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農民工法律知識ppt

農民工法律知識ppt

發布時間: 2022-02-26 02:32:44

⑴ 農民工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和農民工主要涉及的法律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最低工資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工傷認定辦法》
《工傷保險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失業保險條例》

⑵ 如何從法律的角度解釋農民工這一詞(即農民工的法律概念)

農民工不是一個法律概念。
只能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農民工」這個名詞本來也不是社會學概念,只是人們對進程務工農民的叫法,好像一開始是媒體先如此稱謂的。反思這個詞,本身雖然沒有褒貶之意,但在實際運用中,卻產生一種區分、區示作用,突顯城市-農村差異,帶有貶義。
如果是論文主題就涉及這個概念,不管有沒有公認的學術解釋,你也該自己分析它,界定它——好比你要論證X+Y=5,你首先要假設X的范圍,Y的范圍吧——不然,不管你這篇論文寫的多精彩,後續論證都是沒有立論基礎的,而且邏輯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沒有一個起始點。

⑶ 農民工保護法



二、建立防欠長效機制


會議確定,一是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剩餘的無分歧欠款分類、逐項制定清償計劃,新發現的瞞報、漏報等欠款納入台賬一並辦理,對欠款額度較大的拖欠主體要掛牌督辦。省級政府對本地區清欠工作負總責,對無法完成清欠任務的市縣要統籌制定解決方案。大型國有企業要對下轄企業統籌採取措施,確保完成清欠任務。


二是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建立清欠與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協調聯動機制。以政府投資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為重點,清欠資金優先清償拖欠的農民工工資。今後各類項目建設都要留足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的資金並按合同及時發放,尤其是各級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農民工工資。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條例》明確了用人單位、地方政府和部門三方的責任:用人單位要通過銀行轉賬或者現金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地方政府應負屬地責任,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轄區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負責;部門負監管責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程建設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發改、財政、公安等部門依職責承擔相應的監管職責。


三是強化約束懲戒。對零清償、進度慢的要通報和處罰。對瞞報漏報、惡意拖欠等要加大查處問責力度,情節惡劣的要公開曝光。對未完成清欠的地方,要對省級政府相關部門、市縣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在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降低公務出行標准、嚴控津補貼等方面採取限制措施。


四是督促國有企業強化及時還款約束,防止霸王條款、打白條等行為,將應付賬款控制和清欠納入內部考核。未經被拖欠單位同意,不得以商業匯票等非貨幣資金形式支付拖欠賬款,變相延長拖欠時間。


五是出台實施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相關法規。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推行過程結算,加大保函替代施工單位保證金推廣力度。各級政府要真正過緊日子,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對政府投資項目,沒有明確資金來源的一律不得審批,查處無預算上項目、未批先建、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等違規行為。


過程結算

施工過程結算是指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發承包雙方依據施工合同,對約定結算周期(時間或進度節點)內完成的工程內容(包括現場簽證、工程變更、索賠等)開展工程價款計算、調整、確認及支付等的活動。



三、、加大保函替代保證金力度


工程擔保保函能夠釋放數以千億計的現金保證金,為建築企業經營發展提供相當動力。提升各類保證金的保函替代率,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工作目標,也是建築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同樣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工程擔保公司、保險機構都可作為工程擔保保證人開展工程擔保業務。其中,推行工程保證保險不但可以依託保險行業的風險管控機制,有效防範和化解建設工程各個環節的責任風險,而且其保險費用與現金保證金、擔保保函相比具有明顯優勢,更重要的是不佔用企業的銀行授信額度,可以大大降低建築業企業的資金成本,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⑷ 要做個關於農民工的ppt,求幾個背景音樂或者視頻,好的話我可以加分的,不差分

你好樓主,我推薦你一首音樂,
原聲是英劇福爾摩斯里的,
CCTV 今年的過年公益大片也用到,非常符合你要的,反襯農民工們辛苦的生活,只要你配上合適的圖片和文字,絕對感人,震撼人心。
名字是:火烈鳥的故事原聲 Arrival of the birds
CCTV公益大片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5ODU0NDQ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yOTYzNzg4.html
第二個視頻講述的是一個農民工回家的故事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工保護法

勞動者權益保護法

1)就業年齡

我國最低就業年齡為16周歲。嚴禁使用童工,對違反規定招用了童工的單位或個人,由勞動部門責令其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所用費用,全部由用人單位負擔,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罰款。

2)勞動者應享有的權利

(1)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2)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按月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工資,不得無故拖欠或剋扣工資。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婚喪假期間及社會活動期間也應當有權利取得工資,

(3)有休息、休假的權利。用人單位應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日工作不應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不應超過44小時。如果用人單位由於生產需要而延長工作時間,應與勞動者協商,每天最長不超過3小時

(4)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5)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6)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7)有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8)有權拒絕用人單位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利。

3)勞動者應履行的義務

(1)努力完成勞動任務

(2)遵守勞動紀律,維護用人單位的財產安全。

(3)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制度。

4)未成年工和女職工的特殊保護

(未成年工指已滿16周歲而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

(1)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和重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及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及重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2)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和重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對懷孕7個月以上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不得少於90天。對哺乳未滿周歲嬰兒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從事重體力勞動強度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3)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和重體力勞動強度勞動,以及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用人單位須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5)確定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的參考因素

(1)勞動生產率和就業狀況。

(2)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3)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4)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6)對延長工作時間而支付工資報酬標準的規定

(1)在延長工作時間內的工資報酬應不低於平時工資的150%。

(2)在休息日工作了而又未獲得補休的,應獲得不低於平時工資的200%。

(3)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工資應不低於平時工資的300%。

7)有關職工傷亡和職業病的確定及處理規定

處理原則:用人單位不管自己主觀上是否有過錯,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有傷亡和職業病發生時,須由單位提供足以證明並非本身原因而造成的事故,否則即認定為單位責任,受害者不必一定要負舉證責任。

(2)傷亡補償等責任是法定責任,不能由勞動關系雙方約定方式予以免除,

患工傷或職業病的勞動者應享受的待遇;

(1)經治療傷愈後病情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時,醫療結構應作出醫療終結結論,醫療期最長為18個月;

(2)到指定醫院治療,包括舊傷復發或評殘後繼續治療所需掛號費、醫療費、路費全額報銷,經醫院和上級主管部門批准轉外地治療,其所需交通費、食宿費等按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3)工資、獎金照發;

(4)住院期間,按有關規定發給伙食補貼,經醫院確定需護理的,按醫院護工標准發給護理費;

(5)企業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工傷或醫療期滿後確定為致殘的,享受以下保險待遇:

(1)致殘一級至十級的,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補助金標准,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分別為20、18、16、14、 12、10、9、8、7、6個月本人負傷前本地區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2)致殘一級至四級的,退出生產工作崗位,發給定期傷殘撫恤金。以本人負傷前本地區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不含各類補貼)為計發基數,根據不同致殘等級標准,分別為90%、85%、80%、75%。各類補貼全額發給,此外,根據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長,撫恤金作不定期的適當調整。

(3)致殘一級至三級的,按月發給護理費。其標准根據不同致殘等級,分別為本地區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0%、40%、20%。

(4)致殘五級至十級的,原則由單位安置適當工作,如安排有困難,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發給一次性就業安置費,其標准為五級30個月、六級25個月、七級20個月、八級15個月、九級10個月、十級5個月本人負傷前本地區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5)致殘需安裝假肢、鑲牙和配置三輪車等補償功能器具的,經醫療機構提出意見,勞動鑒定委員會審核,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其購置、安裝、維修費按普及型標准發放。

8)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

(1)非因工負傷、患疾病。

(2)因工傷殘或患職業病。

(3)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可享受津貼。

(4)失業保險。

(5)女職工生育保險。

(6)離退休、養老保險。

9)哪種情況下,勞動者加班加點不受勞動法規定的限制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原因的,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共安全、公共利益,需此時搶修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

10)勞動試用期可以隨意決定嗎

不可以。我國法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以約定試用期,但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11)在哪些情況下,可以辭退勞動者

(1)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12)在哪些情況下,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須提前1個月書面通知勞動者,且還要依法給予勞動者以經濟補償的

(1)用人單位面臨破產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的。

(2)勞動者患病或因公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後,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4)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而使原來的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且又不能達成新的勞動合同協議的。

13)哪些情況下,辭退勞動者是非法的

(1)女職工在孕期、產假期、哺乳期內的。

(2)勞動者在規定的醫療期限內帶病或負傷的。

(3)勞動者患職業病或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4)怎樣辦理停薪留職手續

(1)職工應提出書面申請,經企業批准,並鑒訂停薪留職協議書。如果作了停薪留職申請,卻未經企業批准就擅自離職的,企業要按違反勞動紀律來作處理。

(2)停薪留職協議書的內容有:

在停薪留職期間,企業停發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停止享受勞保福利等待遇;職工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待業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基金及其他費用;停薪留職期間按期繳納費用的職工可計算連續工齡;職工在停薪留職期滿前既未辦理復工手續,又未辦理辭職、調動手續的,企業待職工停薪留職期滿後可按自行離職處理,並發給離職證明書;停薪留職期限,由企業根據生產或工作需要與職工具體商定。

15)簽訂勞動合同時應注意的問題

(1)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遵守法律的原則。

(2)應採用書面形式鑒定勞動合同。

(3)了解勞動合同所必須具備的條款:合同期限、工作內容、性質、工作地點;工資報酬獎金、津貼等標准;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紀律和獎懲規程,勞動合同終止條件;違約責任等。

16)在哪種情況下,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在試用期內。

(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3)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17)勞動爭議的類型

(1)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爭議。

(2)因開除、除名、辭退違紀職工而發生的爭議。

(3)其它勞動爭議,如關於招收、錄用、工時、休假及勞動保護、職業培訓而發生的爭議等。

(4)爭議職工一方人數在10人以上,並具共同理由的,為集體勞動爭議。

18)遇到勞動爭議時該咋辦

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可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調解不成,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提出仲裁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如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當事人一方不服在收到仲裁裁決書15日之後既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⑹ 如何提升農民工法律意識

加強他們用法律維權的意識,國家機關加大執行力度,不要只判決卻拿不到實實在在的工資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生育假期 發布:2025-05-23 02:24:42 瀏覽:102
法與社會不再是寶貝 發布:2025-05-23 02:20:26 瀏覽:428
招收法律碩士非法學的院校 發布:2025-05-23 02:00:57 瀏覽:774
新婚姻法認可度 發布:2025-05-23 01:40:33 瀏覽:322
合同的掃描件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01:40:26 瀏覽:437
法院法醫培養 發布:2025-05-23 01:38:04 瀏覽:290
刑事訴訟法練習題集百度雲 發布:2025-05-23 01:34:19 瀏覽:768
法院宣判後多久執行 發布:2025-05-23 01:34:11 瀏覽:397
蕪湖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5-23 01:19:02 瀏覽:380
勞動法有沒有企業必須同工同酬 發布:2025-05-23 01:18:24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