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❶ 微信聊天能有法律效應
微信聊天受法律保護。
根據相關規定,微信聊天記錄屬未經明確列舉但仍可認定為「形成或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電子數據證據由於其具有無形性、易破壞性、多樣性、高科技性等特點,效力問題十分重要。要讓證據具有效力,其應具備客觀性,與事實具有關聯性,取得手段要合法。為提高證據的證明力,當事人的確可藉助公證、鑒定機構,對證據進行公證和鑒定,日後鬧上法庭,這一證據將有法律效力。
❷ 微信聊天記錄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微信聊天記錄是有法律效力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雖然微信聊天記錄沒有明確列舉,但是仍然可以認定為形成或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要讓微信聊天記錄這些電子證據具有效力,其應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❸ 在微信上怎麼樣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有的。
《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分別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等多種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這里的數據電文,包含通訊網路在內的網路條件下,當事人之間為了實現一定目的,通過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所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因此,通過微信簽訂合同同樣具備法律效力。
(3)微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的法律特徵
①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②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④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劃分為:
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雙務合同即締約雙方相互負擔義務,雙方的義務與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合同。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等。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無息借貸、無償保管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有償合同為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取得權利需向對方償付一定代價的合同。無償合同即當事人一方只取得權利而不償付代價的合同,故又稱恩惠合同。前者如買賣、互易合同等,後者如贈與、使用合同等。
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以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的,為諾成合同。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須實物給付,合同始能成立,為實踐合同,亦稱要物合同。
❹ 微信轉賬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轉賬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確有真實的借貸關系為背景,由於多種原因不能當面寫好借條,經借貸雙方同意、認可,用微信形式寫的借條,這樣的借條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微信發借條,其證明力容易受到質疑,債權人還可以保存其他的證據比如銀行的轉賬回單或取款憑證、支付寶或微信轉賬的憑據等,這樣就更能證明借款事實已經發生。
微信聊天記錄在審判實踐中作為定案證據,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1、微信聊天記錄的來源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2、非實名制微信注冊時,應當確定微信聊天的雙方為本案當事人;
3、確定微信聊天時間在涉案事實的時間段內;
4、微信聊天的內容不能含糊不清,要具有相對的完整性,能夠反映當事人想要證明的事實。
只要微信轉賬能證明轉賬行為是為了實現某一民事法律行為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百七十條 人民檢察院對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及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存在疑問的,可以要求偵查人員提供獲取、製作的有關情況。必要時也可以詢問提供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及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的人員和見證人並製作筆錄附卷,對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進行技術鑒定。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❺ 微信聊天記錄具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聊天記錄具有法律效力。微信聊天記錄如果是作為訴訟中的證據的,在經過鑒定並質證之後,具有證據的法律效力。微信聊天記錄一般是作為證據使用的,因此具有證據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❻ 微信協議是否有效
口頭協議也是協議,也是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生效不以簽訂書面合同為生效要件,所以承租人違約了。但是具體還得看口頭協議是怎麼約定你們的權利義務。
❼ 微信可以作為法律依據嗎
可以的,但是有條件限制,微信聊天記錄屬於電子數據,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電子數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因此,從法律規定來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欠錢的證據使用。
但是微信聊天記錄需要滿足下列條件才能作為有效證據,即微信聊天記錄的證據力。
1.需要明確微信聊天雙方的真實身份。
說白了,就是要明確跟你聊天的人就是借錢人,並且是向你而不是第三方借的錢。
目前的司法實踐主要有四個途徑:對方承認;微信頭像或微信相冊照片的辨認;網路實名認證材料或機主的身份認證;第三方機構即騰訊公司的協助調查。
2.微信證據要具有完整性,即具有借錢的完整意思表達。
微信聊天記錄要真實反映整個借錢過程,而不能斷章取義,僅僅將轉賬記錄作為證據使用。
綜上所述,在借款民事糾紛中,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在司法實踐中,若具有相應的證明力需要具備條件,即要能明確借貸雙方的真實身份,也要具有借款的完整意思表達。
❽ 微信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一、微信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百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第二種則是書度面形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是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則為有效的。二、【法律依據】:《合同法》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