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統計法律責任的特徵有

統計法律責任的特徵有

發布時間: 2022-02-26 01:43:37

⑴ 統計有哪些特點其最基本的特點是什麼

統計的特點主要有四性:即數量性、總體性、整體性、社會性。最基本的特點是數量性和整體性。

1、數量性:統計學的認識力首先表現它以精確的和無可爭辯的事實作為基礎,同時,這些事實用數字加以表現,具有簡短性和明顯性。數量性是統計學對象的重要對象特點,這一特點也可把它和其他實質性的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學)區別開來。

2、總體性:統計學的認識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體的數量方面。從總體上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是統計學區別於其他社會科學的一個主要特點。如國民經濟總體的數量方面、社會總體的數量方面、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總體的數量方面、各企事業單位總體數量方面等等。

3、具體性:社會經濟統計的認識對象是具體事物的數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數量關系。這是統計與數學的區別。

4、社會性:社會經濟現象是人類有意識的社會活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條件、過程和結果,社會經濟統計以社會經濟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具有明顯的社會性。統計學研究社會經濟現象,這一點與自然技術統計學有所區別。

(1)統計法律責任的特徵有擴展閱讀:

數理統計學派奠基人是比利時的阿道夫·凱特勒(A.Quetelet,1796-1874),其主要著作有:《論人類》、《概率論書簡》、《社會制度》和《社會物理學》等。

19世紀中葉,他把概率論引入統計學,使統計學在「政治算術」所建立的「算術」方法的基礎上,促進了統計的精確化。他最先提出,用數學中的大數定律——平均數定理,作為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的一種工具。他提出,社會現象的發展並非偶然,而是具有其內在規律性的。

但他在解釋社會規律時,不能正確地把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區分開,提出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永恆不變的錯誤觀點。凱特勒寫過不少運用概率論的著作,到19世紀60年代,他又進一步將國勢學、政治算術、概率論的科學方法結合起來,使之形成近代應用數理統計學。

十九世紀末,歐洲大學開設的「國情紀要」或「政治算數」等課程名稱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統計分析科學」課程。當時的「統計分析科學」課程的內容仍然是分析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在1830年-1849年,出現了所謂「統計狂熱時代『』,各國相繼成立了統計機關和統計研究。

⑵ 根據《統計法》規定統計法律責任可以分為什麼責任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違反了統計法律法規要承擔與其違法情節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罰包括警告、通報批評、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違反計劃法,要支付社會撫育費。

⑶ 統計法律責任內容是法律規范明確規定的么

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法或者違約行為而需要承擔的不利後果。一般而言,具體的法律責任會在法律、行政法規或者部門規章中明確規定。

對統計而言,也不例外。《統計法》第六章(第37條至第47條)詳細規定了各種統計相關法律責任。同時,《統計法實施細則》第五章(第31條至第34條)也對相應法律責任進一步細化明確或者補充。

僅供參考。

⑷ 統計法有什麼特點

統計法作為規范統計活動的法律規范,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版
一是,統計法的調整權對象,是統計部門在組織管理統計工作和進行統計活動過程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
二是,統計法所規范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統計法的專業性,是指統計體系中包含著大量的關於統計工作的技術性規范。例如統計調查制度、統計調查方法、統計標准等。

⑸ 統計法律體系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沒搞懂什麼意思。。。幫不上

⑹ 國家機關作為審計調查對象時有統計違法行為應不應當承擔統計法律責任

審計一般不查統計違法行為,除非是審統計局的經責審計等特殊項目時。
即使因為種專種原因審計發現屬了國家機關的統計違法行為,也是移送統計主管部門(如統計局)處理。
不過國家機關應當依法行政,不管是什麼行為如果違法都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所以盡快糾正的好。

⑺ 統計執法檢查的特徵

1、統計執法檢查是由國家依法授權的機關進行的。
《統計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國家統計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貫徹並監督執行統計法規的機關。」可見,國家統計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依法授權的統計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
2、統計執法檢查是一種行政執法活動,具有嚴肅性、權威性和國家強制性。 統計執法檢查,是法律賦予統計部門的職權,也是法律賦予統計管理相對人包括統計調查者、統計調查對象和統計資料使用者的法定義務。一方面,各級統計部門要忠於職守,正確地履行職責,認真做好對統計法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不得隨意放棄對各種統計違法行為的查處權。另一方面,各級統計部門在行使檢查職權時,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必須予以配合,不得干涉、阻撓或者拒絕檢查。
3、統計執法檢查是按照一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方式進行的。 首先,為了防止濫用檢查權,保障被檢查對象的合法權益,統計執法檢查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如對統計違法案件的查處,只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進行。其次,各級統計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方式進行執法檢查,不能各行其是。
4、統計執法檢查具有主動性。 統計機構要通過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以及統計監督,完成《統計法》所規定的各項任務,為此必須通過執法檢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統計工作科學有序的進行。這就決定了統計執法檢查應該是積極的、主動的活動。統計執法檢查,不僅要對已經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還要主動做好防患於未然的工作,積極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統計法律意識,預防、減少各種統計違法行為的發生。

⑻ 統計法律法規有那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53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的決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3、《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修訂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是很必要的,不僅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而且有利於保障國家核心秘密統計資料的安全。今後凡是絕密、機密、秘密統計資料,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發表。

各報刊、雜志發表未公布過的統計數字,事先一定要送統計部門或有關業務部門核對,並辦理審批手續,以免造成混亂。

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17年5月28日發布,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5、《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執法檢查工作,保障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貫徹實施,維護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8)統計法律責任的特徵有擴展閱讀

統計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1、統計法律:即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關於統計方面的行為規范。

2、統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高於地方統計法規和統計規章。

3、地方統計法規:是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並於本地方實施的統計行為規范。

4、統計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關統計的規范性文件。

⑼ 統計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對違反統計法律規范行為所應承擔法律後果.( )

錯誤
答案解析:
統計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對其違反統計法律規范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懲罰性法律後果.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中的白蓮講的是什麼 發布:2025-05-23 02:51:04 瀏覽:879
建設項目驗收法規 發布:2025-05-23 02:48:13 瀏覽:911
法治行政的原則 發布:2025-05-23 02:47:59 瀏覽:185
勞動法第91條 發布:2025-05-23 02:41:03 瀏覽:454
勞動法的生育假期 發布:2025-05-23 02:24:42 瀏覽:102
法與社會不再是寶貝 發布:2025-05-23 02:20:26 瀏覽:428
招收法律碩士非法學的院校 發布:2025-05-23 02:00:57 瀏覽:774
新婚姻法認可度 發布:2025-05-23 01:40:33 瀏覽:322
合同的掃描件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01:40:26 瀏覽:437
法院法醫培養 發布:2025-05-23 01:38:04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