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追尾責任的法律條款

追尾責任的法律條款

發布時間: 2022-02-15 10:05:15

1. 根據追尾責任認定標準是什麼

交通事故追尾責任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進行,根據作用大小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或者同等責任。但一般都是追尾的全責。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2. 求汽車追尾法律責任!!

1、這要看甲有沒有責任,如果甲車是並道加塞造成的交通事故甲車負全部責任,如果造成人員死亡,甲車開車走屬於肇事逃逸,要坐牢的。
2、從你的敘述上來說甲車是正常行駛過程中且不超速情況下,乙車追尾造成人員傷亡,屬於後車駕駛員駕駛不當,導致交通事故,甲車不負擔任何責任,甲車這時候沒報警沒處理屬於不追究對方責任,應該算是很無私了,不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但是如果明明知道後車出現傷亡未報警,未撥打120,只能是說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譴責,畢竟2條人命啊,也許及時處理可以保住2個人性命。
3、單按你敘述的甲車沒任何責任,但是你說的這些有個BUG,如果造成2死1傷,後車的車速要達到120以上的速度沖擊前車,前車速度不超過60。才會造成這么嚴重的追尾死人的車禍,(要不是在凌晨的路面,要不是在高速或快速上。)前車要是被這樣的速度撞擊肯定是要3箱變2箱,2箱變1箱了,還能不解決就走,估計是看到後車內人死亡和現場狀況嚇到了。具體的你還是在說詳細點比較好畢竟2條人命,建議還是去專門的律師網站上問一下比較好

3. 追尾責任認定

  1. 如圖中所示,在前車正常駕駛情況下,後車因為車速過快、精神不集中等原因,沖上來造成追尾事故的,由後車負全責;

4. 交通法規追尾責任認定有哪些規定

一、追尾碰撞前車的,通常將被確定為全部責任。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中規定: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以下十六種情形通常將被確定為全部責任: 1、追尾碰撞前車的

5. 追尾事故要怎麼認定責任

追尾事故責任認定為,如果前車是正常駕駛的情況,後面的車因為車速過快、精神不集中等原因,造成追尾事故的,責任由後者負;如果是前面的車突然倒車導致的追尾事故,那麼責任由前車負責;在正常行駛的道路上停車,導致的追尾事故,那麼是由停車的那方負全責。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6. 追尾責任認定如何賠償

1、首先是,如果第一輛車剎車後,被後面的車追尾,該車的損失在車輛尾部,原則上以「追尾」為由,由後面車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第二輛車,包括倒數第二輛車的損失和賠償情況大同小異。

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賠付前車的損失;二是自己車的車頭損失;三是車尾損失。

2、追尾後在賠付前車損失時,根據目前的交通處理規則,是百分百的全責,由保險公司依據「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3、 自己車頭的損失,視情況看,如果交警認定是剎車不及造成,由車主自己「埋單」,如果是被後面的車撞上再往前擠的,則由後面車輛賠付。不管那種情況,該車的保險公司都不予理賠。

4、自己車尾的被撞損失,則由後車賠付。而最後一輛撞上前車造成的損失,主要涉及兩塊。一是撞前車的損失,由保險公司依據「第三者責任險」賠付,車頭損失,同樣要看情況分別處理。

(6)追尾責任的法律條款擴展閱讀:

構成條件

(1)交通事故中的當事人,必須有一方使用車輛(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而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范圍並無要求。

另一方可以是與交通活動相關的機動車輛的駕駛人員、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為目的,但其活動或者行為與交通有緊密聯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發生的地點應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的「道路」范圍內。

根據第119條的相關規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體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輛通行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具有一定公眾通行的場所。

除此之外的地方發生的車輛事故,不能稱之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門接到當事人的報案後,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條規定,對該事故作出事故認定,並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事故雙方的賠償標准也可參照交通事故相關法律法規及解釋規定的標准進行賠償。

(3)若事故屬於交通事故,則必須有一方的車輛是正處於行進狀態,否則不屬於交通事故的范疇。

(4)事故當事人對於事故的發生在主觀上處於過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過於自信)、至少有一方在開車或者行人行進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造成一定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後果,否則不構成交通事故。

7. 連續追尾責任怎麼判定

連續追尾責任判定需視情況而定,具體如下:
1、後車撞行駛中的前車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後車承擔全部責任;
2、夜間前車沒有尾燈,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後車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3、前車在道路上停車後未按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和設置警示標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後車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4、前車在道路上停車後按規定開啟了危險報警閃光燈並設置了警示標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後車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5、前車超長且未按規定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後車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6、前車倒車或溜車撞後車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第七十七條 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第八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應當依據事實和本法的有關規定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對於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指出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後放行。

8. 車輛發生追尾,交警要罰款200元,有法律依據嗎

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第九十二條 公路客運車輛載客超過額定乘員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超過額定乘員20%或者違反規定載貨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超過核定載質量30%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有前兩款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至違法狀態消除。
運輸單位的車輛有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情形,經處罰不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8)追尾責任的法律條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八條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車輛至依照規定投保後,並處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2倍罰款。
依照前款繳納的罰款全部納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一百條 駕駛拼裝的機動車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收繳,強制報廢。
對駕駛前款所列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駕駛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並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出售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銷售金額等額的罰款,對該機動車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熱點內容
法官不要阿 發布:2025-05-06 18:07:39 瀏覽:858
建設工程司法鑒定程序規范 發布:2025-05-06 18:07:32 瀏覽:305
法院雲間產品 發布:2025-05-06 17:56:31 瀏覽:816
道德強迫 發布:2025-05-06 17:51:34 瀏覽:664
學校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5-05-06 17:50:02 瀏覽:266
2015司法考試公司法 發布:2025-05-06 17:44:16 瀏覽:901
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需要公證嗎 發布:2025-05-06 17:41:57 瀏覽:208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34條 發布:2025-05-06 17:39:55 瀏覽:282
民法總則宣傳橫幅 發布:2025-05-06 17:36:55 瀏覽:343
新疆高級人民法院培訓工作調研 發布:2025-05-06 17:25:45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