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用到的法律知識
❶ 請問我國對老年人在法律上有怎樣的權益保護,這樣的法律知識在哪裡查詢
這樣的法律規定不是很多,但是需要明確是哪方面的權益需要保護,目前我國有以下的法律法規,可以供你參考下:
1、《
》是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保護、保障制定的專門性法律;此外,我國《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刑法》以及《勞動法》等重要法律法規中,也都對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作了相應的規定。
2、《憲法》第45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
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49條第3款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該條第4款規定:「禁止破壞
,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3、《民法通則》第104條第1款規定:「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
4、《婚姻法》第2條第2款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全法權益。」第21條第1款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該條第3款規定:「子女不履行
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
的權利。」
5、《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該條第2款規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61條第1款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勞動法》第70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
,使用權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73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1)退休;2)患病、負傷;3)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4)失業;5)生育。
❷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相關知識問答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老齡工作機構負責指導、督促、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確定人員具體負責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健全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五條 全社會應當尊重、關心、幫助和照顧老年人。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提倡義務為老年人服務。第六條 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應當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敬老、養老、助老教育。第七條 農歷九月九日為本省老人節。第八條 贍養人必須對老年人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贍養人放棄繼承權、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或者其他理由而解除。贍養人的配偶和家庭其他成員應當支持和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第九條 贍養人應當在經濟上供養老年人。贍養人必須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低於贍養人家庭成員的平均基本生活水平。老年人與贍養人分開生活的,贍養人必須給老年人安排必要的生活物品,按期給付贍養費。老年人患病就醫需要贍養人提供醫療費用的,贍養人必須及時提供。第十條 贍養人應當在生活上照料老年人。老年人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贍養人必須承擔護理的責任;本人護理有困難的,應當請人代為履行。第十一條 贍養人應當在精神上慰藉老年人。老年人和贍養人分開生活的,贍養人應當看望和問候老年人。第十二條 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對老年人居住的房屋,贍養人應當履行維修的義務。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房屋,贍養人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或者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者租賃關系;申請辦理老年人自有房屋的過戶等手續時,應當出示老年人簽名同意的書面材料。第十三條 贍養人應當尊重老年夫妻共同生活的意願,不得強迫老年夫妻分開居住。第十四條 贍養人之間就贍養義務有爭議的,或者老年人要求簽訂贍養協議的,應當簽訂贍養協議。第十五條 老年人有權依法處分個人的財產。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強行索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方式侵佔、毀壞老年人的合法財產。老年人有依法繼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親屬遺產的權利,有接受贈予的權利。第十六條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扶養能力,屬城市居民的,由當地民政部門發給高於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生活費,或者由社會福利院供養;屬農村居民的,鄉鎮人民政府必須組織實施供養制度,有條件的應當集中在敬老院供養,不能集中供養的應當落實到戶供養,並保障其生活不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第十七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醫療保健服務。城市可以根據區域衛生規劃設立老年病醫院,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開設老年病專科門診和老年家庭病床,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和優質服務。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實際需要,有計劃地興辦非營利性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醫療康復中心和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等老年服務、福利設施。有條件的村(居)民委員會和離、退休老年人較多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開辟老年人活動場所。鼓勵社會力量興辦老年服務、福利設施,發展為老年人服務的服務產業。興辦老年服務、福利設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優惠政策。第十九條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辦好各類老年學校,並加強領導,統一規劃。第二十條 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加強老年文化體育工作,組織老年文化體育活動。第二十一條 提倡有條件的村(居)民委員會向本村(居)民委員會的老年人發放養老補助金。第二十二條 對七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由當地人民政府老齡工作機構頒發全省統一製作的《老年人優待證》。持《老年人優待證》的老年人,在全省范圍內享受下列優惠待遇;七十周歲以下的老年人,在全省范圍內享受下列第(一)、(二)項規定的優惠待遇:(一)優先購買車票、船票、飛機票,優先上車、上船、登機;(二)到醫療機構就診優先掛號、就診、取葯、住院;(三)免費進入公園、風景名勝區、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場所參觀游覽;(四)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車輛;(五)免費使用收費公共廁所。除前款規定外,各地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擴大老年人享受優惠待遇的范圍,降低享受優惠待遇的年齡。
❸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的老年人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第十條 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一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第十二條 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 第十三條 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者租賃關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 第十四條 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 第十五條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第十九條 老年人有權依法處分個人的財產,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不得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
老年人有依法繼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親屬遺產的權利,有接受贈予的權利。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應當依法及時受理,不得推諉、拖延。
第四十四條 不履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職責的部門或者組織,其上級主管部門應當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致使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其所在組織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給予行政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發生糾紛,可以要求家庭成員所在組織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調解前款糾紛時,對有過錯的家庭成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人民法院對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或者扶養費的申請,可以依法裁定先予執行。 第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 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家庭成員有盜竊、詐騙、搶奪、勒索、故意毀壞老年人財物,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1]它是以中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為依據的,是中國第一部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和發展老齡事業相結合的專門法律。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法共分為五部分內容:一是立法宗旨部分,重點闡述了立法目的、年齡界定和保障內容三方面的法律規定及其依據;二是家庭養老部分,重點闡述了堅持以家庭養老為主要形式的「三種根據」、老年人需要特別保護的「六種權益」、贍養人需要履行的「六項義務」,禁止贍養人對老年人的「六種侵權行為」等有關法律規定;
三是社會保障部分,重點闡述了建立老年社會保險制度、保障「三無老人」的助養辦法、興辦老年社會福利設施和制定屬地敬老優老政策等方面的有關規定;四是積極養老部分,重點闡述了要「養為結合」和要「以為促養」的有關法律制度;
五是法律援助部分,重點闡述了老年人訴狀優先受理、訴訟費用可緩、減、免,可以獲得法律援助和依法裁定先於執行等四項援助內容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