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冒充他人身份進行舉報法律責任

冒充他人身份進行舉報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10 22:02:36

『壹』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怎麼處罰

如果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居民身份證或復印件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法》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貳』 冒用他人身份證用於違法行為怎樣處罰

如果冒用他人身份證實施了犯罪活動,以犯罪論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法》第十七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 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 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拓展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經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通過,2003年6月28日主席令第4號公布;根據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決定》修正。

  2. 《居民身份證法》分總則、申領和發放、使用和查驗、法律責任、附則5章23條,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同時廢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3. 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港口、碼頭、機場或者在重大活動期間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定的場所,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五)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叄』 冒充別人的老婆打舉報電話會受法律責任嗎

這個是違法行為,但是不是犯罪,要根據造成的後果來定的。
如果舉報的是事實專,那麼造成的社會效果是屬正面的,只是做法上不可取,應當教育,不一定會被處以刑罰,如果是惡意的,捏造事實的,為了逃避追究而冒用他讓名義,是要受到處罰的。

『肆』 冒用他人身份打投訴電話違法嗎

摘要 您好,冒用他人名字實名舉報一般不屬於犯法。冒用他人姓名屬於侵害他人姓名權的行為,被侵權人有權實名舉報冒用其姓名的侵權人,並可以請求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責任。

『伍』 關於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用於違法行為,事後由誰來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當然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人了。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做違法的事情,查出來了的話是罪加一等的。

『陸』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這個是行政責任

『柒』 中國法律條例上冒充他人身份是否觸犯法律

中國郵政郵件的查詢補償制度 1. 郵件查詢期限 用戶自交寄郵件之日起一年內可申請查詢。特快專遞郵件查詢期限則為4個月。 2. 受理查詢郵件范圍 郵件查詢只限於結據郵件(收寄時郵局給寄件人出收據的),平常郵件不受理查詢。 3. 郵件查詢的申請 寄件人憑交寄的郵件收據向收寄郵件局申請查詢。國內郵件查詢申請,須填寫郵件查詢申請書。國際郵件查詢申請,須填寫相關郵件查單。在異地郵局或異國交寄的國際給據郵件亦可在寄件人當地郵局辦理郵件查詢手續。 4. 郵件查詢全程期限 國內郵件在本市縣互寄的,查詢全程期限為半個月;省內或省際間互寄的為2個月;寄往青海、新疆、西藏的為3個月。國際郵件一般3個月。國內特快專遞查詢全程期限為省內6天,省外15天;國際特快專遞郵件一般為30天。 5. 郵件的補償 給據郵件在寄遞過程中,因郵局過失而丟失、短少、損毀時,郵局按不同郵件種類的補償標准予以補償。下列情況,郵局不擔負補償責任: · 平常郵件的丟失; · 由於違反禁限寄規定而被有關主管部門沒收或銷毀的郵件; · 不可抗力事故造成的丟失、損毀、或由於不可抗力事故造成檔案損毀,無法加以追查,而又沒有其它證明確定責任的(國內保價郵件除外); · 由於寄件人的過失或所寄物品的特性以及郵件封裝不妥原因造成短少和損毀的; · 郵件已按規定手續妥投的,事後又發現短少和損毀的; · 在聲明對普通包裹的丟失損毀的或對流質易脆包裹的破損不負補償責任的國家或地區丟失、損毀的相關包裹; · 未在查詢受理期內辦理查詢手續的。 6. 郵件補償標准 · 國內普通郵件: · 掛號函件:5元/每件 · 保價郵件(包括包裹):按保價額補償(損失部分) · 給據郵件除保價費不退回外,其他郵費均應退回。 · 國際普通郵件: · 掛號郵件:360元/每件(包括郵費) · 掛號印刷品專袋:1790元/每袋(包括郵費) · 保價郵件:按實際損失保價額補償 · 普通包裹:按實際損失補償,但最高補償金不得超過下列計算標准——每件475元+每公斤53元X重量 · 特快專遞郵件(出口郵件) · 國內補償標准: · 保價郵件:按實際損失價值補償,最高補償額不超過所申報的保價金額,並退回收取的郵費(除保價費外)。 · 未保價郵件或保價低於30元的郵件,最高補償不超過30元。 · 未保價的信函、文件類按實際損失補償,但最高補償金額不得超過所付郵費的150%。 · 逾限補償,退回全部郵費。 · 國際補償標准: · 對丟失、損毀的信函、文件資料郵件:400元/件。 · 物品類郵件:按申報的實際價值補償,最高補償不超過下列計算數——500/件+60元/千克X W(郵件重量)。 · 逾限補償,退回50%郵費。備註:進口特快專遞郵件如在內國傳遞中丟失、損毀,根據規定由收寄國負責補償。 ·港、澳、台各類的郵件:參照國際郵件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第六章 損失賠償 第三十二條 用戶對交寄的給據郵件和交匯的匯款,可以在交寄或者交匯之日起一年內,持據向收寄、收匯的郵政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查詢。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將查詢結果通知查詢人。查復期滿無結果的,郵政企業應當先予賠償或者採取補救措施。自賠償之日起一年內,查明有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情形之一的,郵政企業有權收回賠償。 第三十三條 郵政企業對於給據郵件丟失、損毀、內件短少,依照下列規定賠償或者採取補救措施: (一)掛號信件,按照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金額賠償。 (二)保價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內件短少或者部分損毀 的,按照保價額同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實際損失予以賠償。 (三)非保價郵包,按照郵包實際損失價值賠償,但是最高不超過國務院郵政主管 部門規定的限額。 (四)其他給據郵件,按照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辦法賠償或者採取補救措施。 第三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郵政企業不負賠償責任: (一)平常郵件的損失; (二)由於用戶的責任或者所寄物品本身的原因造成給據郵件損失的; (三)除匯款和保價郵件以外的其他給據郵件由於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損失的; (四)用戶自交寄給據郵件或者交匯匯款之日起滿一年未查詢又未提出賠償要求的。 第三十五條 用戶因損失賠償同郵政企業發生爭議的,可以要求郵政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處理,對處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你已經為郵件投保 可以得到保費的雙倍補償 和原物的當前價值賠償 補充回答: 30天作為郵件丟失期限

熱點內容
2006司法考試卷四真題 發布:2025-07-05 02:11:43 瀏覽:895
外匯有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01:57:23 瀏覽:877
1996年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05 01:27:10 瀏覽:574
其它國家有立法強制戴頭盔嗎 發布:2025-07-05 01:22:15 瀏覽:333
蘭州大學法律碩士好嗎 發布:2025-07-05 01:21:01 瀏覽:522
道德經微盤 發布:2025-07-05 01:16:57 瀏覽:530
公明人民法庭 發布:2025-07-05 01:15:49 瀏覽:863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框架第六章 發布:2025-07-05 01:15:49 瀏覽:734
房產已過戶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5 00:58:17 瀏覽:263
道德經對貪 發布:2025-07-05 00:58:06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