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傷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工傷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2-22 12:46:41

A. 工傷賠償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工傷賠償協議只要符合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等的條件就是有效的。用人單位應當在發生工傷事故後支付以下工傷保險待遇: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B. 工傷賠償調解書有法律效應嗎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內。調解書應當寫明容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 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C. 工傷私下協議在法律上有效嗎

職工在工傷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雙方意願可以達成調解協議,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字蓋章後經調解員簽字蓋調解組織章後才具有法律效應,私下簽訂的賠償協議,不具有法律效應。參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議後,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D. 公司私了工傷賠償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工傷私了賠償協議依法成立即有效。但協議中賠償給付數額不當的,協議的訂立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給付數額不當的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請求予以變更。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E. 工傷賠償協議書有效嗎

您好: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內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容有關規定處理。」《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可見,法律允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解決工傷賠償事宜。但對於職工受傷後,在醫療期間的私了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的問題,我國法律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但當事人對協議有異議提起訴訟的、法院應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公平原則與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作出判斷。
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工傷賠償私了協議無效
一、在未經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之前,就對是否認定工傷和勞動能力等級做出協議的;
二、存在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甚至是在用人單位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的情況下簽訂的,違背了勞動者真實意思表示的;
三、違反了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事故的管理制度,而且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

F. 怎麼樣確定工傷賠償賠償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工傷賠償協議書效力的認定:工傷賠償協議書的簽訂主體需要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出於真實意思的表示,協議約定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以書面形式簽訂即可依法發生效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G. 工傷協商處理後的調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不低於《工傷保險條例》最低賠償標准,不存在欺騙、隱瞞等情況,具有法律效力。

H. 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肖起在一家電子公司上班,電子公司一直未與肖起簽訂勞動合同,也未為其參加工傷保險。電子公司在肖起送醫院搶救的過程中用去3萬余元,肖起家人也用去了8000多醫療費,但肖起一直沒有蘇醒過來,肖起家人要求電子公司繼續出錢搶救肖起,但電子公司稱除非肖起家人同意與公司簽下「電子公司一次性付肖起家屬6萬元,無論肖起能否蘇醒,均不再與公司有任何聯系」等內容的書面協議。因為救人心切,急需教醫葯費,肖起的家屬扔不情願的在協議上簽了字,但肖起最終未能蘇醒過來。之後肖起的家屬在進行工傷認定後向電子公司要求支付肖起因工死亡的相關待遇,電子公司以已與肖起家屬簽訂了書面協議為由,拒絕支付相關待遇。 【分歧】案件審理過程中,對電子公司與肖起家屬簽訂的書面協議是否有效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協議有效,肖起家屬不得再向電子公司要求肖起因工傷死亡的相關待遇。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和解。肖起家屬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簽訂的書面協議具有完全的認知能力,對其產生的法律效力應具有預見性,因而簽訂的該協議為有效協議。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協議無效。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電子公司提出的協議是在肖起昏迷不醒,繼續用錢的情況下,肖起家屬不懂法律,加上救人心切,才簽下這份協議,而且協議內容規定的一次性支付6萬元就與此事無關,與工傷待遇四五十萬甚至更多的賠償金額懸殊過大,該協議顯失公平,應屬無效協議。 【評析】本案中筆者認為電子公司與肖起家屬簽訂的工商賠償私了協議為無效協議,理由如下: 第一,判斷某一協議是否有效,應該以該協議是否符合有效或無效協議的要件為判斷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此兩項規定表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法律認可此解決途徑。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顯失公平的合同、協議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本案中,肖起家屬文化程度低,年齡大,不懂得勞動法律規定,為了能盡快拿到錢去就昏迷不醒的肖起,不得已簽下了該協議,電子公司一次性支付的6萬元與工傷賠償金額懸殊較大,該協議應認定為顯失公平,應屬無效協議。 第二,從立法的精神和目的來看,法律設定但書條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目的在於保護弱勢方在緊急情況下簽訂的不公平協議能得到法律公正的保護,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法律規定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不僅是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

I. 工傷調解協議書,我簽了還能起訴嗎

職工在工傷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根據雙方意願可以達成調解協議,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字蓋章後經調解員簽字蓋調解組織章後才具有法律效應,私下簽訂的賠償協議,不具有法律效應。參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議後,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J. 如何認定工傷賠償協議書的效力

在進行工傷賠償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簽一份工傷賠償協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日後產生糾紛。工傷賠償協議是一種特殊的合同,所以其並不是一經簽字都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傷賠償協議也有可能無效或效力待定。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如何認定工傷賠償協議的效力。

在審判實踐中,經常遇到勞資雙方之間就勞動者工傷賠償私自達成的協議效力如何確認的問題。該 類協議的效力存在三種情況:協議合法有效、協議部分有效以及協議無效。對協議效力的認定,應當審查協議的內容和訂立協議時雙方所處的狀況,即從訂立的真實 意思與協議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進行審查,不能一味強調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也不能一味強調法律的硬性規定。

一、工傷賠償協議效力的界定

實踐表明,有條件地承認一些協議的效力既符合勞動法的原則與理念,也有利於勞資雙方關系的健康發展和糾紛的有效解決,且有利於節約審判的資源。筆者認為,應從如下方面對賠償協議予以審查:

審查協議內容有無違法條款。雙方達成的協議在一般情況下具有合同的性質,如果有效,法律將給予保護。作為了斷雙方爭議的協議,合法是前提。合法的前提是協議 中有無免除用人單位法定義務的條款、有無排除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條款,比如:「不得申請仲裁」、「不得訴訟」、「對工傷復發由勞動者個人承擔」等等,如果存 在這樣的條款,應認定無效;同時應審查用人單位計算的數額有無按照規定的方法計算,如果未按規定的方式和基數計算,應確認無效。

勞動者是否放棄權利的合理性審查。工傷賠償協議,從一定程度上與其說是雙方之間協商的結果,不如說是用人單位的決定。勞動者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本身處於弱勢 地位,發生工傷事故甚至工亡後,勞動者一方的要求就是得到賠償,有時勞動者為了及時得到治療而接受用人單位的條件,放棄其部分權益。作為仲裁機構或者法院 應當對勞動者放棄權益部分的合理性進行審查,因為在協商後勞動者仍然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起訴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存在誤解或者協議顯失公平,一旦超出一 定范疇,則應認定勞動者放棄部分為無效。這里的合理性,筆者認為,主要掌握勞動者獲得的實際賠償額與應得賠償額之間的差距是否在一個合理限度內。不妨以 《合同法》約定違約金的比例作為參照,所讓數額在應得賠償額20%以內。

審查訂立協議時有無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這是對勞動者一方訂立協議時的真實意思表示行為進行審查,如果存在上述情節,應認定為無效。

二、幾種特殊協議效力的認定

1、由勞動調解組織主持下達成的賠償協議。

對此應認定其有效,因為我國法律法規規章確立的勞動調解組織的性質,均是以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作為前提的,作為有權協調的組織,在其主持下形成的協議一般情 況下較少出現違法或不合理的情形。同時,支持這些勞動調解組織達成協議的效力,更有利於發揮這類組織的調解功能與維穩作用,從而達到將糾紛化解在基層,矛 盾消除在萌芽狀態的良好效果。

2、由人民調解組織主持下達成的賠償協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1條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 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的規定,勞動者可以就工傷醫療費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發出支付令。所以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協調的工傷賠償協議,我們應當依照《合同法》規定的有 效無效的情形進行審查。

3、地方組織參與協調下達成的賠償協議。

目前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大調解格局逐步形成,一些地方組織開始參與協調社會矛盾,從而形成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對這類組織參與協調形成的賠償 協議,若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確認,形成調解書,則法律賦予其與裁判法律文書效力一致的執行力,即當事人可以據此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應當受理。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達成協議後發現賠償協議存在問題,而此時工傷認定申請或仲裁申請時效已過,怎麼辦?筆者認為,只要雙方同意協商,此時的時效應當中斷,在 達成或者不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如仍在工傷申請期內,當事人均可申請工傷認定或者申請仲裁。因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 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 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綜 上所述,對工傷賠償協議效力的認定有利於解決相關的糾紛,對用人單位與職工來講都是有益的。對工傷賠償協議效力的認定與對合同效力的認定是差不多的,要是 工傷賠償協議主體不合法、內容不合法,那麼工傷賠償協議就是無效的。

熱點內容
房屋買賣協議公證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7:45:51 瀏覽:876
未滿十八周歲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4 17:44:30 瀏覽:567
僧肇道德經 發布:2025-05-24 17:39:29 瀏覽:571
第三者法律援助的意思 發布:2025-05-24 17:33:57 瀏覽:31
國際經濟法最早 發布:2025-05-24 17:28:56 瀏覽:499
民法典通過決議投票 發布:2025-05-24 17:24:18 瀏覽:220
合同法手續費 發布:2025-05-24 17:23:35 瀏覽:651
新婚姻法維護誰的權利 發布:2025-05-24 17:12:44 瀏覽:612
公司變更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7:12:08 瀏覽:263
關於大學生道德 發布:2025-05-24 17:05:45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