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理事的法律責任
①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有什麼權利
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十六條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享有以下權利:
(1)參加成員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按照章程規定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
參加成員大會。這是成員的一項基本權利。成員大會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權力機構,由全體成員組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每個成員都有權參加成員大會,決定合作社的重大問題,任何人不得限制或剝奪。
行使表決權,實行民主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全體成員的合作社,成員大會是成員行使權利的機構。作為成員,有權通過出席成員大會並行使表決權,參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重大事項的決議。
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由成員大會從本社成員中選舉產生,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對成員大會負責。所有成員都有權選舉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也都有資格被選舉為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設有成員代表大會的合作社中,成員還享有成為成員代表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生產經營設施。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有權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本社置備的生產經營設施。
(3)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
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的盈餘依賴於成員產品的集合和成員對合作社的利用,是由於成員為合作社提供產品或者利用合作社的服務形成的,本質上屬於全體成員。因此,法律保護成員參與盈餘分配的權利,成員有權按照章程規定或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
(4)查閱本社的章程、成員名冊、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
成員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所有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事務享有知情權,有權查閱相關資料,特別是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以便監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營。
(5)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上述規定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成員享有的權利,除此之外,章程在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不抵觸的情況下,還可以規定成員享有的其他權利。
② 合作社成員享有哪些權利、承擔哪些義務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十六條和第十八條分別對合作社成員可行使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做出了規定。
合作社成員享有下列權利:
(1)參加成員(代表)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按照章程規定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
(2)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生產經營設施。
(3)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
(4)查閱本社的章程、成員名冊、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
(5)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合作社成員承擔下列義務:
(1)執行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2)按照章程規定向本社出資。
(3)按照章程規定與本社進行交易。
(4)按照章程規定承擔虧損。
(5)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③ 合作社法人有什麼責任
合作社法人是指一定數量的勞動者根據自願原則共同出資組成的以盈利為目的的法人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即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兩者必須為同一人。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第二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理事長一名,可以設理事會。理事長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設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理事長、理事、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由成員大會從本社成員中選舉產生,依照本法和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對成員大會負責。理事會會議、監事會會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
④ 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會有哪些職權
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或者理事會是執行機構。理事長、理事會由成員大會從本社成員中選舉產生,其產生辦法、職權、任期、議事規則由章程規定。理事長、理事會對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負責。
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合作社都要設理事長,且理事長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但理事會可以設立,也可以不設立。合作社是否設立理事會及理事的人數,應由合作社章程規定。規模較小、成員人數很少的合作社,可以依據成員意見,只設立理事長負責合作社的經營管理。規模很小的合作社,也必須設理事長一名,因為合作社需要由理事長作為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
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般由理事長或理事會負責其具體經營管理工作。理事長或者理事會可以按照成員大會的決定,聘任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
⑤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成員對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義對外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合作社的債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員的責任。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合作社用以對外承擔責任的獨立財產,包括成員的出資、公共積累、政府扶持的資金和社會捐助。
盡管合作社的債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員的責任,但成員對合作社債務也承擔責任。《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成員對合作社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成員以其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也就是說,除了成員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外,成員不再對合作社債務承擔其他的清償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責任制度的明確,可以消除成員與合作社之間不必要的權責糾紛,成員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合作社的服務。同時可以保障交易對象的利益,交易雙方不必擔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責任承擔能力,也不用擔心需要直接面對眾多單個成員進行談判的高成本支出。
⑥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不可以是個人獨資企業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有五名以上內符合本法第十四容條、第十五條規定的成員; 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章程; 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組織機構; 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名稱和章程確定的住所; 有符合章程規定的成員出資。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召開由全體設立人參加的設立大會。設立時自願成為該社成員的人為設立人。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登記申請書; 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 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 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 出資成員簽名、蓋章的出資清單; 住所使用證明;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
⑦ 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有哪些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六條規定,國家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此處所指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法權益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1)財產權利。《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合作社對成員出資、公積金、國家財政補助形成的和社會捐贈形成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這一規定旨在明確合作社對上述財產享有獨立支配的權利。本條第二款同時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上述財產對債務承擔責任,這是合作社行使財產處分權利的重要形式。同時,合作社作為獨立的法人,依法享有登記財產、申請注冊商標和專利的權利。
(2)依法享有申請登記字型大小的權利,並以自己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字型大小受到相關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3)生產經營自主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在其成立之後享有生產經營自主權,其生產經營和服務的內容不受任何其他單位或者市場主體的干預。
(4)通過訴訟和仲裁的途徑保護自身權利。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法律認可的民事主體,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如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可以依法通過訴訟和仲裁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5)依法享受國家扶持政策的權利。符合國家規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國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各項政策。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合法權益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1)經濟權益。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①對出資的支配權利。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出資在本質上是將其個人擁有的特定財產授權合作社進行支配。在合作社存續期間,合作社成員以共同控制的方式行使對所有成員出資的支配權。②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為每個成員設立成員賬戶,如實記載該成員的出資額,並量化為該成員的公積金份額和該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為成員參加盈餘分配提供重要依據,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成員對其出資和享有的公積金份額擁有終極所有權。即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成員資格終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章程規定的方式和期限,退還記載在該成員賬戶內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同時,資格終止的成員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分攤資格終止前本社的虧損及債務。③獲得相應的盈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盈餘本質是來源於其成員向合作社提供的產品或者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盈餘分配製度,一方面,為了體現合作社的基本特徵,保護農民成員的利益,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三條第五項確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盈餘主要按照成員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的原則,並且,返還總額不得低於可分配盈餘的60%。另一方面,為了保護投資成員的資本利益,《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對惠顧返還之後的可分配盈餘,按照成員賬戶中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比例返還於成員。同時,合作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所形成的財產,也應當按照盈餘分配時的合作社成員人數平均量化,以作為分紅的依據。
(2)民主權益。《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強調的民主是指成員主體地位的平等,具體包括執行權、決定權、選舉權和監督權。《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十六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參加成員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按照章程規定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有權查閱本社的章程、成員名冊、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
⑧ 農業合作社法人的責任
依照本法和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兩者必須為同一人,由成員大會從本社成員中選舉產生、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不得兼任監事。理事長。 理事會會議、理事。理事長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對成員大會負責、理事。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設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監事會會議的表決。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第二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理事長一名。 理事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可以設理事會,即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
⑨ 農村專業合作社成員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合作社法規定
第十八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承擔下列義務:
(一)執行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二)按照章程規定向本社出資;
(三)按照章程規定與本社進行交易;
(四)按照章程規定承擔虧損;
(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所以說你要看看合作社章程是怎麼約定的。
⑩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成員對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義對外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合作社的債專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屬作社成員的責任。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合作社用以對外承擔責任的獨立財產,包括成員的出資、公共積累、政府扶持的資金和社會捐助。
盡管合作社的債權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員的責任,但成員對合作社債務也承擔責任。《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成員對合作社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成員以其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也就是說,除了成員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外,成員不再對合作社債務承擔其他的清償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責任制度的明確,可以消除成員與合作社之間不必要的權責糾紛,成員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合作社的服務。同時可以保障交易對象的利益,交易雙方不必擔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責任承擔能力,也不用擔心需要直接面對眾多單個成員進行談判的高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