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屋確權後具有法律效力嗎

房屋確權後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1-01 03:40:28

1. 在一審法院庭審《房屋確權》案中,認定房屋屬被告所有還是原告所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是什麼

法庭對任何案件的復審理都是以證制據作出判斷,而房產證和登記證明就是現有表面歸屬的證據,如果對此產權證有質疑,法院就會溯源,追溯這個證的取得過程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取得過程合理合法,就會確認產權證的真實性,如果取得過程有不合理合法的地方,這就得看法官對理據的判斷了。

2. 房屋確權,有糾紛,另一方私自確權生效嗎

離婚後,確權和分割都是可以採納的兩個法律救濟措施。離婚雙方均不願意馬上提出離婚後財產糾紛之訴,而是提出確權之訴符合法律規定。但是如果一方主張確權,另一方主張分割又不提起反訴,人民法院不宜對房屋的確權或分割作出判決。

首先,如果離婚雙方只要求確權,不要求分割,不但符合物權法的規定,也符合婚姻法的規定。
在夫妻關系解除之後,共同財產分割之前,原夫妻共同財產可以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處於共同共有狀態。婚姻關系的解除並不必然馬上影響財產關系共有的狀態。對夫妻共同財產而言,夫妻離婚僅帶來共有基礎的喪失,並不導致夫妻共同財產的自然分割。夫妻離婚了,如果沒有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仍屬於共同共有。
其次,如果一方主張一方主張財產確權,而另一方主張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法院一般會駁回確權之訴。
本案並非離婚的雙方均不要求分割共同財產,而是一方要求確認共同所有,另一方提出該財產是其個人所有的抗辯。主張該財產是其個人所有,也是分割財產的一種表現形式,目的在於排除共同所有。在一方要求確認共同所有,另一方要求分割財產的情況下,法院應對財產進行分割。

3. 農村宅基地,房屋確權會永遠有效嗎

以下情況下宅基地會被收回:

1.宅基地長時間閑置

宅基地最重要的使用原則就是保障農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宅基地長時間閑置就無法發揮其作用,農村集體有權收回。

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2.戶口遷出,房子倒塌不可居住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不少農村人湧入城市,在城市安家落戶,戶口也遷往了城市。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只能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也就是說,戶口遷出後,就沒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資格了。不過,農村的房屋屬於公民私有財產,依然受法律保護,基於「地隨房走」原則,如果房子還可居住,那就可暫時獲得宅基地使用權;如果房子不可居住了,宅基地應由集體收回。

3.改變宅基地使用性質

宅基地作為村民生活基本資料,村民可以無限期免費使用,但僅限於居住,若村民擅自更改宅基地的用途,如修建工廠、商鋪等,農村集體有權無償收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

4. 房屋確權案件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7年10月28日)
(二)行政法規及文件
(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1月8日)
(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2010年1月7日)
(3)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2010年4月17日)
(4)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11年1月26日)

5. 宅基地復墾確權後 確權證有法律效力嗎

承包的土地,發土地承包使用證。房子發宅基地使用證。正在實施中。

6. 房屋確權手續辦完了證沒發放有法律效應嗎

這種情況下是有法律效應的因為確權的手續已經辦辦完了

7. 請問拿到法院房屋確權判決書是否和房產證是同等的法律效力

從法律上講,法院的生效判決就可以引起物權的變動。也就是說,如果法院生效判決,房子歸你所有的話,那麼從法律上講這個房子就是你的。判決的效力和房產證效力,從這一點上來說是一樣的。

8. 開發商確權交付後的房屋有法律效力嗎

房屋產權要登記過戶才行。

9. 確權的房屋確權

1988年12月24日,馬德雲出價3萬元,向馬文良購買西寧市七一路93號房屋。請中人到場立下了契約,先付2萬元房款。1989年3月28日,馬德雲以「馬文良未按期交房並有反悔表現」為由向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法院起訴,訴求判令馬文良按所立契約交房並承擔逾期房租。1989年11月2日,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房屋買賣糾紛案進行調解。以馬文良賣房未經其妻馬秀英同意為由,認定與馬德雲房屋買賣協議無效,馬文良退馬德雲房價款2萬元,付補償費2800元。調解書經送達雙方當事人簽收。馬德雲不服,自1992年3月開始即以生效調解書「認定七一路93號房屋屬馬文良所有不當」為由,先後向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法院和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兩級法院復查後均予以駁回。1993年10月,馬德雲向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該院又一次駁回馬德雲的申訴並告知:「本院對該案進行了復查,認為原審以房屋買賣糾紛進行了調解,在調解過程中沒有違背法定原則。現你以房屋確權糾紛提出申訴,本院不能直接審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你應向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告知精神,1994年3月,馬德雲以房屋確權糾紛再次將馬文良起訴至城東區人民法院。訴稱其1983年11月7日出資3708元從馬文虎處購得該訴爭房並用於和馬文良、馬德林開鋪子。1984年7月合作不成散夥時,考慮到姐夫馬文良家生活困難,答應由馬文良繼續借用該房,未訂書面協議。1988年3月收回該房與馬吉林一起開電機修理門市部。同年12月從上海辦事回來,發現馬文良乘機侵佔了該房,於是假裝買此房,以阻止馬文良將房賣給他人,而起訴的真正目的是要回該房。1989年城東區法院調解時未對房屋產權作出正確處理,訴求法院判令馬文良返還房屋並賠償損失。馬文良辯稱該訴爭房是其與馬德雲、馬德林共同購買,散夥時已將房子、設備折價分攤,給馬德雲、馬德林退清了應得款項,房屋產權歸其一個所有,西寧市城東區法院審理認為:「本市七一路93號臨街鋪面二層上下四間小樓房一幢,系馬德雲所購之房屋,有證人證言,買房契約所證實,其訴訟請求應予支持。但因原、被告借房時未辦理手續,原告對造成的糾紛負有一定責任。被告馬文良主張房屋屬他所有,但不能舉證,故不予支持。」遂於1995年2月25日,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一百三十四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訴爭房歸馬德雲所有,馬文良退還房屋並賠償馬德雲的收益損失34520元。
馬文良不服該一審判決,以「本案已由城東區法院調解結案,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為由,訴至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
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1995年10月10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八十六條之規定,裁定:撤銷一審判決。
馬德雲不服該裁定,提出申訴。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審查後答復馬德雲:二審裁定運用法律正確,並無不當,應予維持。此後,馬德雲以「七一路93號房屋產權歸其所有,城東區法院1989年調解結案時未對房屋產權作出正確處理」為由,又向城東區法院對原生效調解書提出申訴,遭駁回後又以同一理由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原生效調解書進行再審。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後,經該院審判委員會討論,認為:本案事實不清,遂於1996年12月19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裁定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
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認為:訴爭房屋系原審原告馬德雲所購,有證人證言及買房契約所證實,其申請再審理由應予維持。原審被告馬文良主張房屋屬他所有,證據不足,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有誤,應予改判。遂於1997年6月25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及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條第四項之規定作出判決:1.撤銷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法院(1989)東法民字第426號民事調解書;2.訴爭房屋屬馬德雲所有,由馬文良在判決生效後三個月內歸還。
馬文良不服再審判決,於1997年8月24日向西寧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西寧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馬德雲從1983年購房到1988年發生買賣房屋糾紛,再到1992年申訴前,從未主張過房屋的所有權。而從1983年合夥購房到1992年提出對該房確權,時隔近十年,已超過法定訟訴時效。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致使判決發生錯誤。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民事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工作暫行規定》第七條之規定,提請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抗訴。
青海省人民檢察院復核全案後認為:1983年11月7日,馬德雲與馬文虎買賣該訴爭房屋時,未辦理任何合法手續,不能確認馬德雲對該房屋擁有所有權。1984年馬德雲、馬德林退出五金焊接門市部時,該房由馬文良繼續使用。馬文良稱馬德雲當時將房子歸給他,沒有書面協議。以上均不能證實該房歸屬問題。但是,從以下事實可以證實馬德雲對房屋產權歸馬文良所有沒有異議,產權應歸馬文良所有。(一)1998年3月馬德雲與妻弟馬吉林共同向馬文良租用該訴爭房屋;(二)1988年底馬德雲與馬文良協商立約購買此房;(三)1989年馬德雲又以房屋買賣糾紛起訴馬文良,並接受了法院調解;(四)1989年城東區人民法院對該房第一次作調解處理時,馬德雲曾對馬文良關於該房產權已發生歸轉等事實的陳述明確表示承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五條第一項、第三項之規定,馬文良主張房屋所有權,無需舉證。1995年12月1日馬文良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已能認定其對該房擁有的所有權。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訴爭房屋系馬德雲借與馬文良使用的事實有誤,判令馬文良承擔侵權責任顯屬不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於1998年6月3日向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再審。再審認為檢察機關抗訴理由成立,應予採納。原生效判決認定事實不清,應予改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款和第一百五十三條一款(三)項之規定,於1998年10月12日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生效判決第一項(即撤銷生效的調解書),改判訴爭房屋歸馬文良所有。

熱點內容
法律效力和指導效力 發布:2025-07-10 02:13:15 瀏覽:445
青少年活動中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0 02:12:23 瀏覽:206
蘇州市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 發布:2025-07-10 01:48:50 瀏覽:846
司法行政機關信訪工作辦法 發布:2025-07-10 01:47:50 瀏覽:478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劃分經濟法 發布:2025-07-10 01:44:05 瀏覽:591
廊坊刑事律師 發布:2025-07-10 01:39:04 瀏覽:207
船員規章制度執行力的總結 發布:2025-07-10 01:37:27 瀏覽:911
中國注冊會計師有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01:31:17 瀏覽:53
法治引領下的 發布:2025-07-10 01:30:43 瀏覽:815
協議書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土地土 發布:2025-07-10 01:22:46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