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二樓拋物的法律責任承擔

二樓拋物的法律責任承擔

發布時間: 2022-01-03 04:41:05

❶ 家住2層樓以上的都要知道,高空拋物會有哪些嚴重的判決

現在我們都知道的事情是高空拋物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危險的,現在我們國家的法律也明確的規定了高空拋物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行為,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只有遵守這個社會的規定,我們才能在這個社會上好好的生存。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去維護這樣的和平,在現在可以說很多小區都會安裝很多這樣的高空拋物的攝像頭,如果說抓拍到自己這樣的違法行為,那麼我們的公安機關就會進行處理,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處罰還不是十分的嚴重,但是在現在可以說隨著我們國家法律的完善,有很多的人都在積極的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對於我們來說自然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❷ 樓房換窗戶拋物的法律責任承擔

您好!
高空拋物案件是一個特殊侵權案件,它是適格侵權行為與不適格侵權行為復合體。表面偽裝的像共同侵權行為,但揭穿他的面紗又不是,與其有本質的區別;適用建築物責任,又沒合理的依據。尋找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都是在似與不似之間。本文也是沿著這樣的難題逐漸展開,尋找能夠解決問題合適答案。 高空拋物案件是適用自己責任,還是適用連帶責任?刨根求源,自己責任找不到真正的高空拋擲物侵權人,最後讓受害人的雪上加霜,難以救助其受害損失;讓其適用連帶責任,那些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又蒙不白之冤,有株連責任之嫌。面對困境,新出台的《侵權責任法》補償責任也顯得提襟見肘,不能解決適用補償責任合理依據,不能很好的執行補償,救濟受害人的權益,難以達到法律的公平。 在面對高空拋物案件難題,我主張適用正義價值妥協下的按份責任。在高空拋物案件有雙方的無辜者,我們抉擇就應該定性化、明確化。這種抉擇是一種為了保護受害人的權利,公平正義價值妥協下的一種利益的均衡。本文進而從責任主體、歸責依據、舉證責任、責任承擔、免責事由深入的剖析這一制度,並且探尋了按份責任存在法律依據及合理性。本文正義價值妥協下按份責任只是對高空拋物責任探究一種,我也希望這種探究永遠也不要停止。
望採納,謝謝

❸ 樓上丟高空墜物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樓上丟高空墜物需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情節嚴重的,造成嚴重後果的,還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所有權人在行使其財產所有權時,不得違反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❹ 高空拋物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
2如果造成受害人死亡 不排除追究過失致人死亡罪 這是一個刑事責任

❺ 高空拋物,你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專落屬、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❻ 對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是侵權責任。一般來說,高空拋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❼ 高空拋物墜物法律責任承擔的問題怎麼規定的

1、高空墜物傷人並不是整棟樓都應當承擔責任,按實際情況,單純高空墜物,沒有造成任何後果的,不存在責任問題。
2、但高空墜物造成侵權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3、另外,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熱點內容
刑法不是 發布:2025-07-08 19:00:33 瀏覽:908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要 發布:2025-07-08 18:45:12 瀏覽:592
刑法裁定罪 發布:2025-07-08 18:43:05 瀏覽:186
行政訴訟法撤訴的規定 發布:2025-07-08 18:43:01 瀏覽:202
規章制度性 發布:2025-07-08 18:43:00 瀏覽:48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租賃合同法 發布:2025-07-08 18:37:37 瀏覽:456
劍橋大學的法學院 發布:2025-07-08 18:21:40 瀏覽:751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行政法 發布:2025-07-08 18:20:56 瀏覽:763
2015年5月經濟法真題 發布:2025-07-08 18:14:53 瀏覽:702
勞動法的雙重 發布:2025-07-08 18:07:32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