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合同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1. 有人想租我的地,但要拿我的租地合同復印件,請問有誰知道合同的復印件有沒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所形成的書面文件,一般對簽約當事人間具有法律效力。按照你的情況來看應該是2次出租吧(因為我國土地是公有制的),你的租地合同對第三人來說能證明你有權出租這塊土地,對要租的地的人來說也算是證明文件,可以保證他的交易安全。你和他之間的協議想要有法律效力要另外簽一份合同的,與之前的合同無關。
2. 土地承包合同不見了,村長和村委會都有份復印件,我再去復印一份有法律效益嗎!
土地承包合同是雙方的。你都沒有了,對方還有。這沒什麼關系,去復印一份就得了。內容只要相同,你可以讓他蓋個章。丟了很多,很正常,不用擔心,希望你採納我的回答。
3. 房照,土地承包合同復印件能做為證據嗎
復印件只能和原件核對後才能作為定案的證據,所以該復印件如果對方否認,將不會產生法律效力。
《證據規定》第六十九條規定,「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 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因為「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在證據的形式上存在著瑕疵或弱點,在某種意義上說存在著偽造的可能和無法鑒定真偽的難處,證據的效力甚至非常微弱。舉證需要原件,這一點可以說是對當事人舉證時的基本要求。
《證據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這不僅是因為有些模糊的復印件可能無法辨認字跡,更是要確定該證據的真實性。質證需要核對原件,這一點可以說是法律賦予當事人質證時的基本權利。
《證據規定》第六十五條規定,對單一證據,法官可以從證據是否系原件、原物,復印件、復製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進行審核認定。除當事人對復印件不持異議外,法官對復印件證據進行認證時,需要當事人出示原件,以確定證據的真實性。
通常情況下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在識別其真偽上存在一定難度,確實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因此,法律強調了原件、原物的重要性。無論是當事人自己證據的舉證、對對方證據的質證、法官對證據的認證都要十分仔細地核對原件,如果沒有其他旁證材料,當事人或法官可能會輕易地對沒有原件的復印件說「不」。
4. 合同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如果合同的原件有效的,則合同的復印件也有效;但是在做證據使用時,原件的證明力比復印件更強,因此當事人最好是提供原件作為其證據來使用。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5. 土地承包合同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土地承包合同書具有明確發包方、承包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效力。土地承包合同的內容包括:發包方、承包方詳細信息;土地的面積、位置;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的承包經營期限;地上物的處置;承包金及交付方式;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合同的轉包情況;合同的變更和解除;違約責任;糾紛的解決辦法等。
【法律依據】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
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發包方、承包方的名稱,發包方負責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二)承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三)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承包土地的用途;
(五)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
(六)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