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原件出借他人的法律責任
㈠ 身份證復印件能借給別人亂用嗎
這是不可以的。
1:一個人的身份證就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行為證明,代表了某個人的社會活動。不能讓別人拿去亂用。
2:如果被不法分子拿去使用辦理手機卡以及各種證件等等會給社會造成一些混亂。也給身份證主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當然,有時候身份證丟失或者一些復印件流落在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雖然會給主人帶來麻煩,卻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4:對於身份證原件丟失無需再辦理掛失和登報聲明。也無需在身份證復印件中加註使用用途等內容。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所以,身份復印件丟失或者復印件被別人使用不會有什麼實質損害,雖然可能被用作辦理手機卡等類似東西。如果使用者出現什麼問題,有違法違紀行為,追究使用者的法律責任以及辦各種手續時審核者的責任,對於主人可能有些小麻煩但不嚴重。基本如此。
㈡ 我把身份證借給別人用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嗎
你需要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和經濟責任甚至是生命責任。你想想,就算你不存在了,還有另一個人在以你的身份和名義在正常生活逍遙著,你不感到恐懼嗎?
㈢ 如果把身份證借給別人出了事我會負法律責任么
不要借,她出了事情有,你要付很大的責任,這不是面子的問題,也不是仗義不仗義的問題。借了出事情,她爸媽找你,你就知道厲害了。你就告訴她,你身份證在你爸媽那裡
㈣ 冒用他人身份證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使用他人身份證,且以他人名義進行活動,屬於冒用他人身份證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視情節輕重,會承擔不同的法律後果。
一、行政責任:罰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沒收違法所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二、民事責任:冒用者需賠償損失,被冒用者無需承擔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刑事責任:冒用者觸犯刑法,以犯罪論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盜竊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4)身份證原件出借他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要注意的是,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且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用證單位負有反復核對人、證一致性的責任,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
用證單位不履行人、證一致性核對責任導致公民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像案例中的韓某拿著武漢胡小姐的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銀行顯然沒有盡到審核義務,也應擔責。
提醒:
1、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應妥善保存。
2、可申請登記指紋信息防盜用。
現在,出入很多場所都需要出示身份證,隨身攜帶身份證也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出行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止身份證被冒用?受訪的兩位律師表示,個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的保管和使用一定要謹慎,切記身份證原件盡量不要外借或寄存他處,丟棄身份證復印件時應先將其撕毀。
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在復印件不妨礙內容閱讀處親筆詳細註明用途,萬一日後有意外發生,也好查對筆跡、認定責任。
一般來說,身份證復印件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時才有效,同時,身份證復印件也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比如他人冒用你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了手機卡惡意欠費,主要過錯在於業務員沒有認真審核。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在身份證復印件上進行簽注,加以預防:用藍色圓珠筆或簽字筆寫上『某某事務專用』字樣,內容盡量詳細,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在簽注時部分文字與身份證要有交叉;通常寫三行,每一行後面要畫上橫線,以免被他人偷加文字。
8月10日,公安部、中央綜治辦、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社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8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確公民應當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證,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
公民應當增強居民身份證安全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同時,公告也對防止信息被冒用加以明確: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有利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公民可積極主動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
如果是身份證丟失去補辦身份證,可以登記指紋信息,這樣可以更保險。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安全保護意識,盡量不外借身份證。
㈤ 借用他人身份證在法津上將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治安處罰法規定身份證是不允許出借、出租、轉讓的,公安機關可以對這些行為做出行政處罰;
在民事上,借用他人身份證,並基於此進行的民事行為是欺詐的民事行為,沒有法律效力。因此即使雙方同意並簽訂了協議,也不受法律保護;
與特殊的人相聯系的、賦予人特定的資質資格的許可、執照須由本人辦理,冒用他人名義辦理的許可、執照已經發現將被注銷、吊銷,並可給予其他行政處罰,如罰款;
在使用他人名義辦理的執照的過程中,如果你的行為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權利的損害或者違約,由於出借人也存在過錯,將和你一起承擔連帶責任。
㈥ 自己的居民身份證原件可不可以隨隨便便借給熟人和生人使用
絕對不可以!自己的身份證是證明你自己身份的證件,如果隨便給了別人,那別人用這個證件做什麼違法的事情,你都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或者別人利用它洗錢、詐騙等,你就是他們的幫凶!如果你不想給自己找麻煩,千萬不要把身份證隨便借給別人!!
㈦ 出借身份證幫他人轉移家庭財產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1 首先是駕駛者賠償抄
2 駕駛者無經濟能力或逃逸,車輛登記所有人賠償。
建議:借身份證可以,不過,請私下立一協議。萬一以後又重大事故,你不會牽扯進去。法律最基本的原則是事實,這很容易調查清楚的。我們有過此類案例的。不過,你將被罰款,條目五花八門。總之,你一分不出是不行的。
㈧ 出借身份證原件會有什麼後果
1、出借身份證就是違法行為。
《身份證法》第十六條規定,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2、使用者也違法。《身份證法》第十七條規定, 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3、身份證借給別人,別人使用形成的法律後果你需承擔責任。你將身份證交由別人辦理相關事宜,可能被認定為委託代理,由此給其他個人、組織、單位造成的後果由你承擔。
㈨ 公司借用員工身份證的法律責任
身份證顯示有個人信息,不能出借,需要辦理什麼事可本人持有辦理,一旦身份證外借後來涉嫌一些違法違規的或承擔民事責任的,對你很不利。
㈩ 借用別人身份證被發現,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和處罰
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版所得的,沒權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