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城管打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城管打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01 12:46:56

❶ 城管打人至輕傷,公安局應立案嗎

治安案件有人傷,公安機關通常應當予以處理。

❷ 城管打人,會受到什麼處罰

你好!

做傷情鑒定,如果是輕傷,則對方涉嫌故意傷害罪,建議你盡快報警。

❸ 當地城管管城管打人犯法嗎

城管打人犯法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民平等的享有生命權、健康權等權利,任何人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❹ 城管打人,上去阻止犯法嗎

如果被打的人沒有違法,去打城管的行為能證明城管是先動手的,理論上不犯法,根據法律規定,城管沒有打人的權力 ;但是見義勇為不能超過一定程度的限制。

❺ 城管打人犯法嗎

城管打人是犯法的。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入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正當防衛、法院執行死刑,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法採取制服、使用警械武器、強制帶離等除外),所以,城管打人屬於違法行為,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進行處罰;造成他人輕傷或重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

城管作為行政執法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要依法辦事,文明執法,不得打罵他人。如果因毆打他人造成輕傷以上的,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要予以治安處罰。



❻ 城管執法人員執法過程中造成他人重傷要負哪種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回管制 犯前款罪致答人重傷的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殘疾的 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 或死刑
235條、過失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致人重傷,分主觀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和主觀並非故意而是過失致人重傷。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量刑原則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經法院審理認為,犯罪嫌疑人系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 造成受害人終生殘疾的
量刑原則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 或死刑
過失致人重傷 處 3年以下有期徒刑
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 都需要承擔受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同時,城管局作為國家行政機關,對於被追究刑責的城管隊員 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39條第六款解除勞動合同
該局對業務的主管副局長將同時面臨因此事所導致的惡劣社會影響 而被追究的行政處罰之責。

❼ 城管四五個打一個人,能定什麼罪,到法院起訴什麼效果

你可以有兩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
權益:你可以通過當地人民檢察院提請立案監督,要求公安機關復查,說明不立案的理由,或者通過檢察機關督促公安機關對有關犯罪嫌疑人盡快立案偵查;也可以自行收集有關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法院對被告的行為作出刑事裁決,同時也可以提出附帶的民事訴訟,要求被告對你的人身損害作出經濟賠償。

此外,由於你是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傷害,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有關工傷認定,如果被認定為屬於工傷,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享受有關工傷的待遇。
城管執法必須要正常執法。變相執法(暴力行為)導致當事人受傷,當事人應當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保護公民的私人財產,法律沒有規定城管有沒收私人財產的權利。
再說,你被打傷了,
根據受害者傷情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通俗的說,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就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兩種情況:一是公安機關立案偵察,證據齊全後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最後經法院審判。一旦公安機關予以立案偵查,進入訴訟程序,意味著,國家公權力的介入,意味著國家對於違法犯罪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公訴案件就不能私了。二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屬於自訴案件,自訴案件主要還是鼓勵和解,原告只要自願撤訴被告就不必負法律責任,在實踐中,如果真的是輕傷,一般只要達成了賠償協議並執行了,一般不會判刑.
三、法醫鑒定為輕微傷的輕微傷害案件,公安機關進行雙方調解、賠償醫療費等達成協議,還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打人者進行行政拘留、罰款等。 如果賠償達不成協議,可以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傷害所受的損失。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熱點內容
法官的責任感 發布:2025-07-09 21:44:31 瀏覽:685
企業為何要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21:31:44 瀏覽:730
兒童攝影員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21:08:47 瀏覽:292
朔州市城區法院 發布:2025-07-09 20:58:20 瀏覽:980
立法學體系 發布:2025-07-09 20:48:31 瀏覽:125
社會與法法律講堂文史版央視網 發布:2025-07-09 20:40:53 瀏覽:534
中美法官的地位 發布:2025-07-09 19:50:43 瀏覽:430
全國司法會議 發布:2025-07-09 19:50:43 瀏覽:540
道德的價值目標 發布:2025-07-09 19:48:31 瀏覽:526
招行司法凍結 發布:2025-07-09 19:48:30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