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錯告的法律責任

錯告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0 08:39:36

Ⅰ 污告罪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您好,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專他人受刑事追究,情屬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機關認定該條規定的犯罪是誣告陷害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Ⅱ 如果錯告他人偷我5萬元應該責什麼法律責任

要負誣告陷害罪。但是可以誠心出面賠禮道歉來協商解決,避免走法律程序。

Ⅲ 誣告會受法律責任嗎

情節嚴重的話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刑法規定如下:
第二百四十三條專【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屬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Ⅳ 實名舉報若經查實結果與舉報內容有誤 舉報人會承擔有什麼法律結果

誣告應該負法律責任,錯告不負法律責任。

司法機關對於錯告,必須要和誣告內嚴格容加以區別。誣告是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而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的行為。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第三款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4)錯告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絕對不允許打擊報復舉報人。洪道德表示:「這種打擊報復輕則違法,重則犯罪,這在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中都有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Ⅳ 誣告罪法律是怎樣處罰

判處有期徒刑。
一誣告罪也叫誣告陷害罪,是主觀上有捏造事實想陷害他人,讓專他人受到拘留、逮捕、坐牢屬等刑事處罰。客觀上實施了誣告陷害的行為。
二誣告陷害罪,根據情節輕重分為3年以下,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
三觸犯誣告陷害罪,不僅會受到刑事處罰,也會收到民事法律侵權賠償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Ⅵ 原告,誣告了被告人,原告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如果是民事案件主要承擔敗訴的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上海司法行政官網 發布:2025-05-19 20:19:47 瀏覽:154
勞動法周末加班費 發布:2025-05-19 20:09:30 瀏覽:118
合同法的委託合同 發布:2025-05-19 20:05:49 瀏覽:872
空軍招飛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9 20:05:39 瀏覽:619
健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9 19:52:39 瀏覽:412
神經病撞車要付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5-19 19:43:04 瀏覽:20
2015行政訴訟法真題 發布:2025-05-19 19:37:31 瀏覽:834
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 發布:2025-05-19 19:15:03 瀏覽:368
有關水滴籌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9 18:55:05 瀏覽:128
刑事訴訟法攻略 發布:2025-05-19 18:54:21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