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超市承擔的法律責任

超市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5 20:22:27

『壹』 超市涉及的法律內是什麼

超市經營中幾個常見性的法律問題有:
一、 注意供貨商的產品質量問題。 
對於商場和超市來說,與商品的供應商簽訂好供貨合同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產品質量的確定,對消費者要求的處理時間、方法,有關費用的承擔,對商場或超市的損失賠償等,都需要在有關的合同中做出明確的約定,以預防糾紛,並保證問題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
二、是產品責任問題
在經營中除了嚴格把握產品的質量外,對於一些沒有產品質量保證的產品,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和企業資信情況的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需要簽訂好有關的合同。對於一些新的供應廠家或新的產品,讓廠家支付一定金額的質量保證金也是一個可取的辦法。
三、侵權產品問題
在商場或超市的經營中,需要注意以下四個問題:一是與產品的供應商就這方面的問題做出明確的約定,由供應廠商做出相應的承諾;二是嚴格規定產品的准入制度;三是嚴格審核有關的權利標識和證明;四是他人提出侵害權利通知時,應當及時落實處理。
四、欺詐經營責任問題
對於這類問題需要注意的是:1、有一個誠信經營的觀念,規范管理;2、嚴格根據法律和有關規定進行經營活動;3、在有關的廣告宣傳中,遵守廣告法律規范。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糾紛和責任,同時也是維護企業形象和信譽的需要。
五、商品售後服務問題
對於這類問題,需要對有關廠商售後服務的條件和能力、時間的安排、配件的供應、具體的程序、費用的承擔等在供貨合同中做出明確的約定,並進行實際的落實。
六、產品召回問題
這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是:1、注意產品的市場准入,如必要的產品質量檢測、有關的標准認證等;2、在合同中對以下問題做出明確規定:有關問題的處理程序、檢測方法及費用的承擔、超市損失的承擔、賠償消費者最終費用的承擔、對於國家有關部門處理決定的執行、有關行政處理的責任的承擔、產品的處理中應向消費者退回款的支付等等事項;3、依法及時處理有關的問題,做好消費者的工作,避免消費者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將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貳』 超市賣過期食品應承擔哪些具體法律責任

數額小,消費者獲得十倍賠償,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處以行政處罰。數額大,構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叄』 超市虧損 超市負責人需承擔多少比例的責任

超市盤點虧損,在合同中如無提出負責人承擔責任的比例的話,理由上是不需作賠償的,但你可以從盤點的項目進行分析了,某些金額超出標准很多的部分,追查漏洞,這些問題如是負責人舞弊作法,你可以提出申訴的!

『肆』 超市私自搜查顧客,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當事人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可以解除合同。
2、在履行期專限屆滿以前,當屬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時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3、當事人在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間內仍未履行時可以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延遲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可以解除合同。

『伍』 在超市聚眾鬧事,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輕者治安拘留,重者刑事犯罪(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

『陸』 如果開超市是超市的法律負責人的話要負什麼的責任

如果你的超市注冊的是公司,承擔注冊資本額度的責任,如果你不注冊或者注冊的是個人合夥,獨資企業,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可以抄家

『柒』 超市的話都需要知道哪些具體的法律知識

特許經營,指的是特許者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以特許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許者使用,加盟商希望利用這些知識產權發展自己企業,由此而形成的特許加盟體系。被特許者按合同規定,在特許者統一的業務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者支付相應的費用。由於特許企業的存在形式具有連鎖經營的統—形象、統一管理等基本特徵,因此也稱之為特許連鎖。特許加盟連鎖的實質則是超市總部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商標、商號、服務標識、經營模式等)出給獨立的加盟者,由其在總部的統一指導下共同經營的一種超市連鎖發展方式,是特許經營形式的一種,該種方式對於發展連鎖的超市總部而言,能實現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擴張,即所討低成本迅速擴張」。下面,談一下特許經營中若干法律問題的看法。
一、超市特許經營中的收費問題
首先,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那麼我們就先從法律的角度探討一下超市特許加盟的收費問題。
1、加盟收費的法律淵源
特許加盟作為項特殊的經營方式,其加盟收費必須基於一定的法律關系才能產生。
加盟收費的間接法律淵源是我國的民商事法律,如《民法通則》、《合同法》等。根據這些法律,特許者(授權方)和被特許者(被加盟者)之間只要達成合意、訂立合法契約,即可按契約的約定收取加盟費用。
加盟收費的直接法律淵源是原國內貿易部1997年11月發布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第八條第二款、第十二條第二款均規定了特許者有權向被特許者收取特許經營權費及各種服務費用,這實際上也賦予了特許者收取加盟費的權力。
2、加盟收費的法律構成
收費是權利(權力),任何收費都是建立在一定法律關系之上的,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收費是法律關系的產物,每一項合理的收費都應該有其對應的一種法律關系。
我們認為,一般超市特許加盟收費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建構在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之上:
①基於知識產權(商標、商號、字型大小等)有償許可使用關系而產生的收費;
②基於商業指導服務關系而產生的收費(註:特許者對被特許者的服務依法可以是有償的);
③基於貨物買賣關系而產生的收費。除此之外,收費項目還包括個別基於其他法律關系而產生的雜項費用,但主要是上述三種。每一項收費都應對應—種法律關系作為依據,使收費有理有據、清晰明了。
請看下面的文字列圖:
①知識產權使用費——知識產權有償使用關系
②加盟店管理指導費——技術咨詢服務關系
③貨款及運費——貨物買及附隨義務關系
④雜項費用——其它相應法律關系
3、現行加盟收費制度的不足
我們現在許多從事超市特許經營企業的加盟收費制度、收費項目中基本上都會有定期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加盟金)這一項(註:「特許權使用費」這一概念出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教材)。經營特許加盟,主要的經濟收益就來自定期向加盟店收取加盟金。可問題就出現了:「什麼是『特許權使用費』?『特許權使用費』的法律性質是什麼?」 在「特許權使用費」的問題上我們不能簡單的照搬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教材中的相關概念,因為這個概念過於含糊,它沒有穩固的法律關系作後盾。我們也不能簡單將基於不同法律關系而產生的加盟收費籠統地歸入「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中,而是應該將加盟收費明晰化,通過收費項目各自明確的法律關系來分別加以調整。現行的加盟收費制度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特許權使用費」這一項上,該收費項目的概念本身就比較模糊,其法律依據和所對應的法律關系也比較單薄。「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與知識產權許可使用費、加盟咨詢指導費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收費項目會降低加盟合同的對價性,引起不必要的疑義。
在特許加盟知識尚不算普及的今天,就連人民法院都把特許加盟案件劃入聯營合同糾紛一類,那我們就更加應該把這一特許加盟的主要收費項目明確化、規范化。
4、改進加盟收費制度的設想
我們認為,應該從法律角度著手,對現行一般超市特許企業的加盟收費制度在法律上作出一些調整,明確地把「特許權使用費」分為兩項:①知識產權有償許可使用費;②加盟店管理指導服務費。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這兩項收費是完全基於兩種法律關系而產生的各自獨立的收費,只要有一種法律關系存在,該關系所對應的收費權利義務也就存在了。換句話說就是,只要特許加盟關系存在,只要加盟店在使用授權者的商標、商號、字型大小等知識產權,它就應該定期支付授權者一定的使用費用。加盟店不能以授權者提供的服務有問題而拒絕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從訴訟實踐來看,一旦因加盟收費問題引發訴訟,法院也比較容易認定其中的法律關系。
二、超市特許經營中的風險與控制問題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是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經營特許連鎖的優點突出、低成本擴張,既增加了超市的知名度,又獲得豐厚的回報,同時也帶動經濟增長。但是,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由於加盟者是獨立實體,經營自由度高,因此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力度小,管理難度高,繼而各類風險也就隨之發生。我們可以把超市特許經營的風險歸納為以下兩類:一是法律框架內的風險;二是經營框架內的風險。本文主要試圖分析法律框架內的風險。
(一)什麼是法律框架內的風險?
我們知道,維系特許授權者與特許加盟者關系的往往只是一紙契約,而在特許授權者與特許加盟者之間發生的卻是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的特許使用等一系列復雜的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特許經營所牽涉到的法律關系涉及了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等數個法律部門,用以調整特許經營的法律規范和行政法規規章有幾十個之多,如此之多的法律規范來調整—項商業行為,在工商領域中還不多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特許經營對於法律的依賴極其之大也可見一斑。具體來看,法律框架內的風險主要有:
1、違約之險
我們這里所說的違約風險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合同違約風險,而是在特許授權者與特許加盟者建立加盟關系之後,由於加盟者怠於履行特許加盟合同約定的義務,不服從授權者的管理而造成的風險。最常見的,是加盟者利用各種借口,拖欠應繳納的費用,又或者違反約定擅自進貨,更有甚者,加盟者不經授權者同意就擴大商標、商號、專利、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的使用范圍。對於任何一個超市而言,這個風險的產生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在每個超市的特許加盟連鎖體系中,加盟者均為獨立法人,各自的財產所有權關系不變,在總部的指導下共同經營。在目前中國法律架構下,特許經營的法律環境,還不是很完善。由於沒有具體的特許經營立法,所以在審判實踐中對於加盟關系的認定,法院往往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五十三條來加以調整。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三條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獨立經營的,它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約定,各自承擔民事責任。總部授予加盟者使用這個超市的商標和店招等整體形象,就是所謂的CI(視覺識別系統)。而在法律地位上,總部與加盟者是完全平等和彼此獨立的,並不存在從屬關系。加盟者擁有獨立的經營權,由總部對其進行必要的業務指導,提供相關的技術和培訓支持。由於加盟者是各自獨立經營的實體,總部對其的約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加盟者的某些自主經營行為有可能直接傷害授權者的利益,威脅加盟體系的安全。加盟者具體的違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①不執行總部統一采購的規定,擅自進行采購;②不服從總部統一管理,自行其是;③隱瞞加盟店的銷售狀況,規避交納加盟金等費用的義務;④加盟者擅自單方終止合同等等。加盟者這些嚴重的違約行為直接侵害了授權方的利益,造成了權利義務關系的不對等,使授權方在履行了自己的義務後不能享受到相應的權利。這種違約風險是所有法律風險中最大的風險。
2、侵權之險
由於特許經營往往和一定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知識產權的特許使用相關,所以在實踐中也會發生加盟者侵犯授權方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情況。比如說,加盟者未經許可擅自擴大、變更授權方相應授權使用的范圍,或擅自非法地進行轉授權、再授權,或擅自使用、傳播授權方的商業秘密等。又比如說,在雙方特許加盟關系終止後,加盟者不停止使用原授權方的相關授權,則其就構成了侵犯授權方的專有權利。侵權風險的唯一救濟手段主要就是司法途徑,但無論結果如何,企業都將承擔高額的法律成本,並因此導致特許企業管理成本上升,從而使授權方得不償失。

『捌』 「家樂福」超市應否承擔責任承擔什麼責任

侵權糾紛。根據去年十月頒布的侵權責任法。
如果真的如超市律師所講,超市在此次侵犯人身健康權的糾紛中不負責任。
問題在與,到底是自己撞上去的還是陳某撞上去的。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王小姐只要證明自己不是故意撞上去的,陳某就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是具體的比例要看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識。
至於超市,只要出了收銀台物品的所有權就發生了轉移,陳某對其負責。

『玖』 超市購物的法律分析,究竟是合同行為還是侵權行為

商品的所有權歸超市, 超市在貨架上放標價商品是一個要約邀請,你從貨架上拿下商品走到收銀台付賬是一個要約,商家同意以標價將商品出售給你是承諾,只有合同完成後,商品的所有權才發生轉移,這時,你才能對屬於你的物品進行處分,合同完成之前,你對商品的任何處分,比如說吃喝,在沒有同所有權人進行協商,或者得到授權的情況下,都是無權處分行為,是破壞了商品原有價值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包括你事後付錢性質都已經變了,你實際上不是在履行合同,而是在承擔侵權責任。
  合同行為和侵權行為都有法律規制的,具體請參考《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所以從法律層面這個問題的爭議根本就是一目瞭然的。
  特例是你在小商店買水,給老闆說,我實在渴的,能不能先喝一口,這也是要約,不過是改變了合同的履行方式,但是前提是和所有權人進行協商,與所有權人達成了合意,得到所有權人的授權,以改變所有權人履行合同內容的方式繼續履行合同,才算是合同行為,而不是侵權行為。

熱點內容
灌酒刑法 發布:2025-05-23 08:29:02 瀏覽:573
法院處罰銀行 發布:2025-05-23 08:24:30 瀏覽:338
民法典罵街 發布:2025-05-23 08:11:50 瀏覽:571
勞動法節假日工資規定在第幾條 發布:2025-05-23 08:03:43 瀏覽:228
李璐司法 發布:2025-05-23 08:02:53 瀏覽:825
書法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23 08:00:57 瀏覽:857
司法口才訓練 發布:2025-05-23 07:41:06 瀏覽:342
社會與法命案十三年 發布:2025-05-23 07:39:29 瀏覽:980
勞動法如何規定十三薪 發布:2025-05-23 07:38:11 瀏覽:832
2019勞動法一周上六天班 發布:2025-05-23 07:32:30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