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如何證明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

如何證明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2-24 01:23:16

❶ 對賭協議有法律依據嗎

賭是國家禁止的、因賭所簽訂的任何協議、法律皆不支持!

❷ 對賭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實踐中俗稱的「對賭協議」,又稱估值調整協議,是指投資方與融資方在達成股權性融資協議時,為解決交易雙方對目標公司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以及代理成本而設計的包含了股權回購、金錢補償等對未來目標公司的估值進行調整的協議。對於投資方與目標公司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訂立的「對賭協議」,如無其他無效事由,認定有效並支持實際履行。但投資方與目標公司訂立的「對賭協議」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實際履行,存在爭議。投資方與目標公司訂立的「對賭協議」在不存在法定無效事由的情況下,目標公司僅以存在股權回購或者金錢補償約定為由,主張「對賭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投資方主張實際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是否審查是否符合公司法關於「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及股份回購的強制性規定,判決是否支持其訴訟請求。具體可以參考《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百四十二條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二)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三)將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
(五)將股份用於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六)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
公司因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經股東大會決議;公司因前款第(三)項、第(五)項、第(六)項規定的情形收購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股東大會的授權,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會會議決議。
公司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收購本公司股份後,屬於第(一)項情形的,應當自收購之日起十日內注銷;屬於第(二)項、第(四)項情形的,應當在六個月內轉讓或者注銷;屬於第(三)項、第(五)項、第(六)項情形的,公司合計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數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百分之十,並應當在三年內轉讓或者注銷。
上市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上市公司因本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五)項、第(六)項規定的情形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通過公開的集中交易方式進行。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質押權的標的。

❸ 公司讓員工簽對賭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只要是出自於雙方真實意願的表達,並且合同條件公允,沒有明顯的不公平條款,對賭協議就有法律效力。

❹ 怎樣的對賭協議才合法有效

永遠無法。法院不會支持違法協議,想都不要想,太天真了。

❺ 什麼是對賭協議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算是賭博的一種嗎

對賭協議是指投資方與融資方在達成股權性融資協議時,為解決交易雙方對目標公司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以及代理成本而設計的包含了股權回購、金錢補償等對未來目標公司的估值進行調整的協議。

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不是賭博的一種。個人之間對賭不存在惡意磋商、欺瞞或者無其他法定無效情形的,那麼對賭協議是有效的。對賭協議相當於兩個人簽訂的合同,只要合同內容不存在違法現象,那麼合同就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第四百七十一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條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五百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❻ 新三板定增,未披露對賭協議,協議是否仍有法律效力

協議一旦簽訂即有效力,除非是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影響國家安全的協議。
無論披露與否。

❼ 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一、何為對賭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通過條款的設計,對賭協議可以有效保護投資人利益。在國外投行對國內企業的投資中,對賭協議已經應用。對賭協議就是收購方(包括投資方)與出讓方(包括融資方)在達成並購(或者融資)協議時,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情況進行一種約定。如果約定的條件出現,融資方可以行使一種權利;如果約定的條件不出現,投資方則行使一種權利。所以,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二、法院對對賭協議效力的判決最高人民法院在被稱為「對賭協議第一案」中認定了無效情形僅限於以目標公司為主體的回購和補償條款,而對於股東與投資方簽訂的補償承諾,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屬有效。所以法院不承認投資方與融資方(目標企業)之間的對賭協議,該類對賭無效;但投資方與目標企業股東和其他方的對賭是有效的。當然對於對賭賠償還需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最高法院的有關解釋。認定對賭協議效力的主要依據是民法典和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對賭協議中有關公司財務業績、公司上市、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等回購公司股份的約定如未違反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構成認定合同無效的要素。三、對賭協議中補償的利息條款無效對賭協議中一般約定,若無法上市或達到對賭目標,目標企業股東等要賠償投資方的利息損失,其實質就是一種借貸合同。最高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新司法解釋,民間借貸年利率超36%的,超過部分法院可認定為無效。因此,若對賭協議中明確是補償對方的本金利息,那麼就應該遵循上述條款。當然若約定其他與利息無關的賠償條款,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案例分析,仍然對賭有效。看來,以後,對賭協議不能再約定利息補償了。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❽ 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通過條款的設計,對賭協議可以有效保護投資人利益。在國外投行對國內企業的投資中,對賭協議已經應用。對賭協議就是收購方(包括投資方)與出讓方(包括融資方)在達成並購(或者融資)協議時,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情況進行一種約定。如果約定的條件出現,融資方可以行使一種權利;如果約定的條件不出現,投資方則行使一種權利。對賭協議是法律允許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❾ 對賭協議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法律分析:對於投資人與目標公司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之間的「對賭」,如沒有其他導致「對賭協議」無效的法定情形,一般認定為有效並可實際履行。通常情況下,投資人與目標公司之間的對賭協議不存在法定無效的事由,投資人與目標公司之間的「對賭協議」一般會被認定為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❿ 對賭協議在中國是否有效

甘肅世恆案例中(虎嗅註:2012年年中,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甘肅世恆公司對賭協議」一案的民事訴訟作出二審裁決,裁定維持原判,認定江蘇海富投資有限公司與甘肅世恆有色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在投資協議中所約定的對賭條款無效。對賭協議被判定無效,這在中國PE界尚屬首例),對賭協議的實質內容是:當被投資公司沒有達到約定業績時,PE方有權要求被投資公司補償,如果被投資公司未能履行補償義務,則由被投資公司原股東履行補償義務。因此,這個對賭協議是PE與被投資企業之間的約定,而被投資公司原股東實質上只是一個擔保作用。 在國外,對賭協議可以是PE與被投資公司原股東之間約定,也可以是PE與被投資公司之間約定。在我國,PE與被投資企業之間的對賭協議,違反《公司法》關於利潤分配原則的規定,應屬無效。 所以,甘肅世恆案例中,PE與被投資公司的對賭協議是無效的,當然,在此基礎的擔保也屬無效。 但是,如果PE與被投資公司原股東之間的對賭協議,並未違反上述法律規定。 另外,對賭協議可以是一種雙向的約定:如果達不到預先設定的業績指標,被投資公司原股東向PE進行補償;相反,如果達到預先設定的業績指標,PE向原股東進行補償。對賭協議也可以是一種單向的約定:如果達不到預先設定的業績指標,原股東向PE進行;而如果達到預先設定的業績指標,則沒有任何約定。甘肅世恆案例中,則是一個單向約定的對賭協議。而法院認為,這種約定違反了投資領域風險共擔的原則,使得PE作為投資者不論被投資公司經營業績如何,均能取得約定收益而不承擔任何風險,因此,對賭協議無效。法院的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因為雖然這份對賭協議是單方的,但是實際上PE以溢價投資,事實上融資方已預先行使了權利。對賭協議並非保護PE單方利益,相反已預先滿足了融資方的利益,因此很難認定違反風險共擔原則。事實上,在中國上市公司的重組中,大量用到單向約定的對賭協議。比如在上市公司以定向發行方式收購資產的大量案例中,都有被收購資產的原所有者要求做出業績承諾,如果達不到承諾的業績,則應該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如果按照甘肅世恆案例中法院的觀點,那麼這是否也違反了風險共擔原則,應屬無效?那麼在公司上市中,證監會要求擬上市公司必須取消對賭協議,這是為何?證監會要求擬上市公司取消對賭協議,首先說明對賭協議是有效的,如果無效,為什麼還要求取消呢?其次,證監會要求擬上市公司取消對賭協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對賭協議可能引起擬上市公司的股權不穩定。 綜上分析,不能根據甘肅世恆案例,得出在目前中國法律環境下對賭協議無效的結論。

熱點內容
房屋入住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38:06 瀏覽:899
轉賬收訖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20:36 瀏覽:653
工資收入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3 23:17:45 瀏覽:117
經濟法考研視頻 發布:2025-05-23 23:17:44 瀏覽:210
司法部李靜 發布:2025-05-23 23:15:08 瀏覽:599
律師所宣傳 發布:2025-05-23 22:47:05 瀏覽:582
吉新浪法院 發布:2025-05-23 22:46:56 瀏覽:482
勞動法員工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23 22:46:06 瀏覽:913
大連法律碩士院校 發布:2025-05-23 22:18:42 瀏覽:424
道德法律化例子 發布:2025-05-23 22:10:24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