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
⑴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有哪些方式
行政責任按承來擔的主體不同可源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方承擔的行政責任。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通報批評:(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4)返還權益:(5)恢復原狀;(6)停止違法行為;(7)繼續履行職責;(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9)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10)行政賠償等。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通報批評;(2)賠償損失;(3)行政處分等。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承認錯誤,賠禮道歉;(2)接受行政處罰;(3)繼續履行法定義務;(4)恢復原狀,返還財產;(5)賠償損失;(6)僅對外國人適用的限期離境、驅逐出境、禁止入境。
⑵ 行政主體承擔法律後果的體現有哪些
你好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主要由:國家賠償、行政賠償、行政補償等。國家司法機關可以通過裁判行政行為無效或行政復議決定撤銷以認定行政機關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范圍。望採納!
⑶ 論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
1.通報批評。它主要通過名譽上的懲罰對行政主體起一種警戒作用,常由有權機關以書面形式作出,並予公布。
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一般由行政機關的領導和直接責任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是一種最輕微的補救性責任。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是一種精神上的補救性行政責任,其履行方法取決於相對方名譽受損害的程度和影響的范圍。
4.返還權益。當行政主體剝奪相對方的權益屬違法行政時,其行政責任的形式一般為返還權益。權益,包括財產權益和政治權益。
5.恢復原狀。當行政主體的違法或不當行為給相對方的財產帶來改變其原有狀態的損害時,一般由行政機關承擔此補救性行政責任。
6.停止違法行為。這是行為上的懲戒性行政責任。對於持續性的違法行政行為,如果行政相對方提出控訴時侵害仍在繼續,違法行政責任的追究機關有權責令停止違法行政行為。
7.履行職務。這是針對行政主體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職務而確立的一種行政責任方式。
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此責任形式適用於: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法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撤銷違法行為包括撤銷已完成的行為和正在進行的行為。
9.糾正不當的行政行為。糾正不當的是對行政主體裁量權進行控制的行政責任方式。
10.行政賠償。是一種財產上補救性的違法行政責任。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造成相對方財產上損害,應依法承擔此責任。
⑷ 行政主體對誰負責
1、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並能獨立地承擔因此而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組織。國家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此外依照法定授權而獲得行政權的組織,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2、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行政主體不等於行政機關,除行政機關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也可成為行政主體。
3、行政主體與公務員。行政主體與公務員聯系緊密,不可分割。盡管行政活動是由公務員代錶行政主體具體實施的,但公務員並不是行政主體。
4、行政主體的職權與職責:是國家行政權的轉化形式,是行政主體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資格及其權能。行政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國家賦予的行政職權,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所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行政職責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⑸ 行政主體作出合法行政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這個說法對嗎
不對。合法行政行為可能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損失,應承擔補償責任,比如房屋或土地徵收行政行為。
⑹ 行政主體資格要件()。A.獨立承擔行政責任 B.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問題關鍵在於對「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的這兩個概念的界定和解釋。通常以要作答的參考書為准,不知道你是否有相應的參考書,下面是我的推論。
你認為答案是B,我想你基於的考慮可能是:把「行政責任」理解為行政主體工作人員能夠承擔行政處分的責任,即並不涉及到在行政救濟當中行政主體被撤銷違法行為以及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而把「法律責任」才理解為行政主體承擔違法後果的責任。
我開始是這樣理解,但細想起來,如果按這種理解,可能混淆了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其實,凡是讓行政機關承擔的責任應該都是法律責任,只有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能承擔行政處分這種「行政責任」。行政處分不可能是針對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能夠讓下級行政機關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嗎?上級行政機關不能讓下級機關承擔怎樣的責任,只能讓下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受到處分的責任。所以把「行政責任」理解為「行政處分」,應該不夠妥當。
而如果把行政責任理解為行政法律責任,則答案為A。即行政機關能夠承擔的法律責任,既可能是行政法律責任,也可能是民事法律責任。當行政機關作為民事主體從事法律活動時,就承擔的是民事法律責任,具體例子就不舉了,應該能夠理解吧。如此以來,B選項就沒有區分這兩種法律責任。而A則表明只有在行政法律關繫上的獨立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才是行政機關成為行政主體的資格要件之一。
所以,答案為A。
⑺ 行政主體必須是行政責任的承擔者。這句話對還是錯為什麼能舉例更好!馬上考試了,謝謝幫忙!
錯的
因為行政主體必須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但不一定意味著它就必須是責任的承擔者。
比如在行政處罰中
獨立承擔責任的是行政相對人,而行政主體此時是不需要承擔行政責任的,所以這句話不準確
望採納
⑻ 行政主體在行政程序上違法應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朋友,你問的問題太泛化了。只能泛化地回答你:
行政行為,不論是具體行政行為還回是抽象行政答行為都必須有法律依據,同時行政行為的做出還必須符合法定程序,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政行為即使在法律要素上是周全的,也是不合法的行政行為。所謂「欠缺程序正義的實質正義仍然是非正義」。行政主體在行政程序上違法可能產生以下後果:
(1)相對人對該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2)行政復議機關撤銷該行政行為;
(3)人民法院依法撤銷該行政行為。
(4)行政行為被撤銷後,行政機關還可能需要承擔相關經濟賠償責任,視具體情況而定。
請參考《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
⑼ 行政違法主體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a、純紀律責任
⑽ 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人因違反行政法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它版主要是行政違法引權起的法律後果。
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分兩種:
一、制裁性責任,包括通報批評,沒收、追繳或責令退賠違法所得,行政處分
二、補救性責任,包括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返還權益、履行職責、撤銷違法決定、行政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