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告知書有法律效力嗎
① 合同解除後的所有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後結算和清理條款還是有效力存在的。合同解除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條
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② 《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通知書》有法律效力嗎
1、既然是合同,就應該是雙方的事情,一方單獨解除合同理應無效;
2、《合同法》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③ 解除合同登報有法律效力嗎
在合同簽訂之後,經常會出現需要進行解除合同的情況。對於解除合同有的人會進行登報處理,那麼這種做法在法律上是否具有相應的效力呢?這就是大家需要弄清楚的問題,才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下面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解除合同登報有法律效力嗎
單位登報公告宣布解除勞動合同有法律依據,但又有前提條件。
據相關法律規定,要使登報解僱員工的程序有效,就必須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應先採取直接送達的方式,將《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當面送交本人,若無法直接送達,可以採取郵寄送達的方式。
第二,採取郵寄送達方式,最好通過特快專遞的方式,向員工寄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若郵件被退回未能送達,則應將退回的信件完整保存,這是未郵寄送達的證據。
第三,在獲取未郵寄送達的證據後,方可採取公告的方式予以送達,即張貼公告或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30日,即視為送達。
相關法律知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第十八條規定精神,企業對有曠工行為的職工做除名處理,必須符合規定的條件並履行相應的程序。因此,企業通知請假、放長假、長期病休職工在規定時間內回單位報到或辦理有關手續,應遵循對職工負責的原則,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職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只有在受送達職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方可公告送達,即張貼公告或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在此基礎上,企業方可對曠工和違反規定的職工按上述法規做除名處理。能用直接送達或郵寄送達而未用,直接採用公告方式送達,視為無效。
看完本文之後,我們就要知道在這方面的規定。我們要知道這種做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又要遵守相應的前提條件,這樣才能符合法律的規定。這是我們需要通過本文來弄清楚的問題,才能對自己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專業律師。
解除合同和終止合同的區別
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勞動者欺詐應聘單位可解除合同嗎
④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還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說雙方在簽署合同時明確約定了各方的聯系地址、聯系方式等事項,參照《最高人專民屬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所以,只要解除通知符合法定條件,寄件方履行了通知解除義務,且該信件已送到接收方的有效地址,只要在寄單上明示內容便足以為對方所知悉,拒收行為是在其知悉了該內容之後的,即使拒收也不影響解除合同通知書的生效,被「拒收」退回已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應在郵寄時註明郵寄內容並保留郵寄面單,如果拒收,要求送件人在送件回執上寫明「拒收」。
⑤ 我發出的解除合同通知是否產生法律效力
本案涉及合同解除,在《合同法》中明確規定了兩種解除合同的方式
1、雙方協商解除(雙方都同意,好合好散),此種情況關鍵在於你發出的「解除合同通知」與開發商的「手機簡訊」之間表達的權利意圖是否一致。如果雙方表達的意圖不具有同一性則不能認定為協商一致解除。
2、單方解除(法定解除權),指合同一方在根本違約的情況下,導致另一方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守約方可以行使單方解除權。單方解除權屬形成權,該形成權的形式方式是向法院起訴,由法院確認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後就進入了利益返還,開發商要返還購房款及同期銀行利息給你,但房價上漲屬於射幸利益,不在返還范圍之內,沒有返還依據。
理論分析完畢,以下有針對性的簡單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一、如果雙方已經形成合意解除合同,那麼合同已經解除(關鍵看簡訊內容是什麼),則購房合同不在具有約束力,房屋的無權屬於開發商,你無權設置抵押。反之可以。
二、法院只會依照訴訟請求確認合同解除與否,不確認你發出通知的效力。合同解除後開發商返還的價款范圍包括:已支付的購房款、銀行利息、違約金、訴訟費、訴訟產生的其他費用(誤工費、交通費、電話費、復印費)等。房屋差價不再賠償之列。
⑥ 對方拒絕簽收解除合同通知書是否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證明「解除合同通知書已送達」的事實。除「原答案版」快遞送達外,還可以通過權發傳真的方式送達、公證送達。雖然合同法未明確規定「通知」的具體方式,但依據《民訴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因此,在解除合同通知書的相對方「下落尚明」的情況下,不建議公告送達。具體需要注意:1、快遞送達;(1)對方接受:保留發票、所要送達回執(三聯單之一,收件人簽字的墨印);(2)對方拒收:要求送件人在回執上寫明「拒收」;信件不要拆開(如果拆開,則無法證明送件的內容,必要時當庭拆件);2、傳真送達,不要用自己單位的傳真,建議到星級旅店發送。索要發票、ok單。
⑦ 的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單位蓋章就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⑧ 告知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告知書具有的法律效力如下:
1、員工告知書一般是用人單位在新員工入職時要求勞動者簽訂,以便告知勞動者已經知曉公司制度和勞動合同內容;
2、員工已經簽字,就視為有效,將來發生爭議,單位就可以以此說明員工知曉公司相關制度和內容,以此免責。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如果本人在告知書上簽名,且告知書內容合法,又有政府的公章的話,告知書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員工告知書的,員工告知書一般是用人單位在新員工入職時要求勞動者簽訂,以便告知勞動者已經知曉公司制度和勞動合同內容。員工已經簽字,就視為有效,將來發生爭議,單位就可以以此說明員工知曉公司相關制度和內容,以此免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