,包括私募基金高管人員,其任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都受我國各類法律的約束。一旦投資私募基金遭遇虧損,經過查實,是由私募基金公司內部管理造成的,那麼其內部管理人員必然要承擔相應責任,如只是受其運營管理水平限制而導致虧損的,則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相關風險由投資人承擔。
⑦ 買房要交認購誠意金,請問合法嗎
購誠意金。
這個有可能是開發商開始試探市場的一種手段,
目的是了解市場能夠帶給他們多少訂單,
換句話說,也就是定金的意思,從交易角度是看,應該是合法的。
因為這筆款是可以沖抵以後房款的。
一次性繳納10萬元認購款,甚至全款營我覺得都應該是合法的,
房子是開發商的,他要怎麼賣是他的權利,就像你平時買東西一樣,
你有你買的權利,他有他賣去權利。
你主要是要看開發商有沒有五證二書,關鍵是房屋預售證,
如果有你可以放心買,如果沒有開發商銷售就是違法的。
如果你確定買房,注意下面一些問題就行了:
看房之前應該注意:要作好准備,收集整理好所查看住房的有關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隨身帶好皮尺、筆記本、筆和計算器,以為親自丈量、繪制平面圖之用。
到現場後,應在現場周圍觀察一段時間,弄清住宅小區的方位和所處環境質量。
察看小區內部環境,如小區規模、布局格調、綠化面積、幢距、圍牆高低、路況、車庫、安全程度等;
察看小區外部大環境,交通道路及車站設置,菜場及商業網點設施,學校、醫療機構、體育場所,雜訊及污染等。
看所購房屋時,要查看房型,開門見亮,心情舒暢,房間、客廳、廚房等盡量明亮,功能齊全,布局合理。
檢查採光通風狀況,打開門窗,實際了解房屋的日照、採光、通風實況。
核實面積和實際利用率。實際丈量,查看暗角和僅供走道之用的面積大小,計算使用率。查看房屋、建築質量,如牆角有無裂痕,門窗關閉是否嚴密,牆、地面是否平整,天花板有無裂縫,管道周圍有否滲水等。
不但晴天去看,下雨天也要去看,要在雨天查看屋面有否滲水;
既看卧室、廳,更要看廚房、衛生間,因為煤、水、電、衛等均在廚衛里,容易出問題;要向已入住的住戶詢問,認真聽取老住戶的親身感受,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⑧ 買房交了認購金不退怎麼辦
認購金不是法律規定的必經過程,認購金是可以要回來的。
2001年6月1日《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之前向買受人收取預訂款性質費用的,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所收費用應當抵作房價款;當事人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向買受人返還所收費用;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如果交納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定金,消費者一旦違約將無權收回,因此定金交付容易、要回難,消費者一定要慎重。至於所謂的「認購金」、「意向金」、「訂金」等,雙方則要約定其性質及約好是否能夠退還,一並在合同里註明。
認購金不等同於定金。認購金不是法律規定的必經過程,而是房地產交易領域的一種習慣做法。是你與發展商就房屋買賣的意向初步達成協議時交的預付款。只是約定你需在指定期限內與開發商簽署正式合同,約定開發商在指定期限內不得將此房轉賣他人、加價等,認購金可退也可不退看雙方約定。
當時只給了一張收據,但是並沒有簽認購協議之類的任何協議或者合同。///很好,千萬別去簽訂任何書面的東西。
他們都以交錢之前已經口頭告知所交認購金不能退為由不退給我們錢。///你還可以說交錢之前已經口頭告知所交認購金能退為由,為什麼不退錢。
口說沒用,要講證據。趕緊找房地產行業的律師吧。
還有一個極端做法,反正雙方並沒有約定指定簽合同期限,開發商就不敢任意把你這房子賣掉。開發商敢違約嗎?其後果......
恭喜樓主發財,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