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就業協議法律責任學校

就業協議法律責任學校

發布時間: 2022-01-02 08:17:57

⑴ 職業學校簽署的就業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簽了協議就比口頭的效果要好,就業協議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它的內容不違法並且是你們雙方自願簽署的。

學校的就業推薦表基本沒啥用的,三方協議也在畢業以前保護你,它的意義其實在於學校統計自己學生的就業率啥的。

⑵ ps公章 辦理學校提前就業協議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呵呵,私制公章是違法的哦。最好別來這套。你可以通過公司的傳真件來簽訂這個專合同屬哦。讓用人公司把合同先傳真給你,然後你簽字以後,再傳真過去,讓用人單位蓋個公章,然後再傳真給你,不就行了嗎?跟用人公司好好溝通一下,也許他們會給你方便的。祝你好運。

⑶ 大學生就業協議書是否一定要上交學校

不用上交學校。

大學生就業協議書就是三方協議,大學生就業協議書不同於勞動合同,協議書上要簽署公司和學校的意見才能生效。

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就業協議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關聯但彼此獨立,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時仍然是學生身份。

(3)就業協議法律責任學校擴展閱讀:

就業協議的簽訂原則

1、主體合法原則:

簽訂就業協議的當事人必具備合法的主體資格。

對畢業生而言,就是必須要取得畢業資格,如果學生在派遣時未取得畢業資格,用人單位可以不予接收而無須承擔法律責任。對用人單位而言。

用人單位必須具有從事各項經營或管理活動的能力,單位應有錄用畢業生計劃和錄用自主權,否則畢業生可解除協議而無須承擔違約責任。

2、平等協商原則:

就業協議的雙方在簽訂就業協議時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學校也不得採用行政手段要求畢業生到指定單位就業。

用人單位亦不應在簽訂就業協議時要求畢業生交納過高數額的風險金、保證金。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應是一致的。除協議書規定內容外,雙方如有其他約定事項可在協議書"備注"內容中加以補充確定。

⑷ 就業協議書如果用自己刻的學校的章蓋 會有什麼後果嗎

你好!你的這個問題也許我可以回答。

首先,私刻公章是嚴重違法。但是學校一般不會嚴格追究你的責任,那倒沒事,因為沒有學校願意將自己的學生送上法庭。前提是:你的行為對學校不存在嚴重的名譽或者利益侵犯!

其次,學校就業辦並不是那麼不好辦事。你的情況應該不需到要自己刻學校章的地步,就算按照規定,學校是不該給你蓋章,但是在中國勞動法都是狗屁,規定更不用談。你只需要找學校就業辦領導說明情況,頂多送點煙,絕對沒有辦不下來的事。

以上就是我對你問題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祝好運!

⑸ 就業協議解約,必須讓學校知道嗎

必須讓學校知道
已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畢業生,如要違約,需辦理解約手續。
協議解除步驟
1、到原簽協議書的單位辦理書面同意的解約函(蓋單位公章)。
2、向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闡明解約理由),並附上單位及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解約函,交招生就業辦。
3、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審批換發新的《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的解除分為單方解除和二方解除。
單方解除,包括單方擅自解除和單方依法或依協議解除。單方擅自解除協議。屬違約行為,解約方應對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單方依法或依協議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業協議有法律上的或協議上的依據,如學生未取得畢業資格,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就業協議,畢業生錄用之後,可解除就業協議,或依協議規定,畢業生未通過用人單位所在地組織的公務員考試,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協議,此類單方解除,解除方無須對另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二方解除是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方經協商一致,消滅原訂立的協議,使協議不發生法律效力。此類解除因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一致的體現,雙方均不承擔法律責任,雙方解除應在就業計劃上報主管部門之前進行,如就業派遣計劃下達後雙方解除,還須經主管部門批准辦理調整改派。
違約結果
畢業生違約,除本人應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外。往往還會造成其他不良的後果,主要表現在:
1、就用人單位而言,用人單位往往為錄用一畢業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甚至對畢業生將要從事的具體工作也有所安排。同時畢業生就業工作時間相對比較集中,一旦畢業生因某種原因違約,勢必使用人單位的錄用工作付之東流,用人單位若另起爐灶,選擇其他畢業生,在時間上也不允許。從而給用人單位工作造成被動。
2、就學校而言,用人單位往往將畢業生違約行為認為是學校的行為,從而影響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長期合作關系。用人單位由於畢業生存在違約現象,而對學校的推薦工作表示懷疑。從歷年上情況來看,一旦畢業生違約,該用人單位在幾年之內不願到學校來挑選畢業生。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用人單位需求就是畢業生擇業成功的前提,如此下去,必定影響今後學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同時影響學校就業計劃方案的制定和上報,並影響學校的正常派遣工作。
3、就其他畢業生而言,用人單位到校挑選畢業生,一旦與某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就不可能再錄用其他畢業生。若日後該畢業生違約,有些當初希望到該用人單位工作的其他畢業生由於錄用時間等原因,也無法補缺,造成就業信息的浪費。

⑹ 就業協議的法律效力問題

協議與合同是一碼事,他們是可以追究你的違約責任的,但是真要打起官司來,他們也要付出成本,建議你不要與他們硬來,要策略地迴避。

⑺ 學校就業責任

1.就業協議什麼時候失效.
2.如果我想離開該公司,是否需要解除就業協議,如何需要解除那是否需要付違約金.
3.如果去另一家新的公司是否是還是要簽就業協議書,還是直接簽勞動合同.
問題補充:現在還不是正式員工,在簽協議時沒有公司提到試用期,只是和公司口頭說明:畢業後直接轉為正式員工!

1 就業協議里有寫明協議日期的話,協議失效就是在期滿之後。
2 就像樓上所說,如果協議裡面有寫明要違約金的話,正式解除協議是需要支付違約金的。但違約金的數目可以協商。過高的話可以請求降低,如果用人單位不允許,可以提起勞動仲裁。不過要提前30天,勞動仲裁的速度可以想像會有多慢。
3 和另一家公司的話,如果你已經和原單位解除協議,可以向學校申請新的協議,但是要有原單位的同意書。
本人也是07屆的畢業生,前不久也遇到了和你同樣的問題。由於先前不懂得這些具體由來,為了同用人單位解除協議,算是費盡周章,也極其的苦悶。其實一切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復雜的。解決辦法可以如下:
1 如果你的證件沒有補原單位扣留的話,完全可以自行離開,一般來說單位只要你沒給他們帶來什麼損失的話,單位不會追究法律責任的,而且你與單位在簽就業協議的時候,裡面沒有註明違約金及違約責任,如此說來,原單位是不能收取違約金的。
2 因為就業協議是學校就業指導處用來統計就業率的證明,其實說來也沒什麼法律效益。你完全可以不用理會,只要從原單位走人,和新單位簽定合同就行了。
3 如果不幸,你有證件被扣留的話,就要通過正常的即合法的渠道和用人單位解除協議了。你可以先看看協議裡面提到的工作日期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在此之前你都不算是正式員工,都有權利隨時解除合同。
4 用人單位在答應解除合同之後,不能以任何理由扣留勞動者的任何證件。

⑻ 詢問;學校簽訂的就業協議有法律保障么

有法律保障的。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簡稱「就業協議書」,俗稱「三方協議」,是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統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區)教育主管部門印製的,為維護國家就業計劃的嚴肅性,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由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簽訂的協議。
三方協議的制定、發生爭議後的解決主要依據是《國家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規定》、《民法》、《合同法》等,跟勞動合同有區別,勞動合同的訂立以及發生爭議後主要是依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來解決。
國家基於維護廣大畢業生的利益,要求用人單位維護畢業生就業計劃的嚴肅性,就業協議一經簽定,用人單位不得拒收畢業生,否則都屬於違約行為。

用人單位違約:畢業生可以通過申訴、仲裁、法院起訴等方式,追究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⑼ 什麼是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能起到法律效益嗎

就業協議書的概念

協議書,是指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者之間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協議條款應該是協議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的明確無誤的表示,對雙方當事人來說皆具有約束力。畢業生如果被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甲方),用人單位(乙方)和學校(丙方)三方應以法律文書的形式確定彼此之間的權利與義務。

協議書的主要條款為:

經甲、乙、丙三方協商,同意簽定如下協議:

(1) 甲方以如實向乙方介紹情況,同意到乙方工作,服從乙方的工作安排。

(2) 乙方以如實向甲方介紹情況,經了解,同意接受甲方,並負責有關接受手續。

(3) 丙方經審議,同意甲方到乙方工作,負責列入就業建議計劃和派遣。

(4) 甲、乙、丙三方如有其他約定,應在備注欄明確,並視為本協議書的一部分。

(5) 三方中有一方要變動協議,須提前一個月徵得另外兩方的同意,否則按違約處理。

(6) 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執一份,復印件無效。

(7) 就業協議書一般由國家或省、市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統一製表。

⑽ 與職業學校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有法律效應嗎

就業協議是教育行政機關實施就業管理的一種形式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方式。由於完全的市場就業機制仍在不斷發展完善之中,在過渡階段就業協議制度仍發揮著一定作用。

就業協議是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簽訂的協議,其效力始於簽訂之日,終於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工作崗位報到之時。勞動合同的有效期,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以合同方式確定的,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雙方不得隨意變更、中止。對畢業生來說,到用人單位報到後,在雙方簽訂勞動合同之後,原就業協議隨之失效。從這點來看,就業協議不能替代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上海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發布:2025-07-09 06:30:28 瀏覽:705
葯事法律責任名解 發布:2025-07-09 06:26:06 瀏覽:613
邵陽黑法官 發布:2025-07-09 06:21:46 瀏覽:852
驚雷和道德經 發布:2025-07-09 06:21:44 瀏覽:513
2016最新婚姻法房產分配 發布:2025-07-09 06:20:14 瀏覽:581
准則條例講話稿 發布:2025-07-09 06:20:12 瀏覽:937
平羅法院 發布:2025-07-09 06:10:52 瀏覽:951
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 發布:2025-07-09 06:09:09 瀏覽:30
合同法249條解釋 發布:2025-07-09 06:02:37 瀏覽:505
民法實驗報告 發布:2025-07-09 06:01:10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