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醫用口罩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A. 我2019年買了十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疫情期間賣給別人犯法嗎
我2019年買了十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疫情期間賣給別人犯法嗎?我認為只要你不是高價買出的,就不算違法,而且疫情期間口罩很緊缺,你還算做貢獻了。
B. 超市賣醫用口罩怎麼處罰
摘要 銷售醫用口罩不僅需要《營業執照》,還需要《第二類醫療經營備案憑證》。個人沒有取得相關執照不得銷售醫用口罩。
C. 外面收購普通口罩當醫用口罩銷售違法嗎
違法。醫用口罩屬於醫療產品,醫療產品的生產、經營、銷售都必須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產品質量法》等法規執行。普通口罩當醫用口罩賣,就屬於無證經營,假冒醫療產品。
D. 擺地攤賣正規醫用一次性口罩是不是違法如果是,會怎麼處罰
是的,違法。
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第四章:醫療器械經營與使用
第二十九條:從事醫療器械經營活動,應當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貯存條件,以及與經營的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
第三十條: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由經營企業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並提交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條件的證明資料。
第三十一條:從事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經營企業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經營許可並提交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條件的證明資料。
處罰:
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醫療器械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醫療器械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5年內不受理相關責任人及企業提出的醫療器械許可申請:
(一)、生產、經營未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的。
(二)、未經許可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活動的。
(三)、未經許可從事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活動的。
有前款第一項情形、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或者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4)賣醫用口罩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第一章:總則
第四條:國家對醫療器械按照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
第一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第三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採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評價醫療器械風險程度,應當考慮醫療器械的預期目的、結構特徵、使用方法等因素。
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醫療器械的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並根據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情況,及時對醫療器械的風險變化進行分析、評價,對分類目錄進行調整。制定、調整分類目錄,應當充分聽取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以及使用單位、行業組織的意見,並參考國際醫療器械分類實踐。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應當向社會公布。
E. 賣非醫用口罩違法嗎
一、賣非醫用口罩,必須有相關資質,領取營業執照,否則違法;嚴重的涉嫌非法經營罪違法,醫用口罩作為一種醫療用品,屬於第二類醫療器械。所以銷售醫用口罩不僅需要《營業執照》,還需要《第二類醫療經營備案憑證》。二、【法律依據】:1、《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四)依法嚴懲哄抬物價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囤積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葯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價格,牟取暴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第十一條申請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注冊申請人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注冊申請資料。申請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注冊申請人應當向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注冊申請資料。
F. 私人賣口罩犯法嗎
私人賣口罩犯法,因為口罩也屬於醫療器械,根據國家規定,要想經營,必須有相關資質,領取營業執照,因此,一般人事不允許私自銷售的。如果銷售的口罩是真的,質量也符合標准,則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
個人銷售的醫用口罩來源合法、質量合格、不存在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情形,由市場監管部門予以處罰。如果個人銷售的為偽劣的醫用口罩,或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牟取暴利,將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將面臨刑事犯罪懲罰。
(6)賣醫用口罩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3、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4、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