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貨單法律效力
1. 國際貨運 貨代單空白提單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NVOCC可以出提單,所出提單具有法律效力,而貨代不能出提單,出的提單實際上也是無效的內。但是經常有很容多貨代在目的港有代理人就出提單,這種提單在國際運輸上沒有法律效力,《海牙協議》《維斯比協議》規定沒有NVOCC資格的貨代出具的提單是不被承認的。
2. 單證和提單有什麼區別
單證就是海事中所有需要用到的單據的總稱。
提單就是其中一種,是物權憑證,海關對貨專物放行後,屬去換提貨單,你就可以提到貨了。
單證(Documents)是指在國際結算中應用的單據、 文件 與 證書 的統稱,憑借它來處理國際 買賣 貨物的交付、 運輸 、 保險 、 商檢、 報關 、 結匯 等。
狹義的單證指單據和信用證;廣義的單證則指各種文件和憑證。
就國際貿易而言,單證是出口貨物推定交付的 證明,是結算的工具。單證作為一種 貿易 文件,它的流轉環節構成了貿易程序。一般指結匯單證。
主要包括有:運輸單據、商業發票、裝箱單、產地證、保險單、匯票等常見的,其他的還有受益人證明、海關發票、領事發票、領事產地證、船籍證明、航線證明、黑名單證明、船長收據等。
而其中提單是一種有法律效力的單據。它是一種貨物所有權的憑證,也是托運人與承運人之間所訂的運輸契約的證明。提單的英文名是Bill of Lading,簡寫為B/L。
3. 提單的國際公約
由於提單的利害關系人常分屬於不同國籍,提單的簽發地或起運港和目的港又分處於不同的國家,而提單又是由各船公司根據本國有關法規定自行制定的,其格式、內容和詞句並不完全相同,一旦發生爭議或涉及訴訟,就會產生提單的法律效力和適用法規的問題,因此,統一各國有關提單的法規,一直是各國追求的目標。當前已經生效,在統一各國有關提單的法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或有關國際貨物運輸的國際公約有三個:海牙規則Hague Rules海牙規則的全稱是《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 of Lading,1924年8月25日由26個國家在布魯塞爾簽訂,1931年6月2日生效。公約草案是1921年在海牙通過,因此定名為海牙規則。包括歐美許多國家在內的50多個國家都先後加入了這個公約。1936年,美國政府以這一公約作為國內立法的基礎制定了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海牙規則使得海上貨物運輸中有關提單的法律得以統一,在促進海運事業發展,推動國際貿易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是最重要的和目前仍被普遍使用的國際公約,我國於1981年承認該公約。海牙規則的特點是較多的維護了承運人的利益,在風險分擔上很不均衡,因而引起了作為主要貨主國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不滿,紛紛要求修改海牙規則,建立航運新秩序。維斯比規則Visby Rules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強烈要求下,修改海牙規則的意見已為北歐國家和英國等航運發達國家所接受,但他們認為不能急於求成,以免引起混亂,主張折衷各方意見,只對海牙規則中明顯不合理或不明確的條款作局部的修訂和補充,維斯比規則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所以維斯比規則也稱為海牙-維斯比規則Hague-Visby Rules,它的全稱是《關於修訂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的議訂書》Protocol to Am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 of Lading,或簡稱為「1968年布魯塞爾議訂書」The 1968 Brussels Protocol,1968年2月23日在布魯塞爾通過,於1977年6月生效。目前已有英、法、丹麥、挪威、新加坡、瑞典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一公約。漢堡規則Hamburg Rules漢堡規則是《1978年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f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1978,1976年由聯合國貿易法律委員會草擬,1978年經聯合國在漢堡主持召開有71個國家參加的全權代表會議上審議通過。漢堡規則可以說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復斗爭下,經過各國代表多次磋商,並在某些方面作出妥協後通過的。漢堡規則全面修改了海牙規則,其內容在較大程度上加重了承運人的責任,保護了貨方的利益,代表了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意願,這個公約已於1992年生效。但因簽字國為埃及,奈及利亞等非主要航運貨運國,因此目前漢堡規則對國際海運業影響不是很大。
所附圖片為中遠公司的海運提單格式。每個船公司提單的格式都是不太一樣的。還有,所附圖片為集裝箱的提單格式。
4. 海運提單作為貨物收據在不同的當事人之間的法律效力
都是抄承運人已經按照提單所載襲狀況收到貨物或者貨物已經裝船的初步證據。
這一點可以從我國海商法的相關規定看出來,除了海商法第71條提單的定義,還有第77條和第78條第一款:
第七十七條 除依照本法第七十五條的規定作出保留外,承運人或者代其簽發提單的人簽發的提單,是承運人已經按照提單所載狀況收到貨物或者貨物已經裝船的初步證據;承運人向善意受讓提單的包括收貨人在內的第三人提出的與提單所載狀況不同的證據,不予承認。
第七十八條 承運人同收貨人、提單持有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依據提單的規定確定。
5. 提單記載stc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是船抄公司(提單簽發襲人)的減免責任條款,對應提單背面的責任限制和賠償。
此話如果是整箱運輸,提單簽發人只是根據客戶描述說箱子裡面有多少最大包裝件數;如果是拼箱運輸提單簽發人也只是收到貨的最大件數描述。
其法律效力要根據提單背面適用的國際公約和仲裁國的對應的法律中涉及賠償的標准來確定。有的提單STC後面就跟著集裝箱的數量。
6. 提單上有記載STC條款,其法律效力如何
是船公司復(提單簽發人)制的減免責任條款,對應提單背面的責任限制和賠償。
此話如果是整箱運輸,提單簽發人只是根據客戶描述說箱子裡面有多少最大包裝件數;如果是拼箱運輸提單簽發人也只是收到貨的最大件數描述。
其法律效力要根據提單背面適用的國際公約和仲裁國的對應的法律中涉及賠償的標准來確定。有的提單STC後面就跟著集裝箱的數量。
7. 有實際合同,一方提供虛假提貨單,經一審二審敗訴,應該怎麼辦
8. PDF掃描件形式的提貨單有法律效力嗎非常急,希望專業人士回答下,謝謝!
蓋公章發傳真
9. 提貨單屬於原始憑證么
提貨單不屬於原始憑證。
1、提貨單可以是發貨部門或者物料部提供的單據,財務稅務上只認發票。原始憑證必須有法律效力,提貨單沒有法律效力,不屬於原始憑證。
2、如果購入的是材料或作為銷售的存貨或是固定資產,應以發票及入庫單作為記帳的原始憑證,如果發票暫時未到,可以估價入庫,就是用估價的入庫單作為原始記帳憑證,估價入庫後有正式發票時再紅字沖回,再以正式發票和正確入庫單入帳,提貨單如果與入庫單的數量、單價、金額一致的話可以作為附件之一,也可以不用。如果說提貨單與入庫的數量、單價、金額不一致,那就更是可有可無了。如果購入的是不用入庫的物件,必須以發票作為記帳的原始憑證,提貨單可以作為附件之一也是可有可無。
3、原始憑證又稱單據,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或證明經濟業務的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文字憑據。它不僅能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情況,還可以明確經濟責任,是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原始資料和重要依據,是會計資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種文件。工作令號、購銷合同、購料申請單等不能證明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情況的各種單證不能作為原始憑證並據以記賬。
4、原始憑證按照來源不同,分為外來原始憑證和自製原始憑證。
a、外來原始憑證。是指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直接取得的原始憑證,如購買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對外單位支付款項時取得的收據、職工出差取得的飛機票、火車票等。
b、自製原始憑證。是指由本單位內部經辦業務的部門和人員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填制的、僅供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始憑證,如收料單、領料單、限額領料單、產品入庫單、產品出庫單、借款單、工資發放明細表、折舊計算表等。
10. 正本提單的效力
提單是發貨人(貨物賣方)向銀行結匯貨款的主要單證之—。正本提單必須由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或船長手寫簽署或用簽字印章等法定方式簽發。為防止流通過程中遺失或延誤而使銀行或收貨人無法及時收到提單,正本提單通常為一式三份,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卸貨港憑其中一份辦理提貨手續後,其他各份自動失效。
貨物裝船後,憑大副收據可以換取正本提單。
進口收貨人或其代理在收到「到貨通知」後需持正本提單向承運人或其代理換取「擔貨單」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