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負債後減資的法律責任

企業負債後減資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02 19:27:07

❶ 公司減資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公司進行減資時,往往會導致債權人利益受損的情況出現。因此,公司進行減少資本決議後,需要及時同時債權人,以便對債券人利益進行保護。這種行為是公司減資時必須進行的,也是法律法規對於債權人合法權利的保護。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需要做登報公告;關於減資公告可以參考下列格式:XX市XX公司減資公告根據公司股東會決議,XX市XX公司將注冊資金由XXX萬減至XXX萬元,現予以公告,債權人可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要求本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XX市XX有限公司X年X月X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二款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❷ 減資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公司減資的影響是,公司需要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需要及時通知債權人並公告。如果債權人要求清償債務或者提供擔保的,公司需要按其要求實行。減資後,公司的競爭力可能會減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公司需要減少注冊資本時,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一百七十八條
有限責任公司增加註冊資本時,股東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依照本法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繳納出資的有關規定執行。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註冊資本發行新股時,股東認購新股,依照本法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繳納股款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一百七十九條
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❸ 公司減資債權人要要如何處理

除法人型企業的外,其他非法人型企業對外承擔的都是無限責任,如私營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均由投資者或合夥人對債權人承擔無限清償責任。因此,不論這些企業是否減少注冊資本,都不影響企業投資者的償債能力。若減少注冊資本的行為在債務發生前,那麼此行為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因為債權人建立在新的信賴基礎上與該企業發生業務,此時的債權是基於變更後的注冊資本發生的。為了保障債權人的權利,公司法同時明確規定了公司減資的法定程序和限制。即,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減資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法定的最低限額。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二款規定:公司應當自做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10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未接到通知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相應的擔保。1、投資者申請書;(原件)2、企業董事會決議;(需由董事會一致通過;3、股東各方關於減資的協議(獨資企業為減資決定);4、股東各方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合同、章程修改協議(非獨資企業)或章程修改決定(獨資企業);5、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的審計報告(內有資產負債表、財產清單、債權人名單);6、國稅、地稅部門出據的正常納稅情況證明;7、債務清償或債務擔保情況的說明;(需由董事長簽字,並蓋章);8、省級以上報紙減資公告;9、通知債權人回執;10、驗資報告復印件;11、上年度經審計的企業財務報表;12、營業執照復印件、批准證書原件;13、原企業合同章程及批復;14、審批機關需要的其他材料。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就可以進行公司減資:(1)原有公司資本過多,形式資本過剩,再保持資本不變,會導致資本在公司中的閑置和浪費,不利於發揮資本效能,另外也增加了分紅的負擔。(2)公司嚴重虧損,資本總額與其實有資產懸殊過大,公司資本已失去應有的證明公司資信狀況的法律意義,股東也因公司連年虧損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公司減資需要遵守法定的程序:(1)股東會決議;(2)編制資本負債表及財產清單;(3)通知或公告債權人;(4)變更登記。

❹ 公司減資的責任由哪個股東承擔

為了保障債權人的權利,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減資的法定程序和限制,及公司債權人此時享有的相應權利救濟途徑。即,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減資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法定的最低限額。上述直接通知義務系針對公司作出減資決議時的已知債權人,公告通知義務系針對公司做出減資決議時的未知債權人。
公司違反上述法定程序的減資行為,法院可以判令股東在違法減資的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1.公司減資未通知已知債權人時股東的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注冊資本金對公司債權人具有擔保作用。公司減資未履行通知已知債權人的義務時,減資行為對該等債權人不發生法律效力,公司股東應當在其減少出資的范圍內就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對該等債權人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減資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實質上屬於抽逃出資性質。
減資行為雖不屬於抽逃出資,但因公司資產減少降低了公司承擔責任能力,直接影響到公司債權人利益,故法律對公司減少注冊資本規定了比增加註冊資本更加嚴格的法律程序。股東違反《公司法》規定的減資程序,應認定為名為減資,實為抽逃出資性質,減資股東應在其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❺ 法律規定公司的股東對公司的債務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

有限責任公司屬於獨立的法人,具有法人資格,以自己獨立的財產承擔責任。公司股東是僅以出資為限來承擔責任的,對公司債務不承擔連帶責任。除非股東存在濫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情況,這種法律規定由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可以否認公司法人人格,要求股東承擔責任。一般正常情形,股東都是僅以出資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

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法》中第二十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的有關條文,股東在設立公司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抽逃注冊資金,或公司被撤銷、注銷、歇業後,股東無償接受作為被執行人的公司的財產,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股東在注冊資金不實、抽逃注冊資金和接受公司財產的范圍內承擔責任。股東承擔的不是連帶責任而是後於公司獨立財產的補充責任,而且應在出資范圍內。

如果投資人出資不到位而未達到法定最低注冊資金標准,但是又領取了營業執照,這時候相對債權人因糾紛而起訴公司,出資人是否承擔無限責任。對於這種出資瑕疵情況,一般承認公司的法人人格。公司首先應當以其資產承擔民事責任,公司不能承擔的,由公司股東在未繳納范圍內承擔。這實際上股東承擔的是資本的充實義務。對於在公司停業或清算時,出資者尚未繳清其認繳的出資或股份的,公司的債權債務尚未清理完畢而公司被注銷。這實際上是給債權人造成了損失,這時應當允許債權人直接向股東追索。關於股東抽逃出資的,《公司法》第209條僅規定了行政或刑事責任,"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其民事責任也應按照上述的原則追索股東的責任。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對實際上並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又不弔銷其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企業,人民法院可以對該企業的法人資格不予認定。這就是說,在企業未被撤消或者歇業的情況下,可以否定法人格。對於公司還未注銷、而股東作為清算主體又不盡清算責任時,應當否定公司的法人格,由股東承擔對債權人的賠償責任。在前述情況下,關於要求法院判處股東承擔清算責任,已經有了相應的司法解釋。關鍵是股東不盡清算職責時是否應當承擔無限責任的問題。這方面的爭論主要是兩種意見,一是無限責任,即全額賠償企業的全部債務;二是有限責任,即僅以其出資為限承擔部分賠償責任,或者是其不盡清算責任造成的損失范圍內賠償。對於欺詐或利用法人名義從事違法活動的,例如為逃避債務抽逃、轉移、隱匿公司財產等明顯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應當追究股東的責任。

‍‍

❻ 股東認繳出資後減資,公司對外債務如何承擔

認繳制下公司股東的出資義務只是暫緩繳納,而不是永久免除,在公司經營發生重大變化時,債權人可以要求股東繳納出資,以用於清償公司債務。
對於實行認繳制的公司來說,股東個人尚未繳納的注冊資本,與一般的債務並無區別,同樣可以看作是公司股東對公司所負的債務。

熱點內容
什麼不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21 03:58:16 瀏覽:578
司法拍賣房交付 發布:2025-05-21 03:45:17 瀏覽:93
勞動法10年工齡保險 發布:2025-05-21 03:44:35 瀏覽:405
法院胸針 發布:2025-05-21 03:38:49 瀏覽:438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3:21:31 瀏覽:729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鍾育周 發布:2025-05-21 03:12:18 瀏覽:277
司法認知范圍 發布:2025-05-21 03:03:15 瀏覽:912
法律援助中心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1 03:01:47 瀏覽:868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2:52:06 瀏覽:84
交通認定書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2:40:03 瀏覽:172